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4
谈大光明影城与地方文化
谈大光明影城与地方文化 谈大光明影城与地方文化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谈大光明影城与地方文化 精品源自生物科 李香兰演唱的《夜来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⑧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追求摩登成为20世纪20—40年代上海民众普遍的社会心态和行为准则。
喜欢新事物、唯恐落于人后的集体心理,又驱使着上海民众“去最新的影院,看最新的电影”,以此证明自己的摩登与先进。1933年重新开业的大光明自诩“建筑现代化、装饰艺术化、设备贵族化、管理科学化、选片严格化、座价平民化”的“远东电影院之权威”,⑨吸引着大量推崇西方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人们趋之若鹜。
大光明重建后,规定票价:白天正厅六角,楼厅一元,包厢一元五角;晚上正厅前排六角,后排一元,楼厅一元五角,包厢二元。①从票价来看,所谓“平民化”的座价实非下层民众可以承受。
②通过走访口述对象,笔者进一步证实大光明的观影群体多是当时所谓“高等华人”,如拥有雄厚财力的资本家及其家属。沈寂(1923年出生)的父亲是当年沪上着名的“棉花大王”。
小时候父亲经常带他去大光明看电影。据他回忆,当年有钱的资本家和商人经常来大光明看电影。
③张琴(1918年出生)是浦东商人张上珍的侄女,日军进攻上海时,她和家人逃难到法租界霞飞路亲戚家。对于有钱人家的小姐而言,大光明是她们消遣时光的好去处。
据她介绍,当年去大光明都是“工资蛮大”的“有铜钿人”,“里面的人都比较上等”,因为大光明的票价“蛮大”的。④大光明也是社会名流、政府官员、洋行职员等拥有较高收入或崇尚西式生活者的娱乐场所。
尢国钧(1928年出生)的父亲是当年上海滩的名医,尢国钧小时候经常和姑妈一起到大光明看电影。⑤陈德英(1936年出生)的父亲陈福生是英国天祥煤炭公司的买办,她也时常跟随哥哥去大光明。
她提到,那时去大光明“女同志要穿旗袍裙子,就像外国人听歌剧一样”。 伴随电影院男女同座禁令的解除,除了上流阶层,“大光明是白领比较多,还有学生、大学生”。
②1936年,杂志《红绿》上有一幅表现上海都市男女娱乐方式的漫画。画面中,两个青年男女对话道:小王:我们俩大光明看过戏之后再到大沪跳舞去好不好?密司张:好……不过……明天的考试您得替我想想法子才好。
③1937年的《中国学生》杂志上,许超然描绘学生考试作弊的漫画也以《“帮帮忙!明天‘大光明’、‘沙利文’我请客”》为题。④当时的中产阶级学生群体中流行“欲占人间风气先,起居服御用心研。
矜奇立异标新式,不是摩登不少年”的说法,⑤看电影、跳舞、喝咖啡等西式社交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必修课,而大光明成为他们心目中超越观影场所的一个摩登符号。大光明自诞生之日起,便在建筑、设备、管理、选片等多个方面着力打造“远东第一”的摩登形象。
自1935—1949年,大光明的年平均观众人次为118万,平均上座率维持在52.47%。⑥大光明看电影,国际饭店吃西餐,百乐门跳舞,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风靡一时、人人向往的摩登生活。
有人曾不无讽刺地指出:“的确,大光明之类,一年不知要进帐多少冤枉票款,并不过甚其词。上海人心中都有一个见解,就是不踏进大光明,算不得白相过上海。
究竟踏进了怎样呢?问的回答,除了赞好之外,倒底说不出所以然的。”⑦可也正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推崇,证实了大光明作为近代上海摩登生活空间的象征意味。
更重要的是,追赶摩登的上海人通过大光明这个媒介,接触到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时尚的大众文化和高雅的文艺活动,无形之中加深了西方文化的辐射力,培养起上海人西方化、摩登化的审美情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友------库璐路
- 微笑——人生中绽放的花朵
- 给2008奥运健儿的一封信
- 鸟儿的血泪诉说
- 妈妈学英语
- 班级趣事
- 读《窗口》有感
- 眼镜,让我欢喜让我忧
- 感动于奉献精神
- 强身建体“壮”民族
- 佩服——努力
- 我们班的男生
- 金鱼
- 开阔的胸襟
- 读《根》有感
- 浅谈对运用自主学习策略进行高中数学教学问题的思考
-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 试论生活情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 浅谈在工程数学教改中加强数学软件培养的探索
- 关于乡镇中学数学教育的几点方法
- 浅议高职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 在新课程计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浅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几组热点关系探析
-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 关于舞炮龙运动体育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的探究
- 幼儿数学启蒙教育活动中兴趣的探究
- 浅议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议
- 关于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适应对策探究
- 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结构形式:梯队建设
- 一根铁丝教周长
- 《台阶》课堂实录
- 《老王》课文剖析
- 《台阶》课堂实录
- 《台阶》教学杂谈
- 文化大革命
- 《老王》有关资料
- 钱钟书杨绛的一世情缘
- 《台阶》教学设计
- 《台阶》课堂实录
- 教《台阶》有感
- 《台阶》教学设计
- 作者简介
- 《台阶》一课教学反思
- 《老王》问题全解
- 关注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