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11
轮岗制度对动态能力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剧,组织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组织需要提高动态能力,本文探讨了轮岗制度和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轮岗制度对提升组织动态能力有促进作用,这也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带来启示。
关键词:轮岗制度;动态能力;作用机制
一、前言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和国内放松产业准入限制,组织面临的外部竞争愈加激烈,对组织来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组织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方法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Teece 和 Pisano(1994)指出动态能力是组织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学界对于各种影响因素提升动态能力的作用机制则缺乏研究。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组织内的轮岗制度对于提升动态能力的作用以及之间的机理。
二、动态能力理论介绍
自Teece 和 Pisano于1994年在“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the Firm: An Introduction”一文中提出动态能力以来, 动态能力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学者们所关注。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能力以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是更新企业能力的能力。该理论把焦点放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强调以开拓性动力克服能力中的惯性,通过创造新的能力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长期基础。
Subba(2001)论述了对动态能力形成产生作用的四个因素,分别是人员挑选重视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职位描述概念的丰富化,以培训来扩充员工现有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摈弃奖励成功惩罚失败的传统。
本文认为动态能力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员工具备合适的素质,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组织需要岗位的职责设置模糊化,这要求员工能够一人兼任多职;二是员工的思维模式适合组织的需要,组织需要转型,员工要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能够具备战略性眼光;三是组织的组织结构设置和运行模式适应内外部环境,在环境不确定性下,组织需要提高自身的柔性,并推动市场反应更快的任务团队工作模式。
三、轮岗制度对于动态能力的影响
轮岗制度指的是员工在不同岗位之间的岗位交流,包括一线业务岗和一线业务岗之间,职能辅助岗和职能辅助岗之间,以及一线业务岗和职能辅助岗之间三大类。轮岗制度对于员工有以下四点作用:首先,员工的通才化和思维模式的重塑,这是对员工的在职培训的一种方式,使员工接触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成为组织内部的通才,同时,改善员工的心智模式,使员工能够从更高的高度去分析问题。其次,组织的高柔性,提高组织的权变能力,当组织发生人员变动的时候,组织内部的通才可以及时分担空缺岗位的工作职责。再次,任务团队工作模式,轮岗制度的执行有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小团队合作,使组织可以根据形势的需要随时组建任务团队处理棘手问题。最后,低流动率,轮岗制度会使员工形成组织所特有的知识和技能,离开组织的成本会上升,可以减少离职率,增强了组织内部劳动力的稳定性。
员工的通才化可以改善员工具备的素质,员工思维模式的重塑将使员工的思维与组织的需要吻合;而组织的高柔性、任务团队工作模式和低流动率都有助于形成适应内外部环境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行模式。
四、结论
本文发现动态能力是组织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进而将动态能力提升概括为员工具备合适的素质,员工的思维模式符合组织的需要,组织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行模式适应内外部环境三个方面,而轮岗制度可以改善此三方面,对于提升组织的动态能力具有推动作用。这将对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将起到借鉴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浅谈幸福
- 夏日的山村
- 拥抱青春
- 难道知足和上进一定是对立的吗?
- 相信自己
- 我的愿望
- 妈妈的爱
- 树的自述
- 辉煌60年
- 怀念
- 兩中见真情
- 读书乃生命飞翔的羽翼
- 60周年庆典
- 幽幽中华魂
- 拔河比赛中的声音
-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
-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
- 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 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 论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方法与检验
-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在旅游城市近郊农村中的分析
-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策研究
- 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思路探讨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 《南辕北辙》课文
-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 《南辕北辙》教学实录
- 《南辕北辙》教材理解
- 《亡羊补牢》课文
- 《惊弓之鸟》教材理解
- 《亡羊补牢》说课设计
- 《惊弓之鸟》练习设计
- 《惊弓之鸟》教材理解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