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精细化管理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1

精细化管理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的经济能力也得到提升,其经济实力的提升就对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逐渐实现经济独立化,高校要实现发展不能再依靠政府的资金扶持,需要拓展多元化的资金获得途径。合理的使用资金对于高校的预算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验。本文将对预算精细化概念进行简述,发现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说明预算精细化管理如何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问题 应用

高校预算管理的目的是使高校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随着市场发展,高校的预算管理方式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完善。预算精细化管理概念在提出之后受到相关工作人员与研究者的关注,对其进行分析有利于高校预算管理能力的提升。

1.高校预算精细化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之上并将精细化管理思想贯彻到各个环节的管理模式。高校进行预算精细化管理,是在预算当中使用精细化管理,并在其中建立规范的工作责任制度与评价机制。部门间相互配合,规避粗放式管理,注重细节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预算管理的实际功效[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高校逐渐成为了经济主体。高校经费的来源也不仅仅依靠政府扶持来获得,高校经费的获得正逐步走向多元化。在激烈的竞争当中,高校预算管理正在迎来新的挑战。在对高校预算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规范高校的财务管理行为,从而使高校内部精简运行保持良好的秩序,从而为高校预算建立公正性,发挥高校预算管理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引导作用,精细化管理能够使高校预算管理更为科学,有助于高校实行资源优化配置。

2.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高校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在预算执行控制方面控制不严。一些高校轻视预算执行力,而且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经常对预算进行调整,预算的财政束缚能力受到了限制。高校预算没有合理的评价机制,高校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绩效评价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年终各部门预算管理上都直接交给财务管理部门,根据预算执行数与定额数来进行对比,评判标准仅仅用超预算和不超预算两个指标来作为预算评标标准[2]。这种方式过于简单不能形成有效的预算管理效果。

2.2没有树立长远目光

当前一些高校在预算管理上没有将高校的长久发展与预算管理形成联系,在预算编制上都是以年度来进行预算。在预算编制方面,相关人员没有从高校的长远发展来考虑,没有设定高校的长远发展目标,这样一来就难以将资源配置功能完全发挥出来。高校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难以认识到高校预算管理与高校的未来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管理层通常都将预算工作视为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其他部门没有对预算管理工作给予有效的支持,高校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长远性。

2.3缺乏完整科学的体系

当前高校没有建立科学的预算体系,高校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存在漏报、藏匿的情况,导致高校部分资金脱离了预算管理与监督,使得学校资本受到损失并干扰了高校的正常经济秩序。另外,一些高校在预算编制方面不能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支出的预算与学校的长远规划结合能力低,不去考虑到学校的任务编制,导致高校预算不合理。编制预算没有进行详细核实,在对定额标准内的预算金额进行分配时缺乏科学性。这些情况产生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校预算方面没有专业化的管理体系。

3.精细化管理应用

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在应用中受到多方的制约,对实际高校预算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3]。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找到问题根本,从根本来说,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在高校预算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建立专业预算体系,对高校预算进行严格监控,促使高校预算走上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

3.1树立正确的目标

高校预算目标的设立体现了预算的管理观念,精细化预算管理应该实现预算目标符合实际情况,且能够在预算制定方面考虑到高校的长远发展。在制定高校预算目标时应该指导高校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预算规划。对高校未来几年的发展进行统筹考虑,在学术发展、教学培养、基础建设方面应该投入较多资金并确立总体目标。在确立了学校总体的预算目标规划后,再对校内各个职能部门的资金预算目标进行明确。各个部门在确立预算目标时要求做到与学校的总体目标相一致,保证各部门的各项工作可以融入学校发展的目标体系当中,并能够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中期调整,从而使高校完成预算目标。

3.2管理体制

要有效实现高校预算管理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从而保证精细化管理能够切实的实施。高校预算机构应该分为决策、管理、执行三个层次,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决策与执行部门分开的原则。在预算管理中,预算决策部门应具有最高的权利,由党委书记、院长、副院长等人组成。设立预算目标、调整预算修改等重大事项都需要决策层来确认。而预算管理部门是负责学校的预算编制,管理层要制定预算管理制度、组织预算编制工作并与各部门进行交流等。预算执行部门由财务负责人及各院负责人组成。在预算具体实施中,如预算日常核算、预算实时监控等工作都需要执行部门来完成。

3.3制度建设

要实现精细化的高校预算制度就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与评价制度。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增加了管理的刚性,能够使预算管理具有实际效用。制度建立中要加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在制度中确立预算考核绩效评价机构的有效性。资金投入项目前,应该顾及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投资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评价方法,使高校资金得到高效利用。在高校中要建立监督制度,学校财务部门在完成预算工作后,需要将预算管理制度进行细化,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要做到责任明确,实现精细化管理,从决策层到各个执行岗位,建立完善科学的预算执行信息网络,做到高效化、系统化预算管理[4]。

3.4实现精细化编制

在预算编制上,首先要确立编制原则,高校预算编制必须能够反映高校整个财务收支状况。财务收支状况不仅仅是学校在项目投资方面的资金投入与收入,还要包括平时的收支情况,例如学生学费、培训费用、住宿费用、科研费用等多方面的收支。在编制预算时工作人员可以参考上年度的财务收支,结合当前的变动因素与社会情况,使用科学的核算方法,结合学校全部的收支情况制定预算,进而反映学校的经济活动情况。编制预算项目的时候应该对各个项目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对于急需处理的项目应该放入优先解决的行列,明确预算部门与实施时间,对专项支出的项目进行细化以便于管理。为了有效实现支出预算精细化,应该将这些预算项目分为三个级别。例如在人员经费方面,人员经费可以算作第一级别,而人员工资、福利补助、保险缴纳等,就是人员经费第一级别细分后形成的第二级别,在第二级别下继续细化建立第三级别。通过这种项目细化的方式,将各个部门在收支项目方面的情况进行清晰详细的呈现,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并对高校预算进行有效管理。

4.结论

高校资金的使用引起了社会关注,合理使用资金对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高校预算管理中使用精细化预算管理,能够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对于提升预算执行考核也会有重要意义。进而对高校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优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进步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绿叶对根的情义
感谢师恩
玩呼啦圈
运动,你我共在
在山的那边
月光下的遐想
读《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有感
最好的礼物
老师,我心中的大树
游观雾山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将一颗真诚的心给云
顽强的生命力
爱他们,不哭
那个令我感动的秋天
如何做好汽车零部件市场营销工作
连锁眼镜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出口企业选用FOB与CIF贸易术语的风险比较
辽宁省加工贸易中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我国民营实体书店危机与转型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论如何打造良好的外部销售渠道
“商圈融资”中银行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贸易顺差的相互影响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探析
如何实现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的整合
基于消费者信任的同仁堂品牌个性研究
当代高校女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及引导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厂商和谐关系研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材理解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燕子专列》说课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札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相关知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相关知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材理解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