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预防措施研究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预防措施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2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预防措施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严重问题,引起了社会及学校的强烈关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已明确指出预防犯罪是解决青少年犯罪的重点工作方向。本文从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征入手,对其成因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成因;预防措施

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年鉴》统计,从六十年代青少年犯罪率占整个刑事犯罪案件的的30%到如今已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增长速度令人担忧。与此同时,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智能化的新特点,因此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控制的薄弱时期,走上违反犯罪道路除了自身主观因素外,还与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风气有着密切关系。

一、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青少年的犯罪特点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第一,案件突发性强。根据调查研究显示,青少年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往往不具备明确的犯罪动机和作案目标,常常因为一些小纠纷最终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这种突发性一方面由于青少年行为控制能力低,自我情绪管理不当造成,另一方面源于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往往已经触犯法律却还浑然不知;第二,主观盲目性大。青少年对犯罪后果预见严重不足,行为和预期后果往往不能统一,常导致恶性犯罪后果。这种主观盲目性与青少年是非观念模糊有关,将逞强好胜、敢打敢拼作为哥们义气的行为,再加上青少年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缺乏经验,不能对危害程度作出客观判断,导致青少年犯罪中故意伤害致死的案件频频发生;第三,共同犯罪案件多。依附性强是青少年的特征心理,但处于该阶段的青少年反叛情绪较重,刻意疏远教师和父母,更愿意和同龄人交流。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容易在从众心理压力下参加非法团体活动;第四,环境影响较大。从青少年的犯罪现状分析,这部分群体大多生活在非正常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父母务工、家庭离异、过早辍学都成为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的诱因。

二、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良好的家庭环境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并从多角度、多层次上产生影响作用。因此青少年犯罪与不良家庭环境密切相关。首先,暴力家庭教育方式是犯罪的一大诱因。长期生活在暴力氛围下的学生将形成一种用暴力来处理问题的思维定势,从而大大提高犯罪行为的发生几率;其次,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子女的不良行为习惯放任自流,使子女养成攻击型性格,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模糊不清。当家长不能满足子女日益增长的不合理需求时,青少年很容易在利益的驱使做出犯罪行为。

(二)学校因素

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育的缺失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首先,受到功利化教育趋势的影响,许多学校仍没有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重分数、轻德育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不少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导致一些成绩落后的学生被贴上“差生”的标签,一方面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这种贴标签的行为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更加激化处于青春期学生的叛逆心理;一旦受到不法分子的教唆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其次,法制教育缺失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问题。部分学校的法制教育的课时被严重压缩,授课内容也多浮于表面,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从中学不到真正的法律知识,更不必谈提升法律意识;最后,学校在学生监督管理上仍存在漏洞。

(三)社会因素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受到大量不同文化的冲击,其中不乏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目前由于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利,文化市场与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封禁迷信、色情暴力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之带来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加大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少年非法追求财富和仇视社会的心理。

三、 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一)优化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学生性格的塑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家长要与子女多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家长在与孩子交谈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说教式和强制性的谈话方式,这也就要求家长要学习现代化教育方法,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将科学民主融入到家庭教育中。与此同时,家长提升自身素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以身作则,发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

(二)重视和改善学校环境

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做起,一支具备优秀品德和广博的知识素养的教师队伍将起到促进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作用;其次,学校要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工作落到实处,例如在校园内设置法制长廊、文化教育展板、爱国主义宣传栏,加强对学生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教育;最后,学校要重视校园环境净化工作,加强校园治安管理工作,同时加大校园周边治安整治力度,降低校外不良势力对学生的侵害。

(三)净化社会环境

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顿力度,对校外周边的网吧、游戏厅以及其他娱乐场所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抽查娱乐场所是否有未成年人进入的情况,严厉打击黄、赌、毒,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目的。此外,有关部门要做好“净网”工作,加大网络内容的审查力度,降低低俗文化等对青少年的侵蚀。最后,各个社区要联合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活动,采取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将法律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树立知法和守法的观念。

结束语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受到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系统工作。只有将将优化家庭教育、重视和改善学校环境、净化社会环境等手段综合运用,才能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后悔
共建地球村
给流星雨姐姐的一封信
难忘的一堂课
安全=生命
飞向蓝天的恐龙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会说话的手
真心的话
第一次学骑自行车
菲尔兹奖
假如我是个发明家
秋天
端午节
可爱的“贝贝”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
威县出土《新宗城县三清殿记》刻石新探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切实加强思政教育与技能培训 引导青年与企业共同发展
提高大学生党员党组织认同的三条路径
在我国应当建立起民间收藏文物登记制度
沧州市博物馆馆藏铜镜选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
大学生人际交往伦理审视
“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时代不可或缺的“老板文化”
95后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及其对策探析
邢台郭村大齐天统常乐寺碑记考
当代大学生低碳生活现状调查
浅谈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
《动物的睡眠》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纳米新星》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课文
《纳米新星》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材理解
《动物的睡眠》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问题探讨
《书湖阴先生壁》教材理解
《看海》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五月的青岛》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练习设计
《五月的青岛》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