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变革与藏族“新文学”的兴起

浅谈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变革与藏族“新文学”的兴起

摘要:藏族当代文学经历了中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文革风暴之后,显现出蓬勃发展趋势,以“新文学”思想内容代替旧时代佛典文学思想,继承了佛典文学优美文体之优点,摒弃了佛典文学的“利他”说。

关键词:社会变革;藏族文化;佛典文学;新文学

一、藏族古典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自公元七世纪,第三十二代藏王松赞干布委派吞弥桑布扎等十六位天资聪慧的年轻英才到古印度学习梵文,后到吞弥桑布扎潜心钻研,参照印度的迦什弥罗文字字形,结合吐蕃语音创制了现代藏族人广泛使用的三十四个藏文字母。这为以后吐蕃王朝翻译佛学经典创下了最有力的条件,以及藏族古典文学即佛典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佛典文学在藏族文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流。在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包括吐蕃王朝统治期间代代帝王对佛教思想的重视和大量佛教经典的翻译,以及吐蕃王朝土崩瓦解后,藏传佛教后弘期多种教派的建立使佛教更为兴盛,以致各教派之间争论纷纷。藏传佛教教派纷争的情况下,以佛教思想为中心的大量佛典文学开始兴起。直到公元十二世纪末,以萨迦班智达为代表的一批修为高深、学识卓越的佛教大师,譬如他的著作《智者入门》、《萨迦格言》等对后世影响深远。从体裁上讲,十八世纪初藏族文学有了新的方向,以八大藏戏《智美更登》、《文成公主与迟遵公主》、《朗萨文崩姑娘》、《诺儿桑王子》和《卓哇桑姆》等剧本为首开启了以格律和文言体形式并存的创作手法,也为藏族新时期的小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新时代下的藏族“新文学”的兴起

藏族“新文学”的产生、兴起和发展是和古典文学是离不开的,就像一个婴儿总是从一个母婴体中胚芽、发育和生长一样。藏族“新文学”在新的社会体制下,从佛教思想为主要内容转变成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提倡破除封建礼教、提倡自由恋爱和人人平等,以底层群众的思想为基础,发出底层人民的声音。

然而,藏族“新文学”的界定在学术界有着种种不一样的争论。笔者认为藏族“新文学”的兴起,是从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和平解放西藏,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渐渐复苏以及整个新中国局势较稳定之后发展起来的。相较于藏族古代佛典文学,新文学的兴起缓慢,发展历史较短,但其影响力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文坛上思想一时蓬勃现象。然而,这个顶峰的达到跟当时中国社会内部各因素有着紧密相连的。譬如,中国共产党胜利解放全族人民,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又如七、八十年代沿海城市改革开放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从而也影响着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尤其在藏族文学史上出现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积极影响当时没落社会观念的诗人和小说家,开辟了中国藏族文学史上继鲁迅先生之后忧国忧民的有思想的民族文学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藏族伟大文学家、藏族自由诗创始人端智嘉先生的文学思想。

三、“新文学”的思想特点

藏族“新文学”的兴起归根于二十世纪60年代,“新文学”的发展及繁荣要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有了藏族作家的现代形式的短篇小说问世,但数量很少,而且受到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民族文学还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1979年底,中国文革大暴风刚刚熄火,全国第四次文艺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这个讲话,极大地解放了文艺生产力,也积极地调动了当代藏族作家对文学创作文化内涵的思考。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批积极的藏族文学爱好者以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文学新作为己任,认真研究民族悠久文化,汲取中西方文学的创作优点,从文化的层面审视历史和现实状况,在题材、思想和艺术领域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大胆开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藏族“新文学”在思想内容上突破了藏族人传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人性为创作主线,严厉痛击旧社会丑陋的面目,歌颂自由、和平和人人平等的主题思想。不同作家年龄、性别、文化素养、生活阅历、审美情趣,及其对文化取舍的差异,对古老文化的价值判断,特别是对宗教文化认知和取舍角度常常有所异同,在其作品题材、中心思想和艺术表现上也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表现出对幸福快乐生活的期盼,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执着和真诚,并且一些作家还结合佛典经典之优美文体和当代思想之新意大胆创作精神,使得藏族“新文学”在短短三十余年的发展道路上,取得全国瞩目性的成绩。从深奥的佛典文学一步跨越到广大藏族人民群众易懂,贴近底层群众生活和文化。

四、结论

有谚语称藏民族是“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的就会唱歌”这样一个精神生活特别丰富的民族。面对藏族当代作家,他们在创作方面兢兢业业,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取舍现代市场经济的利弊,把目光朝前向本民族现实状况和未来道路,坚持在创作上贴近群众思想,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态度,燃起对民族和祖国的高度历史责任感。真因为有了这批思想先进和成熟的,具有作家事业心的后起之秀,藏族“新文学”不仅取得了今天的繁荣兴旺,还将为未来创作带来越来越宽的发展道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趣事
我的梦想
人生的指明灯——姥姥
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我爱我的祖国——国庆60周年
看《阅兵式》有感
阅兵仪式观后感——国庆60周年
过中秋
最佳搭档
家里的物品
我是男生
6的奇遇记
驣飞的中国——国庆60周年
未来的我
分享爱
以公选课形式推广生态教育的一次实践
政府回应的相关国外借鉴
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关于O2O商业模式及发展探讨
乒乓球台内球技术浅谈
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博载体探讨
探析高校院系级教授委员会建设的改进与优化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分析
浅谈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关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数字时代编辑记者技术素养研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它杂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关键词肖复兴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知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札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关知识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鲁教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