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

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仅面临了更多的机遇。不断丰富的信息化社会文明形势,也为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无论是对于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过程来说,还是网络信息化向大学生主动推送的各种信息,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在网络时代下寻求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升的策略。希望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同步能够实现大学教育思政工作的深入推进。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网络时代;机遇与挑战

引言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的一个最重要表现就是网络的快速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普遍。在带来更多的信息接收渠道与更大的信息是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与价值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干预。作为与网络接触比较频率的大学生,其受到网络的思想上的影响则更为明显。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这一群体对新事物,特别是来自于网络的信息接受能力极强,接收速度也非常快。而这些来自于网络的信息类型多种多样、水平良莠不齐,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因此极容易被网络信息所迷惑,造成思想上的偏差或观念的误区。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

1.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机遇。网络的信息化技术是本世纪最重要的信息工具之一,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能够寻找到几乎任务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网络教育平台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上的信息交流更为简便,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也更广,这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机遇。同时随着网络营销体系的不断推广,许多企业、部门等都以网络为平台建立起自身的文化和形象宣传网站,推进了文化信息的传播。学生在面临多样性与复杂性、多面性与自主性并存的网络信息时,能够运用自身良好的信息选择原则进行信息的检索、择优等,对于自身信息量的补充与扩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在教师方面来说,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是良好的教学工具。传统的教学往往会让学生通过书面的内容或多媒体形式的内容进行被动的接受,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缺乏真实的切身感受,因此学习效果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而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的条件,正是教师实施思政教学的最佳工具。教师如果能够有效的对这些信息工具进行合理的筛选,有效的利用,必然能够将网络化的信息带到学生心中,以更为直接和方便的形式传达给学生,促进思想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2.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挑战。网络信息的普及在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网络世界中的各种信息与价值观念会深切的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习惯。在网络信息环境中所关注与提倡的是最大化的信息自主性与自由平等的交流环境,这种完全平等与相对自由的特点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习惯。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主动灌输式教学方法,正在不断的被学生所反对。由于在网络上他们能够享受到自由言论的快感,因此在现实学习中也同时深化了对自由、自主学习的需求。面对这种网络信息环境所带来的对教育的影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必然要对这一现象正视,并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才能更好的开展一切教育工作。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途径

1.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型。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师及其它教育工作者,应当正视网络化时代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正视时代背景下的学生教育和信息需求,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选择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改变自身传统的教育观念。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将网络环境中的自主性与平等性带到教学行为中来,提高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水平。

例如针对学生对网络易于接受的特点,建立专门的高校网络平台,将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政治面貌、校风等信息在平台上展示,给予学生是校园和时代主人的感受,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育。

2.拓宽教育阵地。网络时代下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了更多的工具,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网络工具,将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落实到课内课外,增加学生的互动交流活动平台。同时,丰富思想交流形式,帮助学生自身思想水平的全面提升。

例如教师以教学目标为课题,建立起微博、QQ群、微信平台等形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行相应的课题讨论,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交流中,活动思维,加深沟通和交流,促进思政教育效果提高。

3.创新教育内容。思政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缺乏趣味性的教学课程,学生对于趣味性缺乏的内容普遍是持逆反态度的。即使强迫被动的接受这些信息,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接收。面对网络环境带来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传播形式,教师应当能够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实施教育内容的创新,以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出思政教育不一样的一面。

例如面对社会上不断增多的犯罪行为年轻化现象,进行反而教材的论述,通过网络资源将这些信息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体会这些负面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提高对自身的自律性,加深对思政教育的认识。

4.遵循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原则。网络环境除了具有一定的教育优势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弊端,思政教育的开展应当避免学生接触这些不良信息,或者能够加强教育的手段使学生自身提高对不良信息的防备。根本原则就是无论哪种教育工具,都不能违背国家的发展观、价值观、安全观。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行为时,不能完全依赖于网络或者以网络为参考,而要坚持自身对思政教育的正确理解,实施科学教学,应当将网络系统放置在工具的位置上,坚持自身在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5.积极引导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是以科学的价值观为原则,实施学生的思政教育。面对当前网络环境下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过度相信、依赖,只有建立起积极的引导方案,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自主判别意识与判别水平,才能使学生在独立进行网络信息接收与交流时拥有足够的自由能力与合理的思想政治认知。教师的积极引导可通过加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评价交流来实现,建立专门的课题,让学生自主寻找和选择相应的网络信息,并以交流会的形式开展信息评价交流。教师则作为辅导帮助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提高学生的信息选择和筛选能力。

6.加强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工具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培训,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正是由于网络培训的形式易于被接受的特点,在大学生这样一个自主性意思极强的年龄阶段,需要选择最容易实现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形式来完成教育目标。网络培训强化的主要途径有建立专门的教育网站、建立思政教育信息平台、完善网络系统的信息过滤功能、深化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等。将这些形式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逐步推进并落实网络化教育,必然能够取得优秀的教育效果。

结束语

无论是对于高校来说,还是学生本身,网络工具都已经成为教育和学习行为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信息化系统为教学带来良好的机遇同时,由于网络信息可操作性困难的特点,使得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也更大,这就造成了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政控制或引导能力的减弱。要使大学生合理的运用网络信息工具,实现自身思想政治行为与知识接受的合理化、科学化、积极化,只有加强校园自身网络体系的完善,增强教师网络教育体系的推进,同时强化师生之间的网络互动,才能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最终,适时进行思想上的合理干预与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思政观念,才能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梦想
难忘的一位老师
小镇春景图
母校,我们爱您
童趣
“石狮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在十字街头
梦中的天堂
难忘的一件事
妈妈的唠叨
她们,注定是群不寻常的人!
难过的双休日
我理想的校风
梦中的天堂
我是一滴水
葬礼进行曲在十九世纪歌颂英雄时代所发挥的美学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保定城市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教改中创新素质培养的价值分析
浅析大学生宿舍文化体系的构建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德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对我国的启示
干部档案电子化管理问题探究
贯彻《黑龙江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加速方志馆建设步伐
伊斯兰文化中的婚姻观
国际贸易城――黑河连载十一(一)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合唱团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论参与我国著作权法修订等提交意见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婚礼文化
性的隐喻在超现实主义摄影中的意义研究
面孔识别异族效应中的内群偏向研究
《万岁,母校》课文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课文
《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学步》教学设计
《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学步》教学设计
《学步》教学札记
《我们都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我们上路了》教学札记
《学步》教学设计
《学步》课文
《童年的朋友》课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万岁,母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