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1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

摘要:作为新兴产业,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存在冷链体系不健全、硬件设施落后、人才缺失、市场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就医药冷链物流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医药冷链物流 发展状况 对策研究

医药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医药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然而大部分的医药在运输过程中都要求冷藏,因此医药冷链物流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疫苗、血液、生物药剂等冷链医药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对医药冷链物流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医药冷链物流质量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对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研究势在必行。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相对落后,冷链技术、冷链设施设备、冷链运营和管理水平比较低,导致冷链服务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该领域现有的研究比较少,相关的国家标准不完善,医药冷链物流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缺点和不足,制约着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通过对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进行研究,以建立完善的医药冷链物流体系,适合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于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状况

1.1市场供需状况

冷链药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呈正相关关系,从客观上映射了冷链药品的需求状况。一般而言,买卖双方是决定商品需求的主体因素,为了更好地分析冷链药品的需求,分别选择销售量和消费者的购买力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起步晚,发展缓慢,总体市场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从业行业逐步增多,冷库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物生化类医药行业涌现出了一批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比如华北地区的国药控股,北医股份等;华东地区的国药控股上海公司,上海医药;华南地区的广州医药,一致药业等[1]。这些企业在医药冷链物流的管理上思想先进,设施设备完善,运作顺畅,大部分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高端物流要求,并且带动了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发展。

1.3发展趋势

1.3.3质量管理日益健全。在整体管理水平方面,冷藏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日益健全。各企业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建立了与冷链管理相关的可操作的制度和程序,从药品冷链经营的质量管理入手,制定了涵盖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养护、出库、发货、复核、送货等具体的操作标准。

2.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的必要性

2.1经济角度

2.1.1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中各类产业的构成以及产业间量的比例和质的关系的总和,其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专业化。合理化由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专业化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演进。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属于服务业,本质上是第三产业,通过对它研究可以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最终达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

尤其是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充分运用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对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达到整体最优。另一方面,生产经营企业减少了物流成本,把节约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来,更好的发挥了核心竞争力。

2.1.3提高经济效率。在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过程中要建设物流基地即大规模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和多种物流线路的交汇地,可以充分发挥物流基地的综合功能,集约功能,转运功能等,整合区域的物流资源,形成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降低区域经济的运行成本。

2.2管理角度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物流企业的采购、仓储、销售、配送等协作关系日益复杂,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是产品和质量的竞争,更多的是物流能力的竞争。通过对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可以提升企业管理的软实力。

在医药冷链物流企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的基础之上,其发展动力主要体现在整合能力,管理水平,资金运作水平,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在现代化的市场格局中,企业的管理已经发展成产业链管理,管理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从而使得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同运作。

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锻造自身的软实力: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升级管理模式,统一规划供应链的整体服务,打造灵活高效的医药冷链物流体系。这些措施可以提升企业效率,减少损耗,最终提高医药产品的质量,保证医药产品的安全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3.1创造良好的医药物流发展环境

3.1.1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物流发展的基础。我国正处于物流发展的起步阶段,医药冷链物流也是如此,更要注重物流的标准化问题。物流标准化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化,硬件标准主要是指物流运作过程中的相关机具,工具标准和配套标准,从一个作业程序转向另一个作业程序的衔接标准;软件标准主要指物流信息系统的代码,文件格式,接口标准,物流管理,操作规格标准等。

物流领域的标准渗透在方方面面,例如我国高速公路和桥梁的限高大都是4米,然而国际上是4.5米,这就意味着国际集装箱到了我国就要卡壳。因此,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建设不仅要做到国内的标准化,而且要与国际接轨。

政府对医药冷链物流政策上的扶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与医药冷链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使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有所遵循;其次,要紧抓全国性的整体规划,使得各种交通工具,交通方式,各个区域之间等相互协调;最后,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明确哪些企业可以从事医药冷链物流,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资格,行业标准等,同时要出台有利于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的支持性政策。

3.2加大科技投入

3.2.1打造高效的信息平台。医药冷链物流是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信息系统为平台,涉及到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信息化,网络化是它的发展趋势。医药冷链物流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运输资源运用不当,业内的沟通不当,仓库过于浪费等现象一直困扰着其发展。基于互联网的GIS、GPS技术,EDI、RFID等在物流领域有着广泛用运,对于医药冷链物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打造高效的医药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将国外医药冷链物流信息系统进行汉化,同时考虑到我过医药冷链物流的运作特点,对其加以改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冷链物流体系。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开发我国的物流信息平台,不要过于依赖国外的科研成果。要走市场化道路,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采用市场的运作方式,才能加快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建设。 3.2.2发展电子商务。在打造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之上,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目前,电子商务比较流行,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也要顺应这一趋势。电子物流管理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库存和送货管理系统,企业通过EDI直接连接到客户的数据库和仓库管理系统,管理层能够在网上及时地监管和规划存货的流转和补充。最重要的是管理层可以有效地管理供应链资料,掌握最新的信息。

3.2.3加快设施设备的研发。专业化的医药冷链物流需要高标准的设施设备支撑,为了提高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整体水平,必须完善配套的设施设备。

在城市的道路体系中,要建立应急医药冷链物流的专用通道,服务于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器官的移植,灾后药品的输送等。专用通道与城市的普通通道相结合,避免拥堵造成的运输延迟。依靠不断改进的道路系统,有计划地实现“门到门”医药冷链物流的全程服务。

医药冷藏药品的运输具有“多批次,小批量,高时效”的特点 ,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可以针对药品的特性,设计具有多温控制系统的冷藏车,在一辆冷藏车上改变以往只有统一的温控区的设计方式,设立低温控制区,冷藏控制区,冷冻控制区等多个温控区,实现共同配送,提高规模效益。

3.3采用供应链一体化战略

随着供应链竞争时代的来临,医药物流企业要注重采用供应链战略,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可靠性,弹性和加强相互间的关系。

医药冷链物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响应客户,提供给他们优化的,富有弹性的客户解决方案。在变化的竞争环境里要求企业要注重“敏捷”,未来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企业要提高对不确定性因素应变的能力,要时刻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推动生产,通过过程管理提高客户的服务水平,与供应商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赢。

3.4依托第三方物流实施业务外包

目前全球采购,全球销售与本土化生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物流业的专业化既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第三方物流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是企业的理想选择。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很少有物流外包,一方面不利于医药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使企业的经营效率大大折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或者采用经济的手段,促使生产企业拿出物流资源交给专业性物流企业去运做。例如,可以使企业的产品生产与企业的内部物流相互分离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通过税收的调节,使得从事专业物流服务企业的营业税低于生产企业,鼓励生产企业将内部物流服务交给专业性物流公司,从而从整体上降低了生产企业的成本。专业性物流企业也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这一举措在总体上使得产品的总成本更低,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3.5加快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我国从事医药冷链物流的队伍庞大,但真正接受过物流系统教育的人员不多,与企业的需求形成了很大反差。物流研究机构比较少,存在着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要加快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总体上说:一方面,政府要支持和资助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在物流方面的研究和创新活动,提高物流理论和技术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建立物流的研究机构,并且要争取和大学的物流科研机构相合作,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兩中见真情
拔河比赛中的声音
难道知足和上进一定是对立的吗?
辉煌60年
夏日的山村
60周年庆典
妈妈的爱
怀念
树的自述
读书乃生命飞翔的羽翼
浅谈幸福
我的愿望
拥抱青春
相信自己
幽幽中华魂
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论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方法与检验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思路探讨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在旅游城市近郊农村中的分析
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策研究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材理解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材理解
《路旁的橡树》课文
《路旁的橡树》课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