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空港―城市轴带式产业空间的形成机制与布局模式研究

空港―城市轴带式产业空间的形成机制与布局模式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1

空港―城市轴带式产业空间的形成机制与布局模式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发展,全球空港的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空港的发展必定要以当地城市为依托,形成经济共同体。文章结合典型案例,对轴带式产业空间进行了界定,并对空港―城市轴带式产业空间的形成机制与布局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产业空间;形成机制;轴带式

近年来全球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深,航空运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空港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空港与城市之间必须形成一个经济共同体,空港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城市组团式发展的中心,而城市又可以将空港需要的纵深腹地和基础设施提供出来,因此,当前枢纽机场及其依托城市要获得发展就必须采用轴带式空间的发展模式。本文对空港―城市轴带式产业空间的形成机制与布局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一、轴带式产业空间的含义

产业聚集而形成的带状空间被称为轴带式产业空间,其发展主轴是增长极之间的便捷的交通走廊,主轴的两侧区域分布着各种产业部门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其他部门,这些部门之间需要密切的协作。

形成轴带式产业空间的基础条件包括:依托城市,而且必须在城镇体系中处于较高位置;均衡的产业体系;与城市增长极相连的交通走廊;城市增长极。在增长极的带动下出现极化发展的形态表象就是轴带式产业空间[1]。

二、空港―城市轴带式产业空间的形成机制

1.航空网络节点功能的演化和全球供应链的发展

全球供应链网络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现代交通运输的关键就在于信息流、物流、商流的快速反应和协调通畅。由于各国间经济的开放性和依存,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并得到优化配置,进一步凸显了产品的包装配送、加工增值和原料采购的快速连接作用。作为全球航空网络的节点,空港发挥出了重要的地域空间效应,从而推动临空产业的发展。

空港开始改变单一的交通功能,向复合功能方向发展,休闲旅游、研发、会展、商务、高端产业类型,开始发展并形成了扩散和集聚效应,对腹地内的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牵引作用,促使经济空间不断向长辐射性、服务性和综合性演进。空港产业空间也成为了生产要素的汇聚中心和全球生产网络的连接点,产生的核心辐射力,从而促进了港―城市轴带式产业空间的形成。

2.港城快速连接通道和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的吸附作用

随着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的发展,空港腹地的辐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对空港周边功能用地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并使周边地区发展的潜能和可能性得到了提高,使产业活动组织的“动脉”得以强化。

作为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的核心节点,空港对高铁、航空运输等交通方式进行了整合,实现了货运的无缝连接转运和客运零距离换乘,特别是建立了空港与城市之间的快速联络通道,使空港和城市核心经济区之间的联络更为便利,企业运输的成本得到了降低。因此,快速联络通道周围的地块的空间区位优势显示了出来。企业受到了快速联络通道的占据市场份额和降低运输成本的吸引,开始在其两侧聚集,从而使持续、稳定、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合体逐渐形成,其产业类型包括娱乐、高新技术、航空物流、航空等等。企业能够更及时和准确的掌握技术动态、产品市场行情和原材料行情,对企业之间的技术传递有着加速作用,使技术溢出效应形成[2]。

3.产业扩散和依托城市的发展战略导向

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大城市往往会结合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和国际城市的建设,促使空港及其依托城市在国际城市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得以提高。因此在空港―城市轴带式产业空间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选择加强港城联动作为发展的路径和战略。

与此同时,很多城市都拥有一个或更多的经济中心区,其大多分布于城区,受到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等影响,城市也出现了产业郊区化的趋势。随着城市郊区的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交通环境日益完善,该进程还在不断的加快。依靠来往于城区的速达性和可达性,港城快速联络通道能够对各类产业向郊区的转移进行引导,从而使其产生集聚效应。

4.空港发展为港城互动和新兴增长极

所谓的增长极指的是一种经济单位,其具有推动作用,在资本要素集聚方面能够实现向外扩散,在技术创新方面能够实现对外牵动,并促使周边地区出现不规则的增长,从而形成地区性的经济综合体。在国际化大都市、大城市中,新兴增长极就是空港,空港也成为了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中心和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

与此同时,在空港这个新兴增长极的引导下,其他的相关产业也向空港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方向转移。空港周边形成人口和产业的聚集有利于缓解城区的交通压力和人口压力,能够对城市空间发展和空港腹地产业空间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实现职住平衡和功能综合。此外,空港周围区域的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不断完善区域内部城市功能,形成了城市形态的雏形,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空港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空间结构优化得到推动。

三、结合实例分析空港―城市的轴带式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由于每个城市具有各自不同的产业优势和自然地理条件,各城市在空港―城市产业空间的布局模式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1.北京港城轴带式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该机场位于美国华盛顿市,旅客吞吐量大于2300万人次,与市中心的距离为42千米。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和美国联邦政府都位于华盛顿,共有第2

8

6、第2

6

7、第28号三条公路连接机场和市区。各产业区围绕第267号公路分布。华盛顿港城周代的产业空间的产业布局模式为星座型,依托交通走廊,以轴和点的形式扩展。港城附近有生态廊道隔离区,其空间序列为商务综合区、科技研发区、物流商贸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空港周边村镇结合,形成复合型功能组团,从而促进了沿走廊商业服务产业带的形成。

3.法兰克福港城轴带式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法兰克福机场位于德国法兰克福市,客运旅客吞吐量大于5700万人次,与市中心的距离为12千米。该机场是区域交通节点,服务区域为法兰克福/莱茵―美因都会区。欧洲洲际公路和铁路包围整个机场,并配备了城际列车站和ICE高速列车站,空港和市区之间由一条产业轴带连接。其空间布局模式为连绵带型,其综合服务带的空间序列为管理和科研区、商务区、物流区。

4.阿姆斯特丹港城轴带式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阿姆斯特丹机场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客运旅客吞吐量大于5000万人次,与市中心的距离为14千米。该机场远离海岸,靠近出海运河和多条高速公路,并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进行了整合,各产业在交通走廊走位集中分布。其空间布局模式为放射型,形成了与哈勒默梅尔和阿姆斯特丹市的两条走廊,其产业轴混合布局,产业类型包括娱乐休闲、信息通信技术、金融服务、航空科技和物流。

四、结语

本文对空港――城市轴带式产业空间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放射型、连绵带型、星座型和组团串联型四种典型的产业空间布局模式。在空港――城市轴带式产业空间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通过研究共性规律和分析实例,科学的规划空港――城市轴带式产业空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未来的我
我是男生
过中秋
人生的指明灯——姥姥
我的梦想
驣飞的中国——国庆60周年
分享爱
家里的物品
最佳搭档
阅兵仪式观后感——国庆60周年
6的奇遇记
看《阅兵式》有感
我爱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童年趣事
政府回应的相关国外借鉴
关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O2O商业模式及发展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博载体探讨
探析高校院系级教授委员会建设的改进与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分析
乒乓球台内球技术浅谈
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构建
数字时代编辑记者技术素养研究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研究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以公选课形式推广生态教育的一次实践
浅谈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关知识
鲁教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知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札记
关键词肖复兴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它杂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