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0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

中国传统的住宅院落似乎从来就不缺少风景园林,文化的积淀使造园技艺在历史上曾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苏州园林艺术也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但景观一词却又似乎是一个“舶来品”,它在国内开发商及消费者中的兴起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从先造住宅,然后将空白土地种树、植草加以点缀;到有计划地规划景观环境,以此吸引消费者,制造楼盘销售中的卖点;再到先做景观环境,后建住宅,从而制造更大的轰动效应,取悦消费者,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在引进与模仿中,走过了一条快速成长的道路。

然而在这种囫囵吞枣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消化不良带来的严重后果。为求新、奇、特,北方开发商常常重金迁移了南方的名贵树木,却没有考虑其生长所必要的气候条件;为美化居住区所规划设计的景观环境,有时却成为束缚业主的藩篱,使之难以亲近;为体现水景而建造的湖泊,却因未考虑安全防范措施,成为吞噬幼童的杀手。

当开发商以每平方米四五百元的代价投资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时,有人开始反思,规划设计景观环境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好与坏如何来评价?与业主又具有怎样的关系?

在日前召开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大会”上,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式推出了历时两年多编制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这部国内首次推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指导性文件,没有拘泥于狭义的“园林绿化”概念,而是以景观来塑造人的交往空间形态,突出了“场所+景观”的设计原则,具有概念明确、简练实用的特点,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总体把握和判断。

据该导则的主要参编者——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示范工程处孙克放处长介绍,消费者目前对社区环境已经具有普遍的要求,但在实践中却缺乏有效实用的指导。许多已建成的居住区景观不仅投资大,而且只具有观赏性,没有实用功能性,人性化的设计更少,缺少交往空间。在指导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过程中,也经常有开发商向他们请教景观规划设计的好坏。正是基于这个初衷,他们将编制该导则列入了工作计划中。

编制导则的目的,一是使环境设计有章可循,让开发单位明白环境设计的标准和分类,避免出现投资大、景观差的局面,突出人性化特点,强调交往空间原则;二是重新对景观进行分类,同时将设计元素也进行分类,便于开发单位明确判断标准,做出恰如其分地选择,避免盲目投资。

该导则的独创性在于景观设计的重新分类,它是依据居住区的居住功能特点和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而划分的。其中设计元素根据其不同特征分为功能类元素、园艺类元素和表象类元素,这三大类元素与绿化种植景观、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模拟化景观、高视点景观、照明景观等九类设计共同组成了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这种分类尽管依然存在争议,但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实用,仍不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而且,主编单位仍在收集资料,不断丰富内容,希望在试行中检验导则的准确实用性,更好地为开发企业服务。

就导则的具体内容,孙克放表示,他们在注重景观环境功能性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景观的安全性与长久性。导则中具体规定了水池的高度、木栈道的物理处理方式、涉水池与泳池的深度、可能通过轮椅的道路的宽度,以及沙坑距离窗户的远近距离、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大小尺度等。这些规定是在以往景观设计中不曾被重视的地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就要争一口气
一个热爱集体的人.
我学会了节约
学会动脑筋
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我为“植树造林”添份力
母爱,伴我成长
第一次植树
一个热爱集体的人
我学会了节约
假如我有钱了1
书包的自述
母爱伴我成长
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我知道怎么做了
试论现代性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浅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宗教信仰重建的目标体系
对税收检查规范化问题的几点认识
论促进风险投资的税收政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重视人学理论建设
试论对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的思考
浅析“哲学终结论”再探
浅谈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发展历史进程的哲学思考
税收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股票期权与个人所得税的初探
浅谈生态美学的“反现代性”研究
关于批判与借鉴:谈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两税”合并要解决好四个问题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性
贾康:税制改革四路出击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三个儿子》教后有感
《三个儿子》教学杂谈
父亲没有生日
语文课堂情境化 学生感悟更深远──《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三个儿子》教学谈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三个儿子》教后感
怎样做儿子──《三个儿子》教学谈
《三个儿子》反思
《三个儿子》案例点评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三个儿子》教学实践和反思
《三个儿子》教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