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知识产权角度探究彝族服饰的保护

从知识产权角度探究彝族服饰的保护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7

从知识产权角度探究彝族服饰的保护

摘 要:彝族服饰承载了彝族的民族文化,是其文化传承的重要一部分。当前随着民族趋同的趋势彝族服饰的保护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另辟蹊径,将知识产权的概念引入彝族服饰的保护中来。

关键词:彝族服饰;知识产权;彝族文化

彝族服饰是指具有彝族特色的民族服饰。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彝族的民族服饰作为一种大凉山的文化符号,一直是凉山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凉山彝族服饰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男女的上衣是宽边大袖的右衽,下装是百褶裙或者长裤。彝族刺绣种类繁多、丰富多姿、制作精美、异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彝族服饰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1、彝族服饰发展状况的现实需要

彝族服饰渐渐淡出了彝族人的生活。由于传统彝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制作难度较高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少有彝族人在穿着彝族服装。这种现象的城乡差别表现更加突出,在城市,受制与经济水平的增长,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发生改变,除了节假日或者特殊场合他们很少在穿着民族服饰。在农村,大多数还保有原有的民族着装,但是部分彝族人,为了干活的便利开始选择较为简单、轻便的现代服装。

彝族服饰的传统工艺逐渐消失。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下,传统的彝族服饰的织布技术、扎染技术和纹样缝制技术占不到市场有利地位,开始不断地在市场竞争中出于劣势,甚至出现消失的状况。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拖县,笔者寻访当地彝族居民是否还存在传统的自制民族服饰的现象,受访者表示除了一些老人或者感兴趣的妇女很少在有这种现象①。

2、彝族服饰具有知识产权价值

彝族服饰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额的,它经过了彝族群体的不断传承,这也是其民族文化不断传承的结果。这是整个彝族群体的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具有无法估量的知识文化价值。这与知识产权所保护的价值是内在切合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是智力成果,而彝族服饰就是彝族人民智力成果的体现。它内在的含有知识产权的本质的价值属性,因此,将彝族服饰的保护纳入到知识产权的保护的框架之下是可行的。

3、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彝族文化的传承

彝族服饰是承载了彝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彝族的文化特性,是维护彝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重要依据。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不仅是尊重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谋求与发达国家平等对话、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彝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在知识产权的框架下进行保护有利于其本民族的文化传承。知识产权对彝族服饰的保护可以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反不当竞争等方面对彝族服饰进行保护,这样使其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排出了其他民族对本民族服饰的不当利用或者毁坏,更能保证本民族的固有特色,并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创新与传承。

二、彝族服饰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分析

国家历来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彝族服饰更是包含在其中。针对类似的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来保障。对于彝族服饰的保护也主要在这些法律中作出了规定。

1、彝族服饰保护的立法状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作出了规定,这也就将彝族服饰涵盖其中。该法在第二十八条到三十七条中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憾的保护的方法,其中重点突出了政府的行政责任承担和文化传承人应尽的义务。而我国彝族服饰并不完全属于非物资文化遗产,在四川省政府认定的关于彝族服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考究的只有彝族的刺绣工艺,它并没有涵盖整个彝族服饰的保护与发展。这部法在推动彝族服饰的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并没有提供针对性的保护。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对彝族服饰中的图案纹样的保护作出规定。该法中第九条规定了工艺美术作品的保护方法,明确国家利用行政手段保护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另外其中也有涉猎到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但总体来说,内容涉及都相对较少,并不能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在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中,对彝族服饰的保护涉及的并不多,主要体现在著作权中。《著作权法》中规定了民间文艺作品并把民间传统工艺纳入保护范围,这样就把彝族服饰包含进去,但是一直没有作出具体规定。《专利法》规定专利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彝族服饰并不属于对彝族原有文化的传承并不具有新颖性,因此《专利法》没有将其纳为保护对象。《商标法》更是没有对彝族服饰保护的特殊规定,只是作为一般商品来进行规制。

2、彝族服饰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彝族服饰的保护要是通过政府行政保护方式来进行。这种保护方式多是公法的保护,强调政府的参与度,加重政府责任,而要真正的保护民族传统手工艺更需要私法的来规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公法保护到以公法为主、兼顾私法的过程②。彝族服饰的保护应该通过行政和私法两方面来进行管制,但是当前私法的保护确实很欠缺。

立法缺少针对性。《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为彝族服饰中的图样提供了保护,但是不能对彝族服饰的技艺等方面来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彝族服饰提供了全面保护,但是范围广泛这种保护缺乏专门的针对性。虽然也有些地方法规和规章性文件提供了行政保护,但是这些地方法规和规章的效力较低,并不利于贯彻执行。

三、国外对传统手工艺的立法借鉴

随着一系列关于传统手工艺保护的的国际性公约的颁布,世界各国也开始以国内法形式提出来对传统手工业的保护。常见的保护方式分为了:行政保护方式、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和特殊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

1、行政保护方式

采用行政保护的立法模式来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代表国家是日本。日本一直都很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本颁布的《文化财产保护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法律。它将传统手工艺纳入到法律的保护范围。它指出了政府在传统手工艺保护中的责任,认为政府应该相其提供专项资金 来保护其传承与发展。日本后来又颁行《保护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该法规定只要传统手工艺得以在认定,将获得政府巨额资助。

2、知识产权保护方式

采用知识产权方式来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代表国家是美国。它通过对知识产权法条的解释,发挥各种民间力量来实现保护目的。美国主要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专利制度,商标制度来保障传统手工技艺的权利。在专利制度中设立公开专利信息,根据创新性决定授予专利。在商标制度中规定证明商标制度。为了保证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权利规定在商标注册时不得侵犯其权利。

3、特殊知识产权保护方式

采用特殊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的代表国家是巴拿马。它采用的知识产权保护方与美国不同。为了保护传统手艺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法来保护传统手工艺。2000年巴拿马制定了《巴拿马特别法》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第一个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法律。这部法律规定经过登记注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为永久性保护,禁止任何以外的人适用。若要适用,须取得相关人的同意,并支付一定费用。它与原有的知识产权制度相互独立,共同保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政保护方式对传统手工艺保护有积极作用,但过多的政府行政干预,缺少私法(知识产权)并不能解决传统手工业的面临消亡的问题。不可否认,这种特殊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是一种理想的、较为全面的保护方案,但是一种制度需要长时间的考验。要建立系统的特殊保护制度仍有难度。因此,笔者认为在利用知识产权体系的包容性,将传统手工技艺纳入现行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是一种比较适宜的选择。

四、构建彝族服饰保护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议

针对上文分析,笔者提出对彝族服饰的保护可建立起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通过分析本文与我国现有知识产权制度所存在的冲突,笔者在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

1、彝族服饰的专利权保护

降低新颖性和创造性标准,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针对彝族服饰相关的民族手工艺,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我们可以降低对其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要求,并简化申请程序。这样可以更好保护与彝族服饰等民族传统手工艺。

延长权利的保护期限。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结晶,其权利主体是彝族群体,而享有的时间应当是长期的。我国现在对专利的保护是20年,适用新型则是10年,考虑到彝族服饰等传统手工艺的特殊性应该延长这一保护期限。

2、彝族服饰的商标权保护

商标权为彝族服饰的保护提供了有效的保护方法,但由于我国商标权的取得是通过申请获得,受制于地理或者文化程度的差异,这并不能很好的保护彝族服饰。对此笔者提出建议:

赋予彝族群体以商标权。这不仅仅是对彝族群体的一种权利,应当包括整个传统民族工艺的承受人都应当赋予其这种排他性的权利。这样当彝族服饰的商标权申请主体只能是权利所有人,当他人或其他组织申请时,应当给予自动的排除,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彝族服饰。

完善地理标志制度。由于彝族服饰特点具有地域性,各个地区的服饰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将彝族服饰采用地理标识的方法来进行保护,彝族群体对其文化产物可以有更好的保护,还具有很强的经济价值。

3、彝族服饰的著作权保护

明确彝族服饰的著作权的权利主体。彝族服饰中的纹样图案都是著作权的客体,而针对著作权的权利主体多是个人、组织或者国家享有。笔者认为,针对彝族服饰的保护其著作权主体应该明确归于集体,有集体来管理,承担保护职责,而针对这些个人可以享用著作权。这种方式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当权力受侵犯时有专门性的机构来寻求权利保护。

延长著作权的保护期限。由于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死后50年,而彝族服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承,相比其具有更强的特殊性。随着这种传承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也不断的增长,因此,对于彝族服饰这样的民族传统手艺的保护期限应不设期限的予以长期的保护。

国家愈来愈重视对民族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也在不断寻求着保护与传承的路径。本文从彝族服饰的保护出发,在知识产权的框架之内探寻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法律保护出路。本文从彝族服饰入手,分析其纳入知识产权框架的可行性,并阐述当前对彝族服饰的法律保护现状,分析其中存在问题最终在借鉴外国对传统手工艺保护的经验,给出彝族服饰保护在知识产权体系内应解决的问题。这一解决思路以期对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提供可参考思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成败论
做一个文明的人
“家庭”新解
珍惜生命养成文明交通好习惯
问灵魂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禁锢的命运
我的生命之舟——书
笛子
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
10-1=?
弘扬爱国传统 创建历史新篇
做人
论猪八戒同志
这只“蜘蛛”好不好?
测算我国1952年―2013年潜在经济增长率
政府招商引资活动的有限性与有效性的思考
市场法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新税法下的企业会计税务筹划
浅析山西省服务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合作学习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的构建策略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再研究
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论高校教师如何开展学生思政工作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会计案例收集与设计的研究
河北省农村妇女培训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产业地产项目的融资策略分析
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决策相关性辨析
高校经费开支控制与管理体系研究
环境保护部门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探析
《马拉松》教学设计
《老北京的春节》课文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材理解
《元日》教学设计
《老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片断赏析
《元日》课文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