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农村火灾的主要成因及防控措施

农村火灾的主要成因及防控措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2

农村火灾的主要成因及防控措施

摘 要:近年来,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村建筑形式和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火灾形势十分严峻。从对常德的农村火灾的原因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村火灾特点并提出了一些防火、灭火对策。

关键词:农村;特点;对策

自“三农”政策实施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上升,居住环境特到了极大改善。但是,随着人们用火用电的日益增多,农村火灾事故也不断增多,据近几年常德市火灾事故统计的结果表明,全市农村火灾占42以上。因此,分析农村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火灾特点,对于防控火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火灾的主要原因

每一起火灾都有其特定的起火原因,根据对近几年常德市农村火灾事故的分析,笔者认为,引发农村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电气火灾包括电气线路老化、短路、用电过负荷和接触电阻过大等几个方面。电气线路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0-15年,在很多农村地区,受经济条件、安全意识等因素的限制,电气线路年久失修或更换,电线绝缘层老化破裂,或者老鼠等动物破坏,导致火线与零线碰撞或火线与火线碰撞而发生电气线路短路,产生大量热量,引燃周围可燃物,继而发生火灾。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家用电器持有数量不断上升,多数家庭都安装了耗电量大的空调、冰箱等电器,家用电气的负荷远远超过了当初布线时的负荷,电气过负荷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屡见不鲜。与此同时,家用电器的插座也不够使用,通常使用多空插线板进行连接,极易导致插线板松动,出现接触电阻过大,产生电弧火花,引燃周围可燃物引发火灾。

2、使用液化石油气不慎引发火灾。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有丙烷、丁烷、丙烯、丁烯、丁二烯等组份。一般情况下,瓶装液化石油气极易挥发,体积能扩大到250多倍。液化石油气气体比空气重,一旦泄露,不易扩散,通常沉集在下水道、地沟等低洼地带或沿地面漂移到远处,若遇明火、电火花等火源,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由于城市广泛使用管道燃气,加上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清洁高能燃料的液化石油气,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所使用。由于缺乏对液化石油气火灾危险性的认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液化气罐的阀门损坏、导管破裂、先关点火开关再关阀门、遗忘关阀门、烧水沸溢压灭火苗以及乱倒液化气残液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液化气泄露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吸烟或乱扔烟头引发火灾。烟头虽然体积较小,但它是燃烧着的物体,属于明火,它的表面温度在200℃-300℃之间,其中心温度可以达到700℃-800℃,棉、毛、麻、丝制品以及木质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都在200℃以下,因此,卧床吸烟或乱扔烟头,都有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农村因吸烟或乱扔烟头引起的火灾案例也是举不胜举的。

4、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用火,但用火不慎就会引发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危害。在农村,生活用火不慎等危险行为很多,例如:夏天点蚊香,将点燃的蚊香放在可燃物附近;冬天使用电烤炉时,睡觉或出门前未断电;停电点蜡烛,将蜡烛直接放在电视机、书桌等可燃物上;换煤球时,将高温或未熄灭的煤球扔放在可燃物附近;使用可燃固体燃料做饭时,未做到灶前清……这些不好的生活用火习惯,随时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5、燃放烟花爆竹不当引发火灾。烟花爆竹品种纷繁复杂,飞行高度和距离很远,甩炮、拉炮、砸炮等烟花爆竹爆炸感度低,遇到摩擦、碰撞极易发生燃烧爆炸。烟花爆竹的火灾危险性很大,如果燃烧未熄灭的余烬散落在可燃物上面,极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大部分农村没有实行烟花爆竹禁限令,在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假日期间,每逢红白喜事之时,农民朋友都会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因燃烧烟花爆竹不当引发的火灾事故随处可见。

6、玩火和纵火导致火灾发生。玩火是由于小孩或精神病人不知道火灾危险性,而模仿大人做饭、点打火机、划火柴等危险行为,在农忙季节,孩子无人照看或老人照看不周的现象较多,因小孩玩火发生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纵火是指故意防火,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农村村民法制意识不强,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与他人和社会产生矛盾,采取纵火报复的犯罪手段,致使公私财产和他人生命安全受到火灾侵害。

二、农村火灾的特点

发生在农村的火灾事故,具有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和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等特点。

2、扑救难度大。农村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到达失火地点时,火灾已经处于发展或猛烈延烧阶段,加上没有消防水源,火灾扑救难度非常大。大部分农村道路狭窄,消防车无法通行,只能望火兴叹。一些地区,没有建立农村志愿消防队,有些地区虽然建立了消防组织,但缺少消防器材装备和工作经费,不能有效地发挥灭火和其他作用。很多地区,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家中只留下老人和儿童,火灾自救能力差,不能将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3、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农村楼房多为木质楼梯,一旦失火,楼梯将发生燃烧而封堵,被困在楼上的人员无法沿楼梯进行疏散。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疏散意识和疏散能力较差。有些老人发生火灾后只顾抢救财产,不顾生命安全,往往耽误疏散最佳时间;有些人从火场出来后,再返火场寻找亲人和财物,会给生命安全带来新的威胁。从最近几年的火灾统计情况来看,农村亡人火灾比例逐年增加。 三、防控农村火灾的主要对策

1、强化宣传,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防控农村火灾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提高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帮助他们认识火灾危险性,增强自防自救和火场逃生的能力。一是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电视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各级电视台可借鉴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在荧屏下方滚动播出消防安全知识公益广告的做法,广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二是利用村级广播站的作用。各地通过建立村级广播站,利用广播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三是发挥消防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志愿者下乡,通过散发消防知识传单、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墙报和板报等多种途径向广大农民朋友们传播消防安全知识。四是要发挥学校的作用。消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乡村中小学校开设消防知识课程,组织灭火疏散演练,布置家庭作业,制定家庭逃生计划,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2、加强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各乡镇人民政府应积极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排查,把农村村组作为基本单元,联合公安派出所、民政、安监、电力等部门,对农村火灾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及时督促农民积极整改自家的火灾隐患。对于老化的电气线路,户外的由电力部门进行整改,户内的动员村民进行更换。对于耐火等级低的农村大屋场,各地可以借鉴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经验,争取专项整改资金,最好合理规划,进行拆除重建,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对于一时难以拆除的,要采取防火分隔等安全措施。各村委会要发动村民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3、夯实基础,提高灭火自救能力。提高农村灭火救援能力要做好两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消防组织。以乡镇、村委会为单位,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志愿消防队,要发展党员、村组长、青壮年担任志愿消防队队员,通过培训,担负本地区的灭火救援任务。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消防器材设施。有条件的乡镇志愿消防站,应配备一台水罐消防车,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乡镇、村组志愿消防站应配备一台消防机动泵和其他灭火器材设施。各地在农村道路硬化建设的同时,其宽度和转弯半径应尽量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以确保公安消防队及时准确地到达火灾现场增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虎给人类的一封信
我能成功吗
我的家乡
可爱的舟舟
我的妈妈
我的发现
面对黄土地
绿叶与友情
悲惨的鸡
爱之风
本站点评原创投稿:给妈妈的一封信
我喜欢
我和萨克斯
荷塘里的故事
城乡清洁工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细化扶贫瞄准机制研究
简述企业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人员管理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探讨
普速列车开行效益测算
人力资本视角下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现象的探究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体制研究
当前会计人才供求矛盾下的会计专业就业难之探析
浅析货运D10事故管理
“新常态”下我国天然气消费情况统计分析
关于党建工作在民营企业中的主导作用浅析
浅谈高新技术企业中组织与员工之间合作关系的寻求
曹妃甸供水营业管理系统功能探析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相关知识
《葡萄沟》相关知识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