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普及防骗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普及防骗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7

普及防骗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摘要: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21世纪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的生活空间、交流领域的持续拓展,多元化信息直接冲击着大学生的视眼,加强高校学生的防骗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防骗;大学生;能力

21世纪是高科技、高速信息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扩大高校办学规模,不断增长的招生规模、使高校管理模式逐渐由封闭式办学转向开放式办学,开放式的办学管理模式使我校校园内人员复杂,无形间让学校校园与社会之间产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恶化了校园内与校园周边的环境,致使我校校园的学生生活环境的安全问题不断升级。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使我校在人文、政治、经济等方面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校园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化,导致校园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另外,当前我校学生一般都由90后、95后组成,他们有着时代的特色――新中国强大富有的新一代人,同时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着地区的差异化、结构的复杂化等特点,高校不再只是分享知识的象牙塔,更是一个小社会。近年来,我校诈骗案件也时有发生。

案例3:2011年,某高校王同学乘十一假期外出旅游时,在大巴车里被骗走两百块钱事件。车上一旅客打开一罐红牛饮料后发现自己中了一等奖,奖品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刚好自己买了台新的,想以3000元卖掉,问车上有没有人想买,其中一个人用1000元买了这个奖,乘客们纷纷表示不值得,不要卖掉,而那个人表示自己不需要,要买的人说自己身上没有一千元人民币,但有美元,中奖的人说可以跟其他乘客换人民币,现在是1:5的汇率呢,而且美元是真的,旁边有人看了下也说是真的,换几张美元进行收藏,王同学见其他人更换,于是自己也换了50美元进行收藏。中途两人下车说要去兑奖,等到王同学到达目的地后才发现原来手里的美元是假的,这才发现被团伙诈骗。

案例4:2013年6月,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丁某为了找一份好工作,经过人托人后结识了自称与某公司经理的儿子有深交的哥们何某,何某称“只要交800元的介绍费,找工作没问题”,谁知何某拿到了介绍费之后便无影无踪了。

在我校诈骗案件中,为何犯罪份子能够屡屡成功,不仅在于其作案手法的多变性,重要的是我校学生在诈骗案件中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着他们自身的特点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一、缺乏社会经验

我校学生大多都是独身子女,娇生惯养,从小就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成长,没遭受过什么挫折,所以在思想上比较单纯。一旦离开父母、亲人、朋友,开始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无法对社会上产生的一些不良风气做理性上的分析,心智不成熟,处事鲁莽,乱交朋友,表现出独我的个性,这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二、缺乏防范意识

当代大学生有着思想单一,疏于防范,意识淡泊,对于存在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未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和警惕性的松懈,从而埋下各种隐患问题。在高校宿舍里时常发生学生离开寝室而未锁门、贵重物品乱放等现象,而导致学生钱物失窃的案件时而发生。

三、贪小便宜,急于求成

人性弱点的贪婪,在大学生身上也得以体现。很多诈骗分子之所以能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大学生的贪小便宜心理。大学生虽然是高智商人才,但还未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于是在被诈骗分子开出的种种利益所吸引,自认为自己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利益,浑然不知早已受骗。

面对我校十分严峻的诈骗案件,作为我校教育工作者应在如何提高高校学生自我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的安全教育问题上加大力度。为了有效的让我校学生的防骗知识得到普及,在特殊时期应把防骗知识教育放在首位。尤其在学生入学时、假期外出时、毕业离校时等特殊时期,开展主题宣传、问卷调查、专题讲座、播放诈骗视频等活动,当然在日常的诈骗教育问题上也要常抓不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诈骗常识。

1、做好开学初的防骗主题宣传

学生入学,特别是在新生入学时,他们从一个校园跨入到另一校园。当他们带着梦想、带着欣喜来到陌生的城市,走进大学这个求知的殿堂,他们要尽快的适应周边陌生的同学、环境等。就在这新生沉浸在喜悦而又陌生的知识海洋里,不曾有任何的防备之心,而诈骗份子正是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在这段特殊时期冒充学长、学姐进行诈骗,一旦这些犯罪份子得手,很容易让新生在心理上对人际沟通交往产生失落,对大学生活产生迷惑,毁灭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生活。此时我校安全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入学时的教育契机,对于初出茅庐的懵懂少年进行必要的防骗安全教育宣传,从辅导员下寝、学生干部下寝、召开寝室长会议、公寓橱窗、公寓QQ群等多渠道、多方位、多力量去宣传防骗安全常识、如何进行自我防范,被骗之后如何及时的应对,从而减少新生在入学时,因各种不明原因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甚至心理扭曲现象。

2、做好学生假期外出时的防骗宣传

在报到入学的那一刻起,意味着他们就要离开从小到大被关怀的家,独自一人在大学校园里生活、学习,在学习之余他们都会回想在家的点滴幸福生活,思家之情迫使他们在各个节假日来临之际选择回家。即使路途是多么的遥远也不能阻挡他们回家的心情,迫切回家的心理使他们在回家的旅途中放松警惕,而这个时候往往是学生出行的高峰期,也是犯罪分子作案的高发期。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安全到家,在节假日来临之前,开展以假期安全回家、外出旅游时等防骗安全常识的问卷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告知他们在旅途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如何做到不被骗,如果被骗他们该如何及时的调整心态,理智的去处理该事件,以此来提高学生假期出行时的安全问题。进行问卷统计时,学生的答案不仅能够反映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能够让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对于外出防骗知识的掌握程度,更给安全教育工作者带来反思,今后在普及防骗安全常识时,如何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加深印象,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们的幸福感。

3、作好毕业季学生的防骗知识宣传

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从高校毕业,毕业季也正是大学生求职的黄金时期。未真正体验社会危险的他们,在离开校园,踏入社会之际,他们就将挑战一切困难,初涉职场的他们,所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择业,而他们不知的是择业时的危险正在向他们伸手。为了防范学生陷入择业安全问题,高校可组织毕业班的学生进行专题讲座、防骗安全视频播回放等活动。以权威人士讲解学生毕业时的所面对的安全问题案例、以视频的形式再现案件回放,以真实的人、事、物、案情,告知学生在毕业时常常发生的那些诈骗的安全问题,以及在发生问题后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与维权。

我校学生在防诈骗的安全问题上,我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教师等都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安全的重要性,能够在第一时间保护学生人身及财产安全,更要在情感上关注学生安全问题,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在心灵上给予关怀与疏导,使其在大学殿堂里不仅能收获海量的知识,健康的心理、友谊的结交,还能引领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已
我将去远方
阳光的味道
一个女孩与花儿的对话
我与《足球小将》
日子,似水流年
妈妈的爱
我是一个“水晶人”
独坐酌夜
尊重生命,反对克隆
左耳
生命如此美丽
游鱼和风
珍知己
影子
论遗嘱自由原则之限制
学习动机对中国英语教育现状的影响
浅谈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其对教学策略的启示
文化馆免费开放浅谈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
谈老师的“为人师表”
浅析《论语》“孝道”思想
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发展现状与改革研究
韩愈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思路研究
党的领导地位在《宪法》文本描述中的历史变迁
基于思政教育视角的高职生涯规划课程研究
探析司马懿的王者之路
高校图书馆档案优化管理新思路
博之以文,约之以礼
《最大的“书”》词语教法偶得
《雷雨》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实例与评析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实例与评析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一下)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片段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一下)
课堂上的小插曲
《雷雨》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怎么过“六一”儿童节》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教学游戏(一下)
《最大的“书”》教学片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