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东北抗日义勇军形成的背景

浅析东北抗日义勇军形成的背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7

浅析东北抗日义勇军形成的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国难当前,东北地区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起“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各种名称的抗日武装,他们被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武装斗争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对国民党南京政府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也给予了有力的抨击。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义勇军到1933年下半年即大部陷于瓦解,但其历史地位无可否认。这支传奇的军队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在近代东北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一、九一八事变前日军的侵略行为

日本帝国主义觊觎我国领土的野心由来已久。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后日本跨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实施吞并和侵略周边邻国的政策。

1874年,日本出兵入侵台湾,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

1894年7月,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0月日本陆军强度鸭绿江,侵犯我辽宁省。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占领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

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战胜,与俄国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日本得到旅大租借地和长春至旅顺口的东清铁路,以此为侵略基地对我国东北南部、东部及内蒙地区进行各方面侵略活动。

1914年11月,日本占领山东半岛,夺取了德国在胶东的所有特权。

由于中国军阀政府屈膝退让,使日本侵略阴谋步步得逞,为其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了有利条件。而日本多年间在东北地区的种种侵略行为,使得东北人民与日本侵略者间各方面的矛盾愈发激化,这是东北抗日义勇军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社会及民众与日本侵略者间的矛盾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已经开始在东北实施侵略手段,从经济、文化、社会层面全方位地控制东北地区,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痛苦,也将日华双方的矛盾激化到不可抑制的程度。东北各阶层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情绪,是东北抗日义勇军能够形成的重要原因。

1、以满铁为代表的经济侵略

甲午战争后,日本经济界通过对华资本输出等方式,配合日本政府对华政策,进行经济扩张和侵略。日本通过高利率及附带各种特殊条件的贷款,控制了中国海关、铁路、财政金融及矿山、森林等,紧紧掌握中国的经济命脉,而其中半数以上的投资金额集中于东北三省。

日俄战争后,日本得到了南满东清铁路长春以南的部分及其附属地的所有权益,1906年日皇赦令设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以大连为中心,攫取了外国在华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切特权,并排斥中国政府对这一区域实行的主权管理,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满铁王国”。

满铁是日本政府在南满洲的化身,是日本的国策机关和殖民公司,同时兼有政治使命。满铁首先攫取了大量附属地权益,所谓的市街地、练兵场、农事试验场等非铁路用地比重不断增长,相应的满铁获得了绝对的、排他的行政权、变相的征税权及非法的警察权,这使日本各方联合统治满铁附属地,将该地区从中国主权下实质性分离出去。虽然中国已经陷入半殖民地境况,主权受到侵害,但除旅大租借地外,中国政府仍然对东北地区拥有国家主权,可满铁却视东北南部为满铁路权的天下,不断干涉中国政府行使主权,并容留大量反华分子,插手中国革命,扶植傀儡势力,制造日本进一步蚕食东北的有利形势。

满铁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数量惊人,经营项目由最初的铁路、矿山,逐渐扩展到电气、钢铁、水运、炼油,甚至渗透到农林商等各种行业。满铁垄断东北的铁路交通运输业,掠夺东北的煤矿等矿产资源,掠夺东北的林业资源,还建立了各种株式会社,在产业部门大量投资,除了夺取铁、金、煤、铅等矿权,还统治电气、盐业、自来水等重要产业,使东北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战略物资供应地,使东北经济沦为殖民地经济。

除了上述满铁对东北的经济侵略行为外,日本帝国主义还通过控制航海和江河运输、控制邮电、掠夺渔业、开设工厂、开办银行以贷款、贸易等手段牟取暴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是日本对中国侵略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思想渗透来收揽人心,泯灭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这种侵略方式相对隐蔽,但后果更为严重。

除了控制东北的教育,日本还控制新闻媒介和文化市场,极力监控新闻报刊的发行、报刊内容及大众舆论,在中国各地开办新闻事业和通讯社,计当时有日本报社54家、通讯社9家,其中在东北地区发行的有《南满日报》、《奉天新闻》、《满蒙经济新闻》等,这些日本新闻媒介制造亲日舆论,压制中国人排日抗日的意识,掩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恶行,企图蒙蔽中外各界人士,扫清侵华道路上的思想舆论障碍③。

早已不堪忍耐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广大爱国官兵和各阶层人民,自发地组织起来,爱国农民、东北军官兵、警察、胡匪、知识分子、工人、商人纷纷加入抗日队伍,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救国军在反抗的怒潮中遍地而起,面对强大的敌人,以一个地区的力量,在没有政府组织领导的条件下,坚持抗战,打破了日军在几个月内占领满洲的计划,在中国抗日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爸爸的“歪理邪说”
孙悟空拯救不丹国
童年趣事
怪人”外传
动物王国的“超级女生”
我不要做……
我的胡小妹
感恩欺负我的人
痛苦的抉择
我们班的“1+1”工程
秋天来了
考试之后
我们家的“家规”
有趣的课间活动
浅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与管理分析
关于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试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控制探讨
关于次贷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试论增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思考
全面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发展
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探讨
关于对构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思考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次贷危机的启示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的重新分类及其管理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导向计探析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登高》课堂实录
《外国散文两篇》备课笔记
阿Q与教改
《人是什么》备课笔记
《外国诗四首》备课笔记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备课笔记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笔记
《勾践灭吴》备课笔记
《孔孟》备课笔记
《近体诗八首》备课笔记
《中国当代诗四首》备课笔记
《过万重山漫想》备课笔记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我爱这土地》)备课笔记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