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研究

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研究

摘要:音乐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人类文化传承发展的重任。在当今多元文化世界,音乐教育的改革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具有特殊作用。在音乐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音乐教育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缺失,是音乐教育改革的一大问题。音乐教育受制于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音乐文化,所以推进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发展对人类文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文化;互动发展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知识体系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在当代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音乐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对综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时代发展,音乐教育的发展、改革要满足社会需求和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对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发展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它和社会音乐文化互动的必然性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制度相对不成熟,造成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使学校和家长都十分注重学生的主课成绩,忽略学生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培养。学校把升学率看成学校声誉和标志,对学生的培养不免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导向,音乐课大多是一种点缀和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学生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而“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教育能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增长的更快更全面,心智更完美。传统意义中的音乐教育往往是让学生掌握一首歌的演唱,内容显的相对单一、枯燥。这种教育思想是不健全的。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深入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灵魂,从而感悟社会领悟人生。音乐教育的目的不能拘于形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音乐中体会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个性。

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传播形式,音乐教育反作用于社会音乐文化,推进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符合当今多元文化的发展。我国面积广阔,不同地域,文化、宗教、物质生活水平差异巨大。人类创造的音乐、音乐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有很大不同,但音乐与社会音乐文化之间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其文化和表现之间也是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我们无法把音乐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与社会音乐文化分割的单独个体来看待,音乐教育及其社会音乐文化处于一种相互包含的关系之中。因此,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产生互动是必然的,无法避免的。

二、对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互动深入分析

实际上,人们在提及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这两个关联概念时,也总是把它们并提,合称为“音乐文化”。这是一对所指不明、意义多解而容易造成理论混乱的模糊概念,仅仅有这样的模糊的心理认定显然是不够的。在一般概念中,“音乐”一词指的就是那些物理地鸣响着的、艺术地组合起来的、乐音或噪音运动的音响形式本身。音乐文化,还要包括社会历史、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各种人、人的行为、人的思想、人的艺术创作和人创造的乐器在内的任何与音乐有关的背景事象。

社会音乐文化始于远古,现于当代,承载着人类的历史和文明,历经数千年的文化洗礼而生生不息。无论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里,中国传统音乐究竟有过怎样的变化,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当代社会音乐文化来推测历史的真实。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音乐文化也在变化、发展、更新变异中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直至今日,随着传统音乐以不同姿态展现出来,中国社会音乐文化所呈现的特征也是多元化的。不可否认,社会音乐文化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潜移默化地推动作用。

我国的素质教育中“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各育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对当代音乐教育提出新的教育任务和要求。音乐教育不仅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人类生活方式,也必将对社会建设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音乐教育不仅能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道德水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且,在全民素质教育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音乐文化如此快速的发展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三、探索在实践中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互动的方法

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过程中,人们对音乐教育发展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与完善。在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和摆脱音乐教材的束缚。尊重学生的喜好,关注学生的心理。制定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内容,在课堂上更多扩展音乐教学的内容,使学生主动成为自己音乐教育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学生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喜好和歌星偶像在他们心中独特的地位作用,在教学中精心选材,把学生喜欢的具有代表性和音乐内涵的优秀流行音乐中的一些歌曲和元素在教学中与教材内容融合。流行元素的添加能够调动同学的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同学课堂上更加活跃,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接受,加深学生对社会音乐文化的了解。在课堂上,适当的运用流行音乐与课本教材与进行分析对比,能够在兼顾教材知识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并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以取得更好的音乐教育效果。

从社会音乐文化的引入这个方面来说,在音乐教育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用鲜活的音乐丰富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性;大量的音乐鉴赏能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扩展联想想象空间。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自由的音乐的思考,鼓励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给学生充分的音乐表现和交流机会,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并习惯通过同学之间的探讨来解决问题,养成主动探索精神。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方式,鼓励学生在鉴赏讨论中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使信息共享,文化相融洽。有意识的注重培养学生锐意创新、独立思考和积极创造的良好习惯。

总结

国家的强大不仅是经济军事的发展,也是中华民族自身素质的发展。今日中国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人才。音乐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是民族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一环。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变化性等特点,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阅兵仪式观后感——国庆60周年
未来的我
6的奇遇记
驣飞的中国——国庆60周年
过中秋
最佳搭档
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我的梦想
家里的物品
我是男生
分享爱
人生的指明灯——姥姥
童年趣事
我爱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看《阅兵式》有感
关于O2O商业模式及发展探讨
政府回应的相关国外借鉴
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构建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以公选课形式推广生态教育的一次实践
数字时代编辑记者技术素养研究
浅谈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探析高校院系级教授委员会建设的改进与优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博载体探讨
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乒乓球台内球技术浅谈
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分析
关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关知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鲁教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知识
关键词肖复兴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札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它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