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格萨尔说唱音乐的历史演变及艺术特点探析

关于格萨尔说唱音乐的历史演变及艺术特点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3

关于格萨尔说唱音乐的历史演变及艺术特点探析

摘要:《格萨尔王传》是非常宝贵的民族文化瑰宝,它是藏族人民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智慧与财富。它与音乐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说唱音乐的出现让格萨尔从此插上翅膀,从雪域高原传到中国的大江南北,甚至是世界各地。所以,要加强对格萨尔说唱音乐的研究,当前我国的藏学研究者们多是从格萨尔的文学特征进行考察而忽视了格萨尔的说唱音乐。本文以格萨尔的说唱音乐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其存在的历史内涵和与古藏民族的说唱歌曲的关系,从而总结得出格萨尔的表演艺术形式。

关键词:格萨尔;说唱音乐;古尔鲁;西藏

格萨尔说唱是在西藏、四川以及青海等地较为出名的一种曲艺品种,其在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的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从另一种层面来看,格萨尔说唱不仅仅是音乐艺术,更是对历史的传承。接下来,笔者将会对格萨尔说唱音乐与古尔鲁的关系进行简要的介绍,并系统总结出格萨尔说唱的形式特征。

一、格萨尔反映的基本内容与藏民族的历史关系

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格萨尔说唱就必须要追本溯源,从源头上进行。由于它来源于著作《格萨尔王传》,是对藏族的文化传统的记载,因此,首先要做的便是探究格萨尔当中的内容与藏民族历史的关系。

(一)历史内容

在前宏时期的时候,藏民族所推崇的文化为苯教,其不仅是民族内部的文化信仰,还是政治的纽带。直至松赞干布继位时起,苯教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改变,佛教被逐渐的扶植起来,从此之后,苯教与佛教之间便开始了长达数年之久的斗争,并且非常的激烈。推崇佛教的大臣曾被信仰苯教的大臣谋杀,在吐鲁番王赤玛乌冬赞布时期还曾下令废除佛教。佛教也并非一直处于被打压的态势,在公园842年的时候,佛教的教徒杀死了国王,这意味着吐鲁番王朝的覆灭。也从此时开始,西藏进入了战乱的年代,长期由于四分五裂,没有领导人而处于混乱的状态。其实,造成这一时期出现的就是作为政治纽带的苯佛文化断裂。而《格萨尔王传》就是将宗教之间的斗争作为写作的题材和背景。

(二)结构特征

笔者通过对《格萨尔王传》内容的研究发现,岭国在同其他的国家之间相互斗争的时候,佛教的信徒便会出现在其身边。而同岭国作斗争的另一方的国家或宗族则是由苯教的信徒予以支持。最重要的是无论对手怎样,有佛教支持的岭国最终都会取得胜利。所以从中可以看出,苯教与佛教的都挣是《格萨尔》最重要的结构特征。

(三)僧人对说唱史诗的修改

现阶段我们听到的或者阅读的关于格萨尔的故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激烈的战斗场面和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在古代,所有的战争似乎都与神有关系,其实最初的格萨尔也许与神的关联并不十分密切,而是由于后期佛僧在传教时候刻意所做的修改,所以格萨尔成为了佛教战胜苯教的说唱作品。

(四)高原上古老的说唱曲“古尔鲁”

古尔鲁产生的时期非常的久远,在格萨尔的叙述当中,古尔鲁的部分内容被用来祭天祀神。其实古尔鲁最早是产生于苯教,当时人们有祭神的风俗习惯,他们祈求上天能够给予庇佑,逐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苯教信徒的习俗固定下来,每到重要的日子,例如迎战之日,结婚之前和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祭天祀神。这就是古尔鲁最本质的内涵,西藏民间的习俗出现在了格萨尔当中。

二、古藏民族说唱歌曲“古尔鲁”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格萨尔说唱音乐间的关系

古尔鲁是存在于藏族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据史料考察,在第九位吐鲁番王时期便存在着很多关于古尔鲁的记载。这说明古尔鲁这一说唱形式在公元前二世纪便已存在,而且流传度非常的高。在吐鲁番王赤松德赞时期,这一说唱形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仅在于民间,即便是皇宫贵族也开始使用古尔鲁的形式来宣传佛教。在民间的发展程度就更为明显,《格萨尔》就是很好的代表作,其实追本溯源,古尔鲁与格萨尔都是属于同一个艺术品中,只是古尔鲁在格萨尔中经过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西藏地区不同格萨尔说唱的表演艺术形式与基本特色

说唱艺术就是通过说唱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让表演的人将其中的情感传达出来,从而让听众受到感染。所以格萨尔说唱这一艺术形式具有非常大的感染力,很容易被一般的民众所接受。在解放之前,格萨尔还不能够达到现阶段的水平,甚至根本无法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它的多种表演形式还比较原始。

(一)专业性较强的单人说唱形式

一般进行单人说唱的都具有较强的专业功底,尤其是其一口气可以说唱几部甚至几十部的故事。这些说唱的人对外宣称他们所讲出来的故事都是上天的恩赐,神的眷顾,所以人们通常都将他们俗称为“保仲”,大概的意思就是上天赐予的故事。现实当中,这样的说唱者大多不会识字,至于为什么能够讲述那么多的故事,重点还在于他们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能够单独的说唱大量的故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们既没有音乐伴奏,也没有人进行伴唱,因此整个说唱非常的自由,今天讲到的地方可以在明天继续进行。

(二)合唱单说的格萨尔说唱表演艺术形式

这样的说唱方式在那曲地区非常的流行,并且该种形式的说唱着一般都不是专门进行表演的说唱艺人,而且是由于人们的爱好而相互之间组织起来的。组织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可以一个人发起,也可以几个人之间相互的协商确定时间地点,最终大家聚集在一起说唱。通常情况下,参加该种说唱组织的人一般都符合三个条件,其一,每个人都需要具有格萨尔的说唱本,方便大家在说唱的时候对照着进行。其二,说唱的人员必须要能够识字。其三,参加的人员还需要掌握各种说唱的曲调,并且能够自由的转换。在这种说唱形式之下具有很好的分为,人们会受到相互之间情绪的感染,能够一起进入到角色当中,因此,容易吸引观众。当说唱到某一个精彩的环节时,众人也会在行为上自然的表现出来,这就是说唱艺术的风格,同时也是说唱的精髓所在。

(三)流动性说唱格萨尔的表演形式

这种说唱的形式同前两种存在较大的区别,尤其是与第二种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选择这种形式进行表演的艺人大多生活穷困,没有人邀请他们去合唱,同时他们也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他们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头上戴着插有各种羽毛的帽子,挨家挨户的进行说唱乞讨。如果有人喜欢他们的说唱,就会将他们请到自己的家中,仔细的聆听,而如果人们不太喜爱这样的说唱,则会打发他们一些食物,让他们走。除了挨家挨户的进行乞讨外,他们还会选择在人群聚集较多的地方进行表演。一般来讲,这种说唱艺人的水平较为一般,仅仅只能够讲述单一的片段。不过他们的优点在于其活动的范围非常的大,人们生活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将民族文化,说唱艺术进行了传播。

四、结束语

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每一种艺术都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发展趋势决定着艺术的发展趋势,这是艺术的发展规律。历史中的艺术虽然宝贵,但是如果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一尘不变,直到最后被社会淘汰,留在历史当中无法为人们所传颂和发扬,便会丧失艺术本身的意义。所以像格萨尔这样集聚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必须要予以保护起来,让它在民族的传承中不断发展进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一只小虾
老鼠笑了
评语给我力量
争强好斗的小青虾
假如我是蚊子
田园挖红薯
我到上海啦
春蕾杯选
我是一个自信的孩子
电视机笑了
老师,你理解我们吗?
农村见闻
春蕾杯征文选
少 林 功 夫
萌萌笑了
我国风险管理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及相关对策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问题探讨
城市水污染状况及治理措施研究
遵义会议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可行性分析
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问题和对策分析
新公共行政学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医院总务经常性商品采购调查研究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究
新常态下关于国企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人民和群众是具有明显区别的不同概念
信阳市农村土地流转调研分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实录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