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毒奶粉”事件对我国食品公司业绩的影响
摘 要:“毒奶粉”事件是中国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该事件使光明乳业等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了显著下滑。本文就“毒奶粉”事件对我国食品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选采用SPSS的实证分析方法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毒奶粉;公司业绩;SPSS
一、事件背景
2008年9月6日被曝光的奶制品污染事件(“毒奶粉”事件)是我国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打击了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当年光明乳业、伊利股份等受影响的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了显著下滑。
本文以摊薄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和净利率为统计指标,对我国食品行业的30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毒奶粉”事件对食品公司业绩的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与指标选取
样本选取标准为:①发行A股并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②食品行业的上市公司。③公司在2008年月9月至2009年9月未因破产长期停牌;④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五份季报数据可获取。本文选取了我国食品行业的3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来源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数据软件为SPSS19.0。
2、研究方法
配对样本t检验的假设为:
原假设H0:财务指标季度间差异不显著。
备选假设H1:财务指标季度间差异显著。
α=0.05,双侧检测。
3、实证结果分析
表3.1 摊薄每股收益(元)描述性统计
极差 极小值 极大值 中位数
均值
数据 标准误
标准差
表3.2 摊薄每股收益(元)配对样本检验
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tdf.Sig.
(双侧)
2008年9月-2009年3月,p=0.766α,不拒绝H0,EPS在2008年9月和2009年3月差异不显著。
2008年9月-2009年9月,p=0.675α,不拒绝H0,EPS在2008年9月和2009年9月差异不显著。
表3.3 净资产收益率(%)描述性统计
极差 极小值 极大值 中位数
均值
数据 标准误
标准差
表3.4 净资产收益率(%)配对样本检验
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tdf.Sig.(双侧)
三、结论
得出结论:2008年9月的“毒奶粉”事件,在3个月内对我国食品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上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显著下降,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率出现下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爷爷奶奶的信
- 秋思
- 我的祖国母亲——国庆60周年
- 寂寞语录
- 祖国,祝你生日快乐——国庆60周年
- 快乐
- 我的新班主任
- 我的家乡宁波
- 我爱你中国——国庆60周年
- 啊,爱的感觉真好!
- 科技在我身边
- 为祖国而喝彩——国庆60周年
- 谁的眼泪在飞
- 我的故乡
- 特殊来信
- 辩证看待集团内担保
- 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及协调探究
- 基于价值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探究
- 电网企业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探讨
- 中央企业EVA会计调整项目问题与完善思路
- 浅谈环保专项资金的管理
- 企业文化如何影响绩效管理
- CFO如何应对VIE变局
- 如何利用财务共享信息系统提升大型企业的管理
-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实施中的相关问题研究分析
- 油田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 合同能源管理税收问题分析与探讨
-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务转型探讨
- 集团公司成本费用管理保障措施研究
- 关于宝石机械矿区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 《俗世奇人》教材理解
- 《春酒》说课设计
- 《春酒》教学设计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 《春酒》教学设计
- 《春酒》练习设计
- 《吆喝》练习设计
- 《俗世奇人》教材理解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 《春酒》教学设计
- 《春酒》教材理解
- 《春酒》课文
- 《吆喝》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