翻新时间:2023-05-25
中国经济如何在“飞行”中更换发动机?
对于中国经济一季度7%的增长,国内外几乎所有的媒体都用了雷同的标题――中国一季度GDP增速创下六年来的新低。这种粗浅的、对不同经济周期的数字进行简单对比的做法,既不符合基本的经济学逻辑,也有严重的误导。
事实上,在今年国际国内环境极其复杂,各种不确定性远超预期的情况下,一季度7%的增长,已属不易。这绝不是一个很差的数据,这是一个在中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潜力下可以达到的很高的速度,如无水分,应该为这种速度喝彩而不是沮丧!
问题的关键不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至7%,而是7%的速度能否持续?这才是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困难。
旧“发动机”正在熄火
《金融时报》的马丁・沃尔夫在其专栏文章中担心的是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难题”,而不是增长本身,笔者对此极为认同,境界和视角远高于国内很多就事论事的专家。当下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的确不是速度本身,而是在旧的引擎逐渐熄火的情况下,经济缺乏新的拉动力。
一系列经济数据的疲软意味着:尽管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中国的低端制造业都尽显疲态。一匹筋疲力尽的老马,无论政策的鞭子如何抽打,都已经跑不动了。无论如何修补,希望靠投资、出口、房地产以及尚未升级的低端制造业,拉动中国经济这架巨型飞机继续飞翔,已经属于不可能的任务。
考虑到债务杠杆、金融风险以及泡沫程度,一旦这些发动机熄火,各种风险可能凸显,而维持“飞机”飞行的高度和速度又是必须的。这使得中国经济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困境:旧的发动机必须更换,但又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完成发动机的更换,难度和危险可想而知。
对于这种囚徒困境,一方面,就传统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要进行痛苦的调整和洗牌;但另一方面,这是中国经济又一次能够凤凰涅的黄金窗口。“危机倒逼改革”的逻辑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适用。只有当旧的发动机再也无法运行时,我们才会寻找新的替代者,也只有在过去的路再也走不下去时,我们才能真正启动改革,启动转型,启动创新,才会真正重视民间投资和市场的力量。
新“发动机”的更换说明书
当然,现实远比逻辑复杂。对于决策者而言,完全放弃短期的经济稳定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将导致风险难以控制,但如果只盯着眼前的风险,最终会掉入万丈悬崖。怎样在当前复杂的局面下更换“发动机”?笔者认为,坚持“底线思维”和“战略思维”,无疑是破解当下困局的关键。
笔者建议:其一,底线思维意味着,必须稳定房地产市场,这是中国经济稳定的基础,不要让房地产的大调整拖中国经济的后腿;其二,货币政策不要投鼠忌器,畏手畏脚,不大水漫灌,但要警惕全球性的通缩风险;其三,改革仍然是破除中国所有疑难杂症的关键,必须在金融、国企、融投资等重点改革领域有令人振奋的举措。
最后,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是民间投资的力量,是创新环境的形成,未来能让中国经济真正走出冬天的,是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创新驱动战略的真正执行,以及改革真正的启动。
药方其实早已开好,不要嫌药太苦,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勇敢的把药吃下去。管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那一记耳光
- 青岛的冬天美景
- 家乡的高庙公园
- 安平桥
- 秋天不一样的校园
- 下雪了
- 暴风雨前后
- 读《彩色的翅膀》有感
- 我的“打工记”
- 玩长隆水上乐园
- 家庭运动会
- 游袁寨山景区
- 沉醉于迷人的秋色
- 美的追求
- 春天来了
- 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 浅谈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认识
- 全球碳减排:发展权与主导权之弈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从巴厘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的态势和原则
- 火电“低碳突围”路线图
- 实现低碳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
- 聚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最终协议还需等待
-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 白洋淀及入淀河流限制排污总量研究
- 中国应谋求在低碳时代新的崛起
- 走低碳道路需考虑现实条件 不可盲目跟风
- 环境立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 点拨有时是价值引导──《渔夫的故事》教学随笔
- 品味中感动 体验中提升──《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中巧妙的结构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学习指导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渔夫的故事》教学片段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我们的课能否这样上──《渔夫的故事》教学随笔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