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国内外研究述评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得到彰显。现代城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被旅游业的发展所引导和影响。本文关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通过提炼、评述其主要观点,来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力图为我国旅游城镇化发展,尤其是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旅游引导;城镇化;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述评
帕特里克・马林斯(Patrick Mullins,1991)提出的旅游城镇化是一种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发展观的一种城市形态,是建立在当时西方人对于享乐的基础上的一种城市化演变发展模式[1]。实质上,通过系统分析和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旅游城镇化的相关观点和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国外对于旅游城镇化,尤其是旅游引导的小城镇发展,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旅游与城镇之间的关系认识,如姆林斯和佩吉(Mullins&Page)指出,随着后工业社会到来,城市化过程的演替,城市综合实力和综合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旅游开始“城市化”,城市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4];
(二)旅游与城镇经济发展研究,如德罗伊(Dernoi)、布莱尼、高兰(Blaine&Golan,1993)认为,无论是对于经济发达还是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城镇旅游,对当地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5];
(三)城镇旅游管理研究,如瑞查德・沙普雷(Richard Sharpley)分析了城镇旅游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包括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导致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6];
(四)政府、社区与旅游的关系四大方面,如马德里加尔(Madrigal,1995)认为,城镇旅游发展带有显著的政府意愿,同时,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当地社区利益尽可能提高社区参与度,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7]。
二、国内研究述评
黄震方、吴江、候国林等三位学者(2000)基于城市化的考虑,并结合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旅游城镇化即:以旅游区为核心,以旅游为推动力,促使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聚,从而导致旅游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8]。此外,黄震方等三位学者(2000)还提出旅游城镇化的形成机制应该包括:
一、城市化进程的劳动;
二、城市的载体作用;
三、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四、政策机制;
五、旅游交通设施完善等五个主要方面[8]。
王冬萍、阎顺两位学者(2003)从城市化发展动力的角度来考虑旅游城镇化,通过关注吐鲁番市近几年城市在发展旅游后的不断发展变化,该两位学者提出旅游城镇化是旅游的发展促进人口、资本、物质、资源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从而带动城市周边地区不断发展的过程[9]。此外,该两位学者的研究表明旅游城市化推动了吐鲁番城市化进程,也促进了吐鲁番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城市特征的鲜明化[9]。
结论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书,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对旅游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关注理论问题,如:发展模式、发展机制等方面。且国外研究以具体小尺度案例为主,大规范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对与国外研究,国内关于旅游城镇化的研究相对之后,研究多通过关注案例来论证与旅游城镇化相关的理论,对与旅游城镇化的整体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如梦令之景
- 我的小天地
- 枣树
- 读《红楼梦》有感
- 难忘的校园
- 我帮诸葛亮
- 眼泪
- 悠悠鉴江河
- 成长脚印
- 爱惜生命
-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 夏日的苦瓜
- 怕鹅
- 在毕业典礼的发言稿
- 我眼中的泉州
-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和对策研究
- 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轮机工程专业评估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与建议
- 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同损害何时同补偿
-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的探索
- 翻转课堂在电子专业课程中的探索与研究
- 环境税费制度探析
-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 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建设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 对高校体育课程中跆拳道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
- 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因素探析
- 德育工作精致化要求下的学生管理人员理论研究能力探究
- 中共三大会址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 《白衣天使》教学札记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 《金色的鱼钩》教学札记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 《苏武牧羊》课文
-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 《苏武牧羊》教学札记
-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 《苏武牧羊》教学札记
- 《白衣天使》课文
- 《苏武牧羊》教学实录
- 《白衣天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