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探讨

对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9

对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探讨

摘 要 我国对遗产税的开征问题讨论已有好长一段时间,但我国的税收制度建设不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步伐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遗产税一直没有得到实行。本文主要通过索取相关的资料,紧密结合社会上的遗产税讨论焦点热点,并借助轨迹上的一些先进经验,对我国的遗产税现状存在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在今后我国在改革和征收遗产税时应该采取的而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税制模式 征税范围 免征额 费用扣除 配套制度

一、我国遗产税的改革历程

二、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两级差距越来越大,遗产税也再次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之一。开征遗产税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其次,开征遗产税主要目的是缩小个人财产分布贫富差距,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完善我国税制。再次,征收遗产税还可以促进我国捐赠慈善事业的发展。此外,征收遗产税还会增加我国的税收收入,抑制奢侈和懒惰,让年轻人学会自立,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等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实我国已具备开征遗产税的基础条件。第一,我国国民个人获取财产财富的方式多样化,尤其是国家允许各种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再加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相结合的方式。让我国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壮大。这样使我国涌现出了一群高收入者,主要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的老板,演员和明星模特,大企业的高管们,以及一些从事科学技术的人员。这就为征收遗产税提供了税源基础。第二,我国学者对遗产税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想法。第三,我国税务机关收集信息和征管手段也在不断地进步,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最后,国外的遗产税制发展比较成熟,可以为我国提供宝贵的经验。因此,遗产税在我国的实行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三、我国遗产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制模式不完善

大部分学者都建议我国采取总遗产税制。但我不认为采取这种模式好。总遗产税制是对被继承人死亡后遗留的全部应税遗产总额征税,然后再把征税后的财产分配给继承人。这种税制模式不能体现税收的公平性。没有把继承人的纳税能力以及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亲疏关系考虑在内。我国开征遗产税最终目标不是单纯为了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二)免征额过低、没有制定明确的起征点

我国遗产税法规定的免征额为二十万。可以增加税收收入,但却远远还不能达到对少数富人的财产进行分配的目的,维持社会的公平。免征额过低了,就违背征收遗产税的目的。还会增加税务机关征收管理压力。再次,我国遗产税法没有明确遗产税的起征点。

(三)费用扣除项目、标准考虑不充分

我国的遗产税法,允许扣除的项目过于简单,不能够充分体现税负公平。其主要包括依法应补缴的各项税款、罚款、滞纳金,具有确凿证据的各项债务;丧葬费用;管理遗产的直接必要费用,死亡前五年内发生的累计不超过二万元的赠与财产。与其配偶、子女或父母共同居住、不可分割、价值不超过五十万元的住房及其他。总体而言就是扣除项目、标准依据不充分。

(四)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还不够强

我国国民的纳税意识还是不够强,一方面是受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国家没有形成完善的税收法律环境以及对纳税进行大规模有组织、有规律的科学引导和宣传。

(五)税务部门掌握信息滞后

尽管新的征管模式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逐步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但我国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征管信息系统,不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相互共享。税务机构内部之间也存在信息阻塞不畅通问题。

(六)相关的配套制度不够健全

(1)没有建立完善个人收入申报与财产登记制度。我国现行的财产申报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例如,这个制度的权威性还不够,对申报主体、申报范围、受理机构、不法行为的相关责任规定等内容还很不规范。在我国还是存在大量的现金交易、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现象。为此很难区分开家庭财产与个人财产,个人财产隐蔽性很强,税务机关难以收集和掌握个人的真实财产情况。

(2)没有完善的个人财产评估制度。在我国资产评估还很落后,相当一部分评估机构还不能实现准确的按照市场价值对个人的财产进行评估。其次,这些机构还缺乏大量的专业财产评估师。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财产评估没有包括对一些无形资产、特殊商品等评估,主要局限在对房子等固定资产和产权的评估。此外我国的各种评估方法还存在一些偏差,有待完善。这就导致遗产的价值难以确认且评估成本会较高。

(3)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继承法》《物权法》等。例如,我国现行《继承法》中对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和财产继承、分割、转让方面做了规定,但不够明确具体,没有对有关遗产税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这很容易使纳税人逃税,致使我国的税收收入大量的流失。

四、完善我国遗产税的若干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税制模式

我国应该采取分遗产税制。可以考虑选择以下三种形式对遗产税进行设置:第一,直系亲属继承遗产课税较轻,其他人则课税较重。第二,根据继承人继承的财产多少,采用不同的税率。第三,按遗产人的子女多少,采用不同的税率。因此,采用分遗产税制才能真正达到平衡税负、实现征收遗产税的效果。

(二)制定一个合理的免征额

我国在确定免征额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对通货膨胀因素的考虑。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专家学者指出我国的免征额应该确定为130万人民币左右。具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状况平稳有幅度地进行调整。这样做才能保证遗产税的作用――对少数富人的财产进行限制和再分配,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所以,要对免征额的确定要非常的慎重。

(三)明确费用扣除项目和扣除标准

我国遗产税规定的扣除项目过于简单,很容易造成纳税人之间的纳税不公平。为此我们可借鉴美(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国以及英国对遗产税的扣除项目。采用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给予一部分特殊的人群减免,减少他们的纳税负担。例如,把配偶间转让的婚姻和慈善捐赠考虑进去,达到鼓励公益捐赠调节社会分配的目的。对雇员信托赠与、死亡发生在服役期间或因服役受伤而死亡的死者遗产、为维系或支持配偶、前配偶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亲属所做的赠与,以及为维持教育、培养子女所做的赠与等全免除纳税,以及一定范围内的商用财产、农业财产、已税财产进行减免等。

(四)加大纳税宣传,提高纳税人意识

我国税务机关要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有计划对公民税收知识宣传。其次,最重要的是将税收知识纳入学校的教育课程,要向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学习,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对税收的认识,提高我国国民的纳税意识,进行主动申报纳税。还有重要一点是要借鉴美国的做法,对违反税法征管法相关的行为,规定一个重的罚金再加上执法部门的严格执行,则一定会取到震慑的效果。

(五)加快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

技术手段不断地提高,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在税收征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遗产税的开征提供了征管基础。例如,我国目前已基本建成了以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作为储蓄、投资、保险等重要经济活动的统一号码的系统,税务部门可以通过与金融、保险、户籍管理部门的电脑联网,建立数据库,掌握纳税人的财产情况和死亡信息,为征收遗产税提供基本前提。

(六)完善遗产税改革的相关制度

(1)建立完善的个人财产和财产申报登记制度。针对我国现行的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及教训。加快对申报主体、申报范围、受理机构及相关责任内容的认定工作,打击权钱交易行为,抑制不法行为的进一步蔓延。制定一套明确的办理财产转移的程序,使个人的财产资料公开,让税务机关能够及时有效的其财产进行监控。为遗产税的顺利实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建立个人财产评估制度。要建立一个完善个人财产评估制度。首先,必须要加强对国外先进经验引进,更多加强对无形资产等一些价值大的特殊商品建立明细的评估项目,并不断的细化,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评估。其次,我国还必须加强对专业财产评估师队伍的建设,对他们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尤其要邀请国外的一些著名财产评估专家对我国的财产评估师的专业能力进行训练。所以,要制度和人才两方面进行完善。

(3)健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必须加快速度,健全与我国遗产税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物权法》和《继承法》。例如,健全我国交易中心的票据管理,加强对票据的管理。对凡是没有合法交易票据的一定价值以上的资产,一定要视为非法财产;又如在《继承法》中规定:继承人须凭税务机关开具的完税凭证方可继承遗产。再次,我国法律对违反征收管理的相关处罚相对较轻,致使纳税人轻视法律,为此必须加大对违法责任的相关处罚。对遗产税采取轻税重罚的原则,使纳税人树立法律意识,直觉及时的按照规定缴纳遗产税。

五、结论

遗产税制度的完善也是要经过社会的不断实践,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完善我国的遗产税制度也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随着我国遗产税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遗产税的相关制度将不断地得到完善。其增加财政收入及调节个人财产的再分配功能将不断的增强。因此,我国居民之间财产收入差距将缩小,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快实现小康和谐的社会进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草地
周密计划过“三八”
送给妈妈的礼物
帮妈妈做的事
放假第一天
送给妈妈的礼物
玫瑰花
间歇泉
给予妈妈的礼物
过生日
机智勇敢的小山羊
家乡的田野
家乡的环境
春节那场雪
我的家乡
浅论职业教育动态订单式人才培养初探
浅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几点把握
获嘉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论(1)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研究
布莱恩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1)
关于搞好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税减让对经济的影响
关于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浅谈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课改管窥
谈房地产调控与地方政府角色转换(1)
关于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研究(1)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初探
试论就业导向下的本科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定位和创新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四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七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二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二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六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五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四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三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三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之二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