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

论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1

论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建立,很多现代企业广泛应用了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也越来越得到广大企业的认可。本文将从作业成本法和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出发,论述了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以及在构建成本控制系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目的在于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先进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成本控制 系统 构建

一、作业成本法和成本控制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理论

作业成本法是西方国家在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并在九十年代应用于制造业的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一种比传统核算方法更精细、更准确的成本管理方法,得到了西方许多国家广泛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也可以称作业成本计算法或者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对成本对象所涉及的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和反映,以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的逻辑依据是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资源消耗产生成本。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对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进行计量和确认,准确的将耗用的资源成本计入作业,并选择作业动因,将发生的作业成本分摊到成本计算对象中去有助于提高产品成本数据的相关性、真实准确性。

(二)成本控制理论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事先设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

(三)作业成本法对成本控制的意义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方法,对于企业成本控制有着一定的意义,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上:

改进了成本控制和预算。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成本控制和预算,在作业成本法下要求将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个作业上,并以成本动因作为基础进行成本控制,这样就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改进了预算。

优化了产品组合。产品优化组合是指企业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按照产品实际的获利能力,科学合理的安排产品的生产次序和数量。企业的管理者和成本核算人员,在作业成本法下能够准确的核算出归属于某种产品的实际成本,有利于产品的优化组合。

企业成本计算的更加准确。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将成本按照作业进行归集,这样就可以使成本计算更加准确,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

二、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

(一)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系统构建的原则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原则如下:

1、控制有效原则

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保证控制的有效性,一般控制的有效性要满足三个有效条件:首先,成本控制的主体要对将要发生的耗费有预先的了解;其次,成本控制的主体能够准确的计量出已经发生的消耗;再次,成本控制的主体能够及时的调整已经发生的作业成本。

2、全面性原则

作业成本法下构建成本控制体系要坚持全面性原则,首先要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的控制,其中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其次,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也要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也要全面的考虑到部门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等。

3、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做任决定之前都要考虑到成本的大小和成本能够带来的效益,因此作业成本法下构建成本控制系统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成本效益的问题。一个先进的成本控制系统不仅仅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更要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作业成本法下构建成本控制系统,必然会消耗一定的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因此作业成本法下构建成本控制系统更要将成本效益考虑进去,权衡好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4、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作业成本法下,构建成本控制系统的时候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的进行管理,要分清增值性作业和非增值性作业,非增值性作业是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的重点。例如,在传统飞机制造中,全尺寸模型制作作业是设计研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检测数以万计的零部件是否匹配恰当,该项成本在单架飞机中占据相当比重。但是,这项作业不能为顾客带来价值,应当尽量消减。

(二)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

1、选择正确成本动因,进行科学的事前成本控制

各项作业是作业成本控制的直接对象,在作业成本法下进行成本控制首先要正确的选择成本的动因,成本动因包括了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作业动因是成本对象对作业需求的强度和频度的计量,资源动因是指计量一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数量。通过成本动因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选择成本动因有两个层次:一是根据产品对作业的消耗选择作业成本动因;二是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选择资源成本动因。

2、通过价值链分析,进行有效的事中控制

作业成本法下进行成本控制要注重事中的控制,其中主要是要通过分析价值链入手,在这种成本法下,当企业管理层深入到作业层次后,逐渐形成了一个由内及外的“价值链”。对价值链的分析过程中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生产准备阶段,生产准备阶段是指涉及产品生产的原材料采购和工艺准备两部分的成本控制,这个阶段的成本分析对产品投入生产的质量和成本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另一部分是生产阶段,在生产阶段主要是通过成本的动因、费用,分地点、部门进行成本控制,建立两个成本控制中心,一是以数量为中心,二是以作业为中心。

3、通过分析成本差异,进行成本事后控制

事后的分析和总结是成本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的事后分析主要是对事先制定的成本标准与实际发生的各项作业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合理的方法计算出各类的差异,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为了及时的掌握各项成本的资料和控制的情况,企业可以采用定期报告制度,来分析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差异,以便于改进工作。

三、作业成本法下构建成本控制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求的,它极大程度上纠正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误区,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能够准确的反映出真实的成本,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注重作业成本法下对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并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灵活运用,避免生搬硬套

在我国企业中运用作业成本法下构建成本控制系统是要花费一定的成本的,因此在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时候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并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来判断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程度。由于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不同,国内企业之间的经营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运用作业成本法构建成本控制系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经验,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来灵活运用,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来找出成本与效益差距较大的方案。

(二)为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系统的构建是需要相应的计算机基础条件,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和计算机网络化的程度,努力为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提供网络化运行条件,不能盲目的设置作业成本账户,这样既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更不利于成本控制。

(三)加大对成本作业法的宣传,树立作业成本管理观念

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一定要使作业成本得到企业员工的普遍认同,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加大对作业成本法好处的宣传,让员工了解到作业成本法的好处。企业的管理者也要改变原来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树立作业成本管理观念,将成本管理看作是用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成本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这种成本方法下构建成本控制系统时,企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更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来灵活的运用作业成本法,不断提升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提高企业自身竞争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兩中见真情
相信自己
怀念
拥抱青春
辉煌60年
树的自述
我的愿望
60周年庆典
浅谈幸福
幽幽中华魂
妈妈的爱
读书乃生命飞翔的羽翼
难道知足和上进一定是对立的吗?
拔河比赛中的声音
夏日的山村
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影响海南乡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策研究
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在旅游城市近郊农村中的分析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论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方法与检验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GDP核算工作思考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思路探讨
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亡羊补牢》教材理解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材理解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课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课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