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1

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摘要:我国应在行政体制改中不断推陈出新,建立起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本文运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我国政体改革的历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的简要阐述,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目标提出几点略见。

关键词:行政体制 改革 思考

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

1.改革开放前的行政体制改革

(2)1958―1959年政府机构改革。1959年底,国务院所属部门机构总数减少到60个,形成了第二次较大的国家行政改革,成为建国后关于国家行政体制分权的第一次尝试。由于当时机构的设置和调整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缺乏科学规范和法律依据,所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改革开放后的行政体制改革

(2)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着重对一些非常设机构、政企不分的公司、政事不分的事业单位进行整体改革,在继续下放权力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

(3)1993年政府机构改革。重点在于转变政府职能,中心内容是政企分开。

(4)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加强社会服务部门,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实行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企业脱钩成为本次改革的关键。

(5)2003年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明确提出政府职能应集中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同时政府履行职能的方式从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应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由微观、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间接管理为主。

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机关包办改革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基本由行政部门独挑大梁,行政部门发现问题、提出目标、组织设计、论证决策、组织实施,改革对象成为改革方案的设计者、抉择者、执行者、监督者,改革纯粹由政府包办,成为公务员和政府的私事,其他社会力量无法参与或参与度不高,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2.力量对比失衡

行政体制改革是公务员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博弈”。为什么政府规模、公务员人数、行政成本仍在不断扩大?为什么政府常常会缺位、越位、错位?归根到底是官员的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和政府的利益与社会其他群体利益矛盾的反映。

3.公众参与意识缺乏

对于国家大政方针的确定,虽然有些改革报刊上讨论得很激烈,但是没有全民公决机制。公众参与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性不高,造成的结果是公众利益在改革中被公务员个人、部门、政府获得的特殊利益所挤占。

三、我国行政体改革的目标

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于解决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逐步实现。

1.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其基本标志是: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2.建设法制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须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努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法律、法规、规章要全面正确实施,公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的要求,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公正执法、奉公守法。

3.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体制

权责一致,做到有权必有责,实行权责对等。分工合理,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避免职责交叉,政出门多。决策科学,从制度上保证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的科学。执行顺畅,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执行。监督有力,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罢免等制度,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时间背后
奥运时刻
她牵着我的手
回忆,分别
这就是我
我和我的同桌相比
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们班的“林俊诗”
我的学校
中秋赏月
好习惯
有这样一种声音
读书
在国旗下成长
四只狐狸
我国商保公司在社会医疗保障中的新角色
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城困境研究
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研究
武警部队经济适用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影响海员职业满意度的因素及建议探讨
浅谈对薪酬管理的认识
江苏省阜宁县农村居民增收简析
中国与拉美深化外交关系的战略思考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征地困境的诱因与化解
浅析应急管理过程中政府,媒体,公众的角色扮演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以人的本质为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
国有企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意义与完善建议
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主体研究
《画杨桃》其它杂项
《画杨桃》其它杂项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材理解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学札记
《和时间赛跑》教学札记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画杨桃》其它杂项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材理解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札记
《想别人没想到的》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