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实施情况调查研究_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实施情况调查研究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4

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摘要: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这项政策的实施,在促进青海民族教育发展,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也体现出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青海;少数民族;高考;政策;调查

一、公众对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认知情况

(一)绝大多数群众知道高考优惠政策,但了解程度不高

问卷调查显示,在“您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有哪些优惠政策了解吗?”的问题中,394名被调查者中,37人选择“完全了解”,仅占5.8%;273人选择“了解一点”,占69.3%,这部分被调查者多数仅知道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可以加分,但对加分额度、预科和民族班政策、玉树果洛州等地的汉族考生高考也加分等知之甚少;另有98人选择“不清楚”,占24.9%。(具体见表1)

(二)多数公众认可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公平性

表2:公众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公平性的看法

(三)公众对青海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满意程度存在较大分歧

(四)绝大多数公众认为现行加分政策仍有必要继续实施

问卷调查显示,在“您认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参加高考应该继续给予加分照顾吗?”问题中,394名被调查中,高达265人选择“有必要,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差,应给予照顾”,占67.3%;95人选择“没必要,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公平”,占24.1%;34人选择“不清楚”,占8.6%。由此可见,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多数公众认为仍很有必要继续给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优惠。(具体见表5)

由上述问卷情况我们可以得出,青海省现行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公众大多知道,但多数仅限于最浅层的加分政策,说明该政策的宣传存在一定的缺陷;多数公众在认可这一政策的同时,也存在着对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的质疑,对政策实施效果也并不是很满意。充分说明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二、青海省在实施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公众了解不全面

笔者在询问青海省考试中心工作人员相关的少数民族学生录取政策时,对方告知所有相关规定均可在青海招考信息网上查询,任何人想要了解该政策都可上网查询。进一步询问得知,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相关规定仅可见于网站上或教育局内部文件。因此,笔者在感叹高科技的同时,也在深思,不会上网的群众或忙于学业无暇上网的高三学生如何获知该政策。在具体调研过程中,笔者也发现,被调查者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了解多数通过别人的话语或身边存在享受过高考优惠的少数民族学生;除高三学生及其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会主动上网查询了解该政策外,很少有人会主动查询该政策。从笔者的问卷调查中也可看出,多数公众对这一政策了解不够全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对这一政策的宣传力度存在很大不足。宣传力度的不够,极易造成公众对这一政策认知片面或误解,尤其容易受“高考移民”、“身份造假”等负面报道的影响,而产生对这一政策的质疑。

(二)优惠对象一刀切,优惠额度难以充分体现地域公平和个体公平

25分至55分的高考加分[1],使得青海少数民族考生可以以较低的高考分数进入大学。但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专业课学习上,凭借降分录取得以进入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对专业知识的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明显跟不上汉族学生,从而给其增添了沉重地学习压力;同时由于汉语水平较差,这些学生在与其他民族学生尤其是汉族学生交往、交流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调查中,一些降分录取的学生反映,他们平常和同学用汉语交流较少,多半时间和本民族学生用母语交流,久而久之,他们的交往范围就固定在本民族学生之中。

(四)基础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偏科严重

现行高考以总分决定考生是否录取。

笔者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学校调研时发现,除汉语授课为主的学校理科班数量明显多于文科班数量以外,在以民族语言授课和汉语授课相结合的民族高级中学,文科班数量明显多于理科班数量,有些学校甚至存在4文1理的现象,这明显和我们常见到的高中理科班远多于文科班的现象不相符。同时在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学校,文科班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明显多于理科班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海南州第二民族中学的一位藏族老师对这种特殊现象出现的原因给出的解释如下。青海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藏区,通用语言基本上都是藏语或蒙语,也有一部分其他语言。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升入小学的学生汉语极差有些甚至一点不会,老师在教学时,往往说一句汉语,再用几句本民族语言翻译一下。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进度极慢,学生即使全部掌握老师所讲知识,也有可能学不到多少知识。同时由于没有汉语语境,学生课余时间很少将所学汉语加以练习,因而汉语基础较差。进入初中阶段后,一些科目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科目,老师授课几乎全用汉语,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因而理科科目知识掌握比较差。进入高中后,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理科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选择文理科目时,学生更愿意选择背诵较多的文科科目,而放弃计算、理解较多的理科科目,从而造成现在少数民族学生偏科严重现象。少数民族学生偏科严重现象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各项建设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访谈和对青海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的实际观察,对于完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策的宣传要倾向于基层,要覆盖到各个人群

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宣传不能仅仅局限于网络这种“高、大、上”的形式,而要深入基层,尤其是要覆盖到学校、城镇、村落。不妨在政策宣传时,将该政策以传单或宣传册的形式发送到学校里的每个初高中学生手中,这样学生及其家长就可以及时了解到该政策,从而可以确保每个少数民族学生都可以真正享受到该政策带来的实惠;可以在城镇或农村的宣传墙上,以标语或宣传画的形式将该政策呈现在广大群众眼前;同时,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媒介的作用,将这一政策实施的背景以及少数民族教育现状等以纪录片或广播形式生动的表现出来,从而使得该政策深入人心。进而不仅有利于消除公众心中的误解,而且有助于提升该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对享受政策优惠照顾的少数民族考生个人及父母信息应予以公示,并建立完整的监督、举报与惩罚机制

首先,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门要对申请高考加分的少数民族考生的身份进行严格的筛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通过,并对少数民族考生的高考加分资格予以公示,使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的实施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其次,鼓励社会各界群众对高考加分造假的考生进行举报,要为举报者开辟举报绿色通道,并严密保护举报者的身份信息,同时可以考虑给予举报者或其子女适度的高考加分照顾。最后,要建立和完善作弊防范与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现有人更改民族身份骗取高考加分,应给予严厉的惩罚并予以社会公示,以示警戒。

(三)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应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录取政策已经实施了60多年,政策执行环境和执行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初制定的政策规定俨然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社会发展的现状。政策制定的相关部门应该就现在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重新作以大量实际调研,调研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不同群众的心声,从而根据实际对这一政策的内容作以调整。国内有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完善该政策的想法,学者的提议是否可行,很值得相关教育部门及政策制定者的思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论猪八戒同志
“家庭”新解
问灵魂
这只“蜘蛛”好不好?
做一个文明的人
禁锢的命运
弘扬爱国传统 创建历史新篇
成败论
我的生命之舟——书
做人
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
笛子
10-1=?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珍惜生命养成文明交通好习惯
河北省农村妇女培训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论高校教师如何开展学生思政工作
市场法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高校经费开支控制与管理体系研究
浅析山西省服务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再研究
环境保护部门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探析
产业地产项目的融资策略分析
谈合作学习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的构建策略
政府招商引资活动的有限性与有效性的思考
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决策相关性辨析
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新税法下的企业会计税务筹划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会计案例收集与设计的研究
测算我国1952年―2013年潜在经济增长率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教学设计
《马拉松》片断赏析
《老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课文
《元日》课文
《马拉松》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老北京的春节》课文
《马拉松》教学设计
《元日》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