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8

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摘 要:审计是伴随市场经济活动的发展而产生,随着市场经济活动的发展审计的范围也不断拓展。由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及人们对审计期望值的提高,审计风险也相应地产生。为了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需要对审计风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防范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从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和漏报行为没有发现,从而作出错误审计结论,导致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和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

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抽样审计是现代审计采用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为审计节省了时间,但是由于样本与总体特征上的差异性,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给审计带来错误的结论。即使采取详细审计的方法,由于审计人员道德、业务水平的高低以及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审计结论也可能会与客观情况不一致。因此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

2.审计活动始终存在审计风险。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这是由于产生审计风险的因素涵盖了审计的过程。如抽样的技术局限性,内控结构控制力差,对项目的虚假注释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增加审计风险。

3.审计风险的潜在性。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的偏差如果没有被发现或是被接受,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结果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审计风险就只存在潜在阶段。由于审计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的因素,以及社会公众对审计风险认识的不同,对审计的结果不加以验证,审计风险就只是一种可能的风险,但并不说明审计风险是不存在的。

4.审计风险的可控性。审计取证模式由最初的账目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取证审计,它的发展表明:审计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是可以加以控制的。审计风险的可控性促使我们研究审计理论,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人员通过采取有效的审计程序、方法去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工作能力。由于会计处理方法的日益复杂及人们对审计期望值的提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越来越广的知识面及专业判断能力。审计是一个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专业判断的职业,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应是具备丰富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在审计过程中具有运用应有的技术进行工作的能力。

2.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除了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工作能力外,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对审计结论是至关重要的。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和风险意识、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遵守职业准则的要求,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性,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保持职业关注,进行扩大范围审查。

3.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现代审计是建立在企业内控制度健全的基础上的抽样审计,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为前提。出于成本角度的考虑,一些审计人员会放弃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依赖样本来进行审查,甚至放弃相当部分的样本资料,这样得出的审计结论可能会因为样本的特殊性导致主观的结论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偏离,加大了给出正确审计结论的难度。

(二)客观原因

1.审计职业环境。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原有的审计法律法规由于惩戒配套制度不到位、规范力度不够等原因,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导致在审计过程中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这种缺失使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加大了相关部门进行监督的难度,以至于审计监督流于形式,加大了审计的风险。

2.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及审计内容的广泛性。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会计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也越来越多复杂化,财务报表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此外现代审计的范围除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外,还增加了内控审计等其他方面的内容,使得审计的难度增加,审计风险加大。

3.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背景。企业的经营管理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实施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比较完善能防止错漏但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如果出于成本效率的考虑企业就会放松内部控制,这会审计信息发生错漏的几率增加,增加审计风险。此外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原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风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审计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是一种综合性、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建设一支具有一定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是决定审计质量的根本因素。作为一名审计人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精神。通过建立过错追究制,坚持谁违法谁负责的原则,以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心以及抵抗经济利益诱惑的能力。审计人员要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按照审计程序操作;其次要倡导终身学习得思想观念。审计机构要定期对审计人员培训,不仅要学习审计理论知识,还要学习管理、法律等知识。审计人员要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审计工作中,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职业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分析、判断、预测经济活动的能力,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审计职业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情况不断出现,审计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新任务。为了保证审计执法效率、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审计准则,有关监督内容和条款应尽量具体和细化,审计准则要不断完善。要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约束审计行为,规范审计程序,避免审计中的随意性,使审计行为有法可依;各级审计机关都要坚持独立审计的原则,实行审计机关垂直领导机制,可以强化监督力度,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审计事实等信息应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应予以公告,以提升审计的公信力,在社会上形成重视审计工作、支持审计工作、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的局面。

(三)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和技术创新

在审计准备阶段就要开始考虑审计风险,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加强审计前调查和制定实施方案。要搞好审计风险预测,在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间找到平衡点。在采取抽样审计过程中,要具备设计和使用抽样方案的能力。审计人员通过学习运用最新的审计技术,加强技术创新,采用包括计算机技术、分析性复核技术、重要性水平的确定等方法,以审计技术方法创新降低审计风险。在面对审计的不确定因素时,审计人员要对产生审计风险的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来确定审计风险是否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把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减轻审计人员的责任,减低审计风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孵小鸡
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阿吴正传
我 笑了
小兔运南瓜
改错字
唐广智专辑
《小鹿斑比》读后感
徒步回北航
寻找新住所
女排姑娘笑了
第一次当老师
不速之客
小狗“豆豆”
一颗爱心
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资本流动与利率市场化
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
个人所得税申报等
关于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后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中的品牌战略研究
关于土地使用权资产会计处理的思考
“和”文化与企业理财
论国家审计的防腐反腐功能
员工生育保险的处理等
“上市公司赚钱排行榜”刍议
新三板普通个人投资者能否投资新三板?怎么开户?等
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
高校科研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构建
多次交易处置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
P2P网贷平台相关会计处理探讨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实录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片断赏析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