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11
社保基金该不该进股市?
4月3日,有记者问新近扩大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为何不包括股票,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率性回答道,“为什么不直接进入股市呢?股市是高风险、高收益特征非常明显的投资行为。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俗话讲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是全民的财富,不敢去冒这个风险,所以从谨慎审慎的原则考量没有直接进入股市。”
王保安一句全国社保基金“不直接进入股市”的说法引起了广泛争议。早在2003年6月,全国社保基金就已委托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市,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现在突然强调“不直接进入股市”,却不说已进入的部分,令人生疑。
第一,他只说全国社保基金不直接进入股市的部分,却不讲其已经以委托方式投资股市的部分,也不讲社保基金转持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部分,这样的政策表述是不完整的。
第二,过于笼统地讲股市的高风险、高收益这个一般性特征,却回避了股市对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回避了蓝筹股、优先股对长期投资者的支持功能,这样的认识是很片面的。
第三,他把全国社保基金作为“养命钱”的一面与股市有风险的一面截然对立起来,把社保基金与股市的关系夸大为“水火不相容”,是不严谨、不科学的。
《办法》同时规定,“理事会直接运作的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其他投资需委托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并委托社保基金托管人托管”。
从2003年6月起,全国社保基金就开始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以委托投资的方式进入股市。这就确立了全国社保基金通过委托方式投资股市的模式,并且这一模式已持续至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一般所说的“社保基金”并不是一回事。由于这两个基金都被简称为“社保基金”,所以常常引起混淆。
前者于2000年8月设立,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是战略储备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运营;后者是指由地方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虽然都可以叫“养命钱”,但两个基金性质不同,资金来源、管理模式也不同。前者可以叫“未来养命钱”,后者可以叫“当下养命钱”。
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属于政策允许进入股市的基金,但一是委托入市,二是限定比例。而地方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政策上不允许进入股市,但允许有限度地试点。
实践证明,无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还是地方社会保险基金结余部分,通过委托方式入市,都是可行的、有效的。社保基金是“养命钱”不假,但股市并不等于“害命市”;“养命钱”与风险控制可以统一起来,统一的契合点就是比例控制和风险管理。笔者希望,经过进一步完善制度,地方社保基金入市的试点范围可以适当扩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鼠
- 爸爸
- 动人的一幕
- 在有风沙的日子里
- 小乌龟
- 童年
- 读书
- 生命
- 六十年
- 秋
- 我现在读书很烦
- 西红柿的自述
- 我的一家
- 文明礼仪
- 我心中的太阳
- 浅析社会交换视角下互联网企业的整合路径
- 安阳市市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研究
- 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模式
- 海外工程项目财务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
-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比较谈
- 基于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论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
- 汉中地区住房结构经济性分析
- 从善良人的大宪章到犯罪人的大宪章
- 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之对策探讨
- 微课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如何打造西充旅游文化
- 基于国家政策和市场趋势下的乡村旅游规划方向
-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 《争吵》板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问题探讨
- 《争吵》教学设计
- 《检阅》教学设计
- 《争吵》词句教学
- 《争吵》教学札记
- 《争吵》教学设计
- 《争吵》教学札记
- 《争吵》问题探讨
- 《争吵》教材理解
- 《争吵》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