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9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

摘 要:本文简明阐述了城镇化、粮食产量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城镇过程中土地流转过程给粮食粮食带来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确保粮食安全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流转;粮食安全

问题都有两面性,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我国粮食生产即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一方面,在城镇化过程中我国政府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这使得农村土地使用权不断的流转。有些学者认为:土地流转促使规模化经营不断增多,有效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促进粮食增产。并且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使土地向种植能手集中,土地使用权者可以进行合理规划和生产,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增强农作物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另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会导致土地的“非粮化”,严重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如:农民把土地的使用权当作财产收入进行随意流转,变卖。由于土地流转的不规范和不健全原因,使耕地抛荒现象不断发生,从而导致可用耕地不断流失,这增大了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一、城镇化过程与粮食产量变动基本情况

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是指由于社会城镇化步伐加快,导致农村土地建设内容的转变,进而引进的土地使用权人的转变。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将其使用权进行转让,从而使其他农户或经营单位具有使用权限的一种制度。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的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一概念在不断的改变,但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保证人们的最起码营养,包括确保可供、获得、利用和稳定等方面都没有风险。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建设水平突飞猛进,在这样的背景下,土地流转几乎成为了必然趋势。随着城镇化势头愈加猛烈,不仅带来了土地流转问题,也使得粮食生产发生了改变。

表2 2004年-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给粮食带来的安全隐患

虽然我国从2009年到2012年间,城镇化比率逐年增加,但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并没有下降,这并不意味着粮食不存在安全隐患。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问题使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根基,土地向"非粮化"趋势发展更加明显。在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迅速,但农村农业机械化仍然落后,劳动力转移等诸多问题使我国粮食的安全依然存在着隐患。

1.可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耕地资源对粮食安全保障作用无可替代,最大程度影响和制约粮食生产能力,这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在农业科技支撑等其他条件确定的条件下,耕地数量就决定我国粮食的综合能力。

城市化往往与工业化相伴,必然加大对土地的占有,非农业用地面积逐渐增大,导致可用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也持续减少。据统计2010年我国的耕地面积马上要触及我国保证18亿亩耕地面积的警戒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已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3%,所以,粮食生产依然存在着安全隐患。

2.粮食加工产品比率提高

一方面,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比农村高,对于动物性以及加工性粮食产品的消费比农村多,城镇居民的间接粮食消费量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的,而且呈扩大趋势。城镇化过程中是城市人口增加,加大了粮食的需求量和消费量。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养殖中以粮食为主的饲料需求持续上升,导致饲料用量稳步增加,年增长3%左右,受粮食加工业的增长拉动,工业用粮持续增长,使粮食安全产生隐患。 3.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农村人口减少,也就是农业劳动力减少,大量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精壮劳动力外出农村到达城市,使得粮食作物播种受到影响。与此同时,留在农村种植粮食的大多数为老弱妇孺,使得农业呈现弱化趋势,影响了粮食的生产,从而使粮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一方面,使我国经济支出不平衡,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且过于分散。而且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经济支出越来越少,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管理不健全。由于所有权不明确,产权不清,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衰退等因素使粮食生产达不到最优水平,增大了粮食安全隐患。

三、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确保粮食安全建议

有此可以看出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确实存在着安全隐患,我们需要在城镇化背景下找到确实可行的政策完善粮食安全问题。

1.保护耕地对土地实行严格监管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非农业用地逐渐增多,应明确土地产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民作为土地使用的主体,对土地的利用和处置没有发言权,在征用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是非农业用地面积逐渐增多,影响了广大农民保护土地的积极性,因此要完善土地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占有主动地位,从而达到保护粮食生产安全。

2.鼓励务农落实惠农政策

在城乡化过程中,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应完善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鼓励种地,让粮食生产的一线干部、农民理解好这些政策措施,在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妥善推进,充分尊重农民的主导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真实的从中受益,切实提高农民中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农民流向城市,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3.加大农业投入资金

加大粮食产区农业生产投入力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政府要支持保护农业,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量,如:加大对信贷支农力度,对农村银行进行有效的合理定位和调整。另一方面,加强对农业设施的投资,补贴,管理,维修等方法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增加发展农业服务项目,提高科技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效率,对于农村社区、农村合作组织和中粮大户投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应予以扶持。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体系,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而保护粮食安全。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的大背景下,我们党和政府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对农业实施保护,逐渐完善国家建设水平,从而稳定我国农业基础,达到保护粮食安全的目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寻找幸福
动物——人类的朋友
父爱如山
书是两把利器
对一个朋友的忠实劝告
善意的谎言
老梧桐
我长大了
夏天
我爱我的祖国
参观韩国战争博物馆有感
祖国的阅兵仪式
秋天
祖国,万岁
那个特别的母亲节
关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研究
关于城中村村民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激励理论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影响
从组织变革因素角度讨论国务院改革之历程及趋势
议如何做好国家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民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思考及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公平性不足的原因浅析
关于NGO参与居家养老的几点建议
政府服务窗口的行政伦理失范问题简析
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论“中国梦”的社会、政治稳定意义
在台就读陆生饮食消费习惯之调查分析
国外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启示
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研究
《嫦娥》其它杂项
《乞巧》教学设计
《乞巧》相关知识
《乞巧》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材理解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札记
《嫦娥》诗文
《西门豹》教材理解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
《西门豹》教材理解
《乞巧》相关知识
《古诗两首·乞巧》诗文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说课设计
《西门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