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环境问题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环境问题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环境问题分析

摘要: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础部分。内部环境所包含的企业的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目标、人力资源、内部审计制度、企业文化、法律理念都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环境 问题 改进措施

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由企业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目标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审计机制、企业文化塑造和法制理念等内容构成。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全面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们,通过自身的勇于闯敢于拼的冒险精神及对市场信息的敏锐感知能力,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将内部控制仅仅理解为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方式,与从市场中获取收益无关,从而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企业的组织架构不完善

一些企业尤其是家族控制的企业,虽然在公司章程中有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设置,但实际运营中由于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因素影响却形同虚设,无法确保决策、执行、监督的相互分离,形成制衡。内部职能机构设置不合理,产生职能交叉或缺失,不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三)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不明确

由于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只顾眼下,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战略,没有制定有效的未来发展目标,要么是盲目发展、过渡扩张,要么固步自封、得过且过,难以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人力资源管理不规范

为数不少的企业不重视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造成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另外也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甚至还存在没有依法建立劳动关系的现象,都会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产生不利影响。

(五)内部审计职能不到位

当下,我国内部审计多数局限于财务方面, 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核心都是在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审计和监督,而不是对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作出相关分析、评价以及提出管理建议,从而对企业规避、转移、控制风险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

(六)企业文化建设不重视

作为企业内部行为指针的企业文化,虽然不是以明文加以确定,但可以制约和规范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可以在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不断变革的内部环境中维系企业健康持续的生命。而许多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内控制度只是许多管理制度的累加或综合,忽视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制度中所起到的统一员工思想、价值观念的粘合作用,只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用来装点门面,没有更好挖掘企业文化的内涵,使得员工们难以认可企业的文化,起不到实际效果,导致企业文化和企业内部控制不能有效契合。

(七)企业法制精神不具备

当前我国的法治现状在企业内部表现为:许多管理者对企业编制大量规章制度的必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规范化和格式化会影响企业效率,降低企业竞争力,没有足够活力来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从而大量企业人治色彩浓重,重大经营决策不经过法律论证,甚至故意违法经营、钻法律的空子,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法律法规对失信行为惩处缺乏力度,在一些经营管理者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的企业就会发生故意拖欠款、违约、侵权、虚假宣传、制假售假等现象。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环境的改进措施

(一)提升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理念认同

政府的经济政策、竞争对手的行为、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对企业经营成败具有重大影响,内部控制对这些因素虽然不能控制,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实现经营目标,并避开经营过程中的隐患和意外。只有管理层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作用,才会重视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以身作则自觉接受内部控制的制约,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二)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职责权限

企业应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股东会议决议、企业的章程,结合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和规模特点,确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保证股东大会的最终控制权、董事会独立决策权、监事会有效监督权、经理自主经营管理权,使公司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监督者恪尽职守,也不会越位,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依照科学有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使全体员工知晓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情况,明确各自的权责分配,并正确行使职权。

(三)建立明确的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识别、防范风险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职责。COSO 在 2004年制定的《企业风险管理――― 整合框架》指出,目标设定是风险评估的前提条件。有了目标,管理层才能识别这些目标的风险,来分析和应对风险。战略目标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目标,内部控制也应当以发展战略为根本导向,因此,企业应科学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以保证内控制度的顺利实施。

(四)构建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企业选用员工时要考察其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建立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依法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缴纳社会保险,保持企业人员稳定性;根据员工的职责范围和个体差异,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考核、激励制度,促进员工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加强内部审计机制建设

为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首先应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隶属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这样使其与其他部门保持独立,有助于其为委托人服务,加强对管理层进行独立的评价与监督。其次,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配备一定要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确保内部审计工作不受到人为操纵因素的影响。再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通过实时对经营活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发现存在经营风险的关键点,促进内部审计从事后向事中的转变。

(六)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优良传统、文化底蕴,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积极向上、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开拓进取的企业文化。管理层自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发挥主导和表率作用,通过关心和尊重员工,使员工形成敬业爱岗的工作作风。在整个团队中广泛宣传贯彻企业文化,将生产过程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将企业理念和精神渗透到员工的心中,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及责任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从而增进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七)强化企业法制理念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将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理念和方式将会以不同形式传导并影响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促使企业由人治向法治转化,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聘请法律顾问就企业的重大决策,向决策层提供法律论证意见;参与重要经济合同及项目的谈判和签约;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等,降低企业法律风险。相关部门也要加快企业信用系统建设,促使企业诚实守信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

总之,构建一个科学的,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而要建立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先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随着所有相关参与人员认识度的提高,内部控制环境的问题一定会得到优化和改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拔河比赛中的声音
怀念
相信自己
60周年庆典
难道知足和上进一定是对立的吗?
读书乃生命飞翔的羽翼
妈妈的爱
夏日的山村
我的愿望
兩中见真情
拥抱青春
幽幽中华魂
浅谈幸福
辉煌60年
树的自述
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在旅游城市近郊农村中的分析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思路探讨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策研究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论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方法与检验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
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材理解
《亡羊补牢》说课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课文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练习设计
《亡羊补牢》课文
《南辕北辙》教材理解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材理解
《南辕北辙》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