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海滨故人》看五四新女性困境

从《海滨故人》看五四新女性困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7

从《海滨故人》看五四新女性困境

摘要:《海滨故人》描写了五四时期接受思想启蒙的五位女性面对爱情与生活不得出路的困境,反映了五四时期最早接受西方教育的一批新一代女性怀揣现代思想却在传统大环境下无法寻得理想人生的悲凉状态,揭露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禁锢和女性自身对自由平等认识的不足。

关键词:海滨故人;五四;女性

(一)“海滨故人”以现实人物为蓝本

《海滨故人》是一部带有自叙性质的小说,主人公露莎就是现实中庐隐本人的映射,其他的海滨故人也有各自在现实中的原型人物,云青代表的是王世瑛,宗莹代表的是程俊英,玲玉代表的是陈定秀,她们四人感情真挚,都曾经投入到火热的五四运动中,为妇女解放运动挥笔呼号,被称为“五四四公子”。这些最早受到五四运动锤炼和新思潮影响的新女性都渴望自由美好的爱情,但是在现实中往往不如意。

露莎是作家在现实中的精神化身,通过露莎之口,我们了解到庐隐幼年时的不幸遭遇给她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成年后,庐隐在五四运动时爱上了才华横溢的郭梦良,而郭梦良却已经在老家结过婚。背负着亲朋好友的反对和强烈的舆论压力,庐隐毅然与郭梦良结合了。然而不久郭梦良就因胃病去世了,庐隐带着孩子孤苦地漂泊着。

《海滨故人》中的另一主人公云青“进了学校,有了知识”,家庭仍旧要插手她的婚事,不得由她做主,最终逼得她出生研究佛法。云青的悲剧是五四婚姻悲剧的普遍写照,她们上过新式学堂,最早接触西方平等自由的思想,脑海里深深种下了追求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的种子,却也免不了被强大的家庭势力包办婚姻,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人,过着痛苦的家庭生活,空空地留下“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哀叹和悲痛。云青的原型人物王世瑛在当时非常爱慕郑振铎(蔚然的原型),但是其母嫌弃郑家家境贫寒,以门不当户不对为由反对二人交往,王世瑛缺乏决然的反抗精神对抗父母之命,最终导致了这一段恋情的悲剧收尾。宗莹的命运比之二人稍微好一点,能挣脱家庭的束缚与真心爱慕的师旭结成连理。

(二)书中人物反映了五四新女性在现实中遭遇困境

通过庐隐笔下五个以现实为蓝本的女性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从中管窥五四时期女性生活的一部分。那就是,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虽然唤醒了女性意识,然而,觉醒后的她们依然面临着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包围,爱情和事业的失利深深地让她们困惑和伤痛。

五四的一声惊雷,炸响了沉睡千年的东方古国,久居深闺的中国女性开始踏出闺阁,步入新式学堂,接受新理念的暴风骤雨,并且走上了为更多妇女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道路。婚姻家庭观的变革更是让这些新女性试图冲突冲破家庭的桎梏,寻找自己的幸福。但是,她们能如愿以偿吗?

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在《海滨故人》的主角,即以庐隐生活经历为背景的露莎口中找到最为直接的答案。

“十年读书,得来只是烦恼与悲愁,究竟知识误我,我误知识?”

“人间譬如一个荷花缸,人类譬如缸里的小虫,无论怎样聪明,也逃不出人间的束缚。”

露莎对知识和社会的哀叹,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新女性在五四中处处碰壁的艰难处境。“她们都是很有抱负的人,和那醉生梦死的不同。”走出家门,得了知识的她们,不愿再屈从于男子之后,决心营造出理想的生活,露莎说要海边修一座精致的房子,和宗莹开了对海的窗户,写伟大的作品;云青和玲玉到临海的村里,教那天真的孩子念书,晚上回来,便在海边的草地上吃饭,谈故事,多少快乐。然而在震耳聩聋的口号下,女性取得的自由依然是有限的,在强大社会和家庭的操控下,她们仅仅是摆脱了旧式闺阁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闭塞,获得到新式学堂接受教育的权力,依附在封建家庭下的她们一旦有做出有损于集体大家庭利益的选择,便会马上受到阻扰。这些新女性们心有不甘,却也无法冲出家庭的牢笼,更加无法摆脱社会的桎梏。

除了社会现实因素导致女性觉醒后依然无路可走的困境外,女性自身对自由理解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她们过于看重爱情,一旦爱情的道路不甚顺畅时,心情便沉入了悲哀与伤感中。露莎爱上梓青后,因为无法得幸福,心情忧郁,看待事情也更加悲观。“智理比感情更强”的云青也同样因为爱情而轻易地放弃自身高远的理想,选择了消极的出世之路。即使得到爱情,女性也可能因为过于看重婚姻而放低自身价值的评判标准,宗莹恋爱后忙于交际,订婚时像笼里的鹦鹉,毫无生气,以上种种都表现了庐隐对流连沉迷于爱情而忘记自身使命,为了平庸繁琐婚姻生活而抛弃事业的新女性的强烈批判。

长达数千年的封闭使妇女即使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也依然难免有自身的局限性,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将平等自由等同于恋爱婚姻自由。鲁迅《伤逝》中的子君即是这类女性中的典型代表。

传统封建社会的铜钱铁壁决不会因一场五四运动而彻底瓦解,施加在妇女身上的沉重魔咒也不会立刻得到解除。社会大环境的冷酷与自身认识的不足导致了这些女性根本无法实现愿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让她们发出无所适从的感慨和悲叹。

(三)困境中艰难摸索

先行者的道路总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五四新女性们在追求自我的道路上也难免如此。矛盾先生的《庐隐论》中说道:“我们现在读庐隐的全部著作,就仿佛在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我们看见一些‘追求人生意义’的热情而空想的青年在书中苦闷徘徊;我们又看见一些负荷着几千年传统思想束缚的青年在书中叫着‘自我发展’,可是,他们的脆弱心灵又动辄多顾忌。这些青年,是五四时期的‘时代儿’。”《海滨故人》弥漫着感伤悲凉的情绪,书中也并没有对主人公们面对困境采取的反抗给予过多描写,而是将更多笔墨留给伤感情绪的渲染,刻画了暗淡模糊的背景,体现了动乱时代的凄美,使人读后沉浸在她们悲哀的世界中久久不能自拔。

小说结尾没有明确交代主人公们的结局,作者诗意地打造了一个远离尘世且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海滨故人”小房子,留给在现实腥风血雨中伤痕累累的女性们一个避难场所。

庐隐尽管在书中借露莎之口悲叹人生和知识的无意义,痛诉现实社会对女性的迫害。但是她并没有一味的沉浸在自我感伤的世界中,而是到现实中用文学呐喊,不断摸索前行的道路。五四时期与庐隐一样企图挣脱传统,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新女性们还有很多,像陈衡哲、冯玩君、凌叔华、苏雪林、石评梅等等,她们追求女性作为“人”尊严,向封建思想诘难,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这些勇敢无畏的女性带领着中国女性群体一步步走出自我认识的困境,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从《海滨故人》中,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五四退潮后新女性面临的种种困惑和得知识与不得幸福的处境。但是通过对书中原型人物的进一步的探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纵使阻挠力量强大,现实中的海滨故人也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感伤情怀中,而是表现出与书中截然不同的有力态度,她们试图逃出“荷花缸”,积极地与社会抗争,用文字和行动追求天赋的权力,在纷乱的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一抹不容忽视的庄严素雅的色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农村见闻
争强好斗的小青虾
春蕾杯选
我是一只小虾
春蕾杯征文选
我是一个自信的孩子
老师,你理解我们吗?
少 林 功 夫
电视机笑了
评语给我力量
我到上海啦
田园挖红薯
萌萌笑了
老鼠笑了
假如我是蚊子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及相关对策
我国风险管理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新公共行政学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可行性分析
城市水污染状况及治理措施研究
医院总务经常性商品采购调查研究
新常态下关于国企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遵义会议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调研分析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究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问题探讨
关于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
人民和群众是具有明显区别的不同概念
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问题和对策分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实录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