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7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策研究

摘 要: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了网络的主力军,其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几种表现,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相关对策。为防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发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策

当今网络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网络信息资源种类丰富,获取方便快捷,为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网络中也充斥着多种消极因素,大学生整日沉迷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情绪压抑、性情孤僻、学业荒废,同时各种各样的不良信息造成大学生对道德取向产生絮乱,对大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网络道德失范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所面临的重要前沿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通过网络他们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对网络学习功能缺乏正确认识。计算机和互联网进入校园的目的是更好的进行辅导教学和学习,网络信息丰富且搜索便捷,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丰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拓展知识层次与体系。但在网络实际应用中却出现偏差,利用网络弄虚作假,不能将网络中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吸收而是单纯的为了应付,学生在网上下载他人文章据为己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严重的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还有一些人通过网络倒卖信息资源牟取非法利益,危害了网络信息安全、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二)网上言行不文明。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网络活动中道德约束显得微乎其微,网上不文明现象经常发生,聊天身份资料一般不会写个人的真实信息,随意捏造。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言行随意,甚至出现侮辱和谩骂的现象发生,浏览不健康的网站、网络色情、网络赌博与暴力充斥着网络空间对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由于大学生的鉴别能力不高,对“黑客文化”表示认可或崇拜,再加学生这个群体其有较高的文化背景,使个别学生存在制造病毒、传播病毒进行网络诈骗或发布反动信息的行为,甚至一些学生会因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网络成瘾。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外。其余的时间比较自由,可以自己掌握,大多数学生会通过网络聊天、上网观看电影、电视剧及综艺节目、网络游戏打发时间,长时间上网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开始沉迷网络导致出现网瘾,脱离现实生活,把网络当作生活的中心,网络操作时间得不到控制,在网络中寻求快乐,满足自己的欲望,一旦停止网络活动,就会出现情绪低迷、精力不足、生活没有目标、学习缺乏动力,使学习成绩下降造成中途退学,更严重的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给社会和学校带来不良影响。

二、产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原因。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意识,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外在因素的影响,首先,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人际关系庸俗、贪污腐败、黄、赌、毒等各种现象的发生,社会这些低俗现象都会对大学生的在网络活动过程中产生影响。其次,大众传媒宣传的过程中传播内容虚假、庸俗,个别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传播内容低级趣味充斥着荧屏大众,误导一些大学生的正确社会道德价值取向。最后,在网络活动中由于网络监管技术手段无法有效的处理,没有一套成熟有效的监管体系,一些不法分子传播不良信息,给大学生网络在正常活动带来严重危害。大学生长期的受到社会上这些消极、负面的观念的影响,会使这些消极、负面的观念不断的随着大学生的网络活动迁移到网络环境中,结果就会产生各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二)学校原因。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侧重观点不同,造成一些高校的德育教育与现实的社会发展脱节,学校主题网站内容单

一、更新速度时间太长、吸引力不够、缺乏创新难以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德育的内容不能贴近和有效的指导大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注重教学生的电脑技能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造成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现象经常发生,同时学校的网络道德教育滞后于网络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网络技术水平有限,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解决现代的网络道德问题,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更深层道德教育的需要,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失范。

(三)自身原因。目前在读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希望有一个开放的自由的交流空间,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没有约束的沟通手段,使他们在网络活动的过程中脱离传统道德的约束,一切网络行为都可以用键盘来完成,这样在网络活动中可以为所欲为。另外大学生身心正向成熟期发展,这个时期比较爱冲动、情绪化,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理,网络里充满了各种新鲜事物,网络里丰富多样的信息能满足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但是他们在网络活动中对事物缺乏主见,对网络上的观点不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容易误入网络陷阱,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解决网络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道德法制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应加大网络法制宣传教育,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传播社会“正能量”,政府应出台一些政策法规来规范网络参与行为,让大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加强对网络的监管,通过网络技术对有害信息进行过滤,加强举报和监督机制,倡导网络实名制应用、管理以及对事后的追查和审计制度体系建设。使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大力宣传传统道德的真、善、美,加强网络使用的文明行为,防止网络道德滑坡现象的发生。互联网的健康发展除了道德的约束,还应该有法律来保驾护航,这样才能使网络环境得到真正的净化。

(二)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占领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大学生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大力开展反黄色垃圾、暴力内容的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认识到腐朽的事物对网络道德的危害和影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他们对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交友恋爱的人格发展和情绪的调节。学校还应当开设网络伦理相关的课程,来宣传正确的网络道德相关知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协调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网络活动过程中,迫切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明确自己在网络活动中的职责,在网络活动的过程中应“谨于言而慎于行”,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培养网络道德情感,确立网络道德信念,面对网络上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功利诱惑要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和处理违背道德的行为,养成“慎独”精神,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保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综上所述,网络失范问题对大学生的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应当自觉遵守网络道德,抵制网络活动过程中的不良信息,规范和端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正确使用网络,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真正成为为大家服务的工具。大学生即将成为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是对自身和家庭负责,同样也是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关系到祖国伟大梦想的实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10-1=?
“家庭”新解
这只“蜘蛛”好不好?
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
问灵魂
做一个文明的人
做人
禁锢的命运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珍惜生命养成文明交通好习惯
成败论
论猪八戒同志
笛子
我的生命之舟——书
弘扬爱国传统 创建历史新篇
新税法下的企业会计税务筹划
政府招商引资活动的有限性与有效性的思考
产业地产项目的融资策略分析
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部门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探析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再研究
高校经费开支控制与管理体系研究
测算我国1952年―2013年潜在经济增长率
浅析山西省服务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北省农村妇女培训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会计案例收集与设计的研究
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决策相关性辨析
市场法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谈合作学习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的构建策略
论高校教师如何开展学生思政工作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老北京的春节》课文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教学设计
《马拉松》课文
《马拉松》片断赏析
《老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
《马拉松》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课文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教学设计
《元日》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