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谈评剧表演艺术
谈评剧表演艺术 谈评剧表演艺术
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从它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1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评剧艺术曾有过红遍全国大江南北的辉煌,如今,受到现代传媒与娱乐方式的冲击,评剧艺术的观众大量流失,评剧开始走向衰微与没落,已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抢救
与挖掘。作为一名年轻的评书演员,在面临着巨大的艺术生存压力的同时,也觉得有一种动力在促使自己应该为自己所热爱的评书艺术的传承发展做点什么。希望评剧这门传统的戏曲艺术能够不断的发扬光大。不断学习是年轻演员的天职。为了更好地了解评剧艺术及其特点,我查阅了很多有关评剧的书籍与资料,下面就自己所学习到的内容谈谈评剧艺术表演的一点认识。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慢板即一板三眼,是评剧唱腔的基本曲调,过去为旦腔专用,后来逐步发展为旦、生共用。慢板由上、下两个各四小节的乐句组成,每句又可分为三个小分句,其特点是多从头眼(第二拍)起唱,分句常以小过门来加以衔接。二六板,一板一眼,是评剧唱腔中最常用的一种板式,既可抒情,亦可叙事,各个行当均可应用。又可分为小生二六与原板二六两种形式。小生二六的上、下句各为六小节,每句常由两个分句组成,是生行的主要唱腔。原板二六的上、下句各为四小节,是旦行的主要唱腔,其他行当有时兼用。垛板,一板一眼,旦腔应用较多,其特点是节奏感较强,常为板起板落,速度变化较大,又分快、慢两种:慢垛板擅长叙事,快垛板擅长抒情,特别是表现激动的情绪。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其表演艺术虽吸收了梆子、京剧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现京剧化的倾向,但仍保持着民间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 “拆出戏”亦称“三小戏”。系由“对口戏”演变而来,以代言体、单折式、分场式为其戏剧结构基本体制。上演的剧目虽短小,但首尾相接,故事连贯,具有中心人物和配角。至此演员便依据角色人物性格,有了明确的分工,逐步由“上装”、“下装”形成“三小”行当,即:小生、小旦、小花脸(丑)。“三小戏”,初以小生、小旦戏为主,丑脚居于次要位置(《回杯记》的王计(家人)为丑扮)。随着“拆出戏”的剧目不断增多,所表现生活内容不断丰富,相应的也出现了老生、老旦、彩旦等行当。
生,包括老生(如《狗报人恩》中的张义)、小生(又分扇子生,如《赶船》中的王少安、《花为媒》中的王俊卿;官衣小生,如《宿花亭》中的高文选、《秦香莲》中的陈士美;文武小生,如《蝴蝶杯》中的田玉川、《柜中缘》中的岳雷;翎尾小生,如《凤仪亭》中的吕布)、穷生(如《小赶船》中的张彦、《回杯记》中的张廷秀)、娃娃生(如《安安送米》中的安安、《秦香莲》中的冬哥)、武生(又分袍带和短打两类,但剧目不多)。
旦,包括老旦(如《六月雪》中的张母、《秦香莲》中的国太、《杨八姐游春》中的佘太君)、青衣(如《哭井》中的刘翠屏、《哭长城》中的孟姜女、《秦香莲》中的秦香莲)、花旦(正旦、玩笑旦、风骚旦,评剧统称为花旦或小旦,青衣、花旦两门抱的角色为正旦,象《花为媒》中的张五可、李月娥,《秦香莲》中的皇姑,《珍珠衫》中的王三巧,《凤仪亭》中的貂禅,一般则称为花旦)、刀马花旦(如《骂城》中的樊金定、《杨八姐盗马》中的杨八姐、银屏公主)、闺门旦(如《王少安赶船》中的张翠娥、《秦香莲》中的秋妹)、彩旦(如《花为媒》中的阮妈、《李桂香打柴》中的李金氏)等。
净,包括大花脸、二花脸(亦叫破花子)、白脸末。评剧的大花脸类似京剧的铜锤花脸,如包拯。二花脸,招招架架,不以唱工为主,如《三节烈》中的李佩威。白脸末和京剧、梆子相同,如《凤仪亭》中的董卓、《杨八姐游春》中的刘文进等。
丑,包括文丑、武丑两类。文丑中的个别角色,如金松等,又称三花脸。此行细分又有方巾丑(如《杜十娘》中的孙富)、袍带丑(如《保龙山》中的随和人)、腰包丑(如《占花魁》中的秦仲、卜乔,《黄爱玉》中的蒲贤,《赶船》中的张德)。 但由于评剧历史较短,虽发展了行当,一些行当也积累了自己的代表剧目(如小生行的《刘伶醉酒》,青衣行的《哭井》,三小行的《开店》、《花为媒》),有的剧目(如《保龙山》)行当也较齐全,然而,除了生活气息比较浓厚,表演上比较自由、灵活这个特点外,各行表演艺术,并没有象其它古老剧种那样丰富,那样形成一整套固定的程式,它的表演始终处在不断丰富、发展、提高之中。
以上是评剧艺术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做为一名年轻的评剧演员,在今后的艺术实践中不仅要学习表演方面的技能,更要应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为评剧艺术的发展尽自己的努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心目中的老师
- 我的老师
- 苗老师
- 我最敬佩的人
- 我的数学老师
- “小熊猫姐姐”
- 我心中的好老师
- 我的老师
- 我的理想
- 老师的眼神
- 我的老师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关怀
- 我们的语文老师
- 辛勤的园丁
-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 关于物料需求模拟实验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
- 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阐释与批评(1)
- 试论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与途径
- 谈对办好独立学院的几点思考
- 学校德育焕发生命的活力
- 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倾向
-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探索
- 谈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 浅谈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
- 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评价构想
-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
- 关于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 论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美学内涵(1)
- 从好莱坞中国题材影片看西方的中国想像(1)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 由一位学生小小的举动引出的思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 引导自主学习,享受阅读乐趣──《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片断欣赏
- 鼓励独立思考,尊重个人见解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 试谈低段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 仿写《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优秀习作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杂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看图提问题──《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随笔
- 自主 开放 实践 发展──《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
- 别从“板鸭”走向“野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