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发展性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发展性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发展性研究

摘 要:收集峨眉武术发展的资料,峨眉武术在成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发展滞后,峨眉武术理论基础、核心人物缺乏,对政府依赖过于强烈,产业化规模狭小,管理方式墨守成规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峨眉武术的推广和发展。创造经济效益,扩大社会效益,以此推动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开发促进发展。

关键词:峨眉武术;产业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前言

峨眉武术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门派和拳种众多,在全国颇有口碑。在全国乃至全球文化大潮的冲击下,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逐渐衰退,同时在种种强大经济、文化势力下,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遭遇重大危机。峨眉传统武术在冲击之下也不例外正进入危境,面临强势文化的挤压和国内少林、武当的同质竞争,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不形成规模,仅靠政府的补助或社会救济性保护,很难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2008年6月峨眉武术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峨眉武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峨眉山市高度重视峨眉武术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着力打造峨眉武术文化品牌和发展峨眉武术文化产业,武术活动接连不断,武术活动蓬勃发展,武术文化产业前景可观。

1.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1 峨眉武术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

目前不少学者在研究峨眉武术的发展忽视了对其的本质理论研究,从而导致峨眉武术的理论建树较少。在部分理论研究的成果中流露出研究不够深、不够广,甚至拿少林、武当的研究理论直接套用到峨眉武术之上,张冠李戴只会让峨眉武术走很多弯路,甚至走上歧路。

对峨眉武术的研究主要是从历史的文献中去研究,这种研究往往会停留在表面现象,社会在发展仅仅是靠这些文献这对于峨眉武术的发展没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峨眉武术的发展中心在乐山地区我们应该深入实地走访调查,切实的感受和体会峨眉武术的功效,这样,对峨眉武术的研究才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1.3 研究对象不广泛

到现在为止,对峨眉武术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其传承和发展的方面,很少涉及到其他理论的研究,如:峨眉武术的起源到底在哪里、峨眉武术的技击功法属于内功还是外功?目前的研究成果相对狭窄。

1.4 研究不够深入

峨眉武术面对少林、武当还能在发展中,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这其中必定包含着某些特定的社会因素。峨眉武术与当地的武术协会、当地政府、传承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这些关系需要我们去深度的挖掘和研究,调和了这些关系有理由相信峨眉无的发展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由此可见,峨眉武术的理论研究大多都只阐述了表面现象。峨眉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可是认为是社会产物,既然是社会的产物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怎样处理峨眉武术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需要去深入研究的问题。

2.峨眉武术的传承理念

3.峨眉武术的发展策略

3.1 峨眉武术的流源上正本清源

据考证峨眉武术是有史记录以来最早的武术。峨眉武术流传至今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界定,就官方和民间就有两种说法且各执一词。官方在1985年出版《中国武术史》和1989年出版的《四川武术大全》较认可“五花八叶”这个说法。民间则认为“五花八叶”的内容大都属外来拳种演变而来不应属峨眉武术的范畴。峨眉武术的流源含混不清,外界对其流源也是众说纷纭,峨眉武术要避免这种情况。民间和官方意见不统一就出现了武术界随意自封门派号称峨眉武术等龙蛇混杂现象,峨眉武术缺少一些明晰的内容支撑:少林是外拳,武当是内拳,哪峨眉武术属于那类拳呢?这样会影响人们对峨眉武术的属性的判断,在峨眉武术普及推广方面也就缺乏说服力了。峨眉武术的流源是其发展的根基,官方和民间应该联合起来对峨眉武术做出一个准确的界定,大家打着同样的口号更具有说服力。

3.2 峨眉武术联合其他门派打造共同发展联盟

峨眉武术现在明显处于“内忧外患”外患之中。内与青城派的竞争,外与少林武当的抗衡。青城派在传承人刘绥君的带领下发展的越来越好,不可否认青城派武术文化的历史不及峨眉武术渊远流长,但现在在四川境内大有超越峨眉武术之势,青城武术的推广的成功之处很值得峨眉武术去学习。少林、武当、峨眉本呈天下武术三足鼎立之态,早在南宋、清明年间这三大门派的武术相互融汇颇具渊源,峨眉武术在巴蜀本土武术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既然三大门派有相互交融之处,少林、武当、峨眉就有共同发展的根基。峨眉武术联合少林、武当、青城共同打造民族武术文化品牌联盟是很具实际发展意义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峨眉武术和少林武当在社会影响力之间的差距,共同发展虽然不能缩小与他们的差距,但可以创造不错的社会影响效益。 3.3 塑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峨眉武术领军人物

3.4 与旅游产业凝聚发展分支产业

“武以寺显,寺以武威。”这句话辩证的说明了武术和名寺名山的关系[3]。峨眉山层峦叠嶂、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给我们带来了天然的旅游资源,人群密集的地方正是推广的理想场所。四川省曾提出建设“中国第一山”的蓝图,发展峨眉武术必须要抓住这个机遇。当前峨眉武术的发展步伐明显落后于时代的潮流,依托环境峨眉武术产业化发展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能通过商业化运作开拓自身更广的发展空间。2012年笔者在眉山考察发现峨眉山作为其武术发展的中心地域,武术的推广力度严重不够,浮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各种游乐设施和风味小吃,没有体现出武术文化氛围,无形财富得以浪费。峨眉武术的“旅游武术”成功实施之后为其发展做了铺垫,教育培训产业对于峨眉武术的发展很具有实际性,学校里面办武馆这是培养人们习武兴趣的好方法,在学校里面峨眉武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既可以让学生们学习武术又可以让家长省去孩子不学无术的忧虑。学生是时代进步的载体,他们辐射范围很广,辐射强度很大,社会很大一部分关注度就聚焦在他们身上。武术文化产业则可以生产和推广具有峨眉武术色彩的武术服装、器械、字画、装饰品、音像制品等等,走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的路子,从而取代各种风味小吃,游客们带走的不只有回味,还有慢慢的回忆。

3.5 以城市为依托利用现代传媒多方位推广峨眉武术

峨眉山地处四川著名旅游胜地乐山市,城市名片可以很好的带动峨眉武术的发展。国家体育委员会整理出峨眉武术练功方法、拳术、器械共千余种,而少林武当武术却只有百来种,就历史渊源而言,峨眉武术过之而无不及。今天的少林、武当早已扬名四海,而峨眉武术还苦于推广之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宣传推广工作起步太晚。峨眉武术的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注重其发展充分发挥体育项目的特点:观赏性和娱乐性。依山造势学习少林武术的先进经验组建峨眉武术表演团走出四川巡回展示和表演,与少林、武当组织武术精英赛事让人们充分领略了峨眉武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不定期与文工团体联合,通过汇报表演和安排游客观摩、学习峨嵋武术等形式,宣传峨嵋武术和峨眉山。当然电视网络平台是推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创立一些与峨嵋武术有关的网站、电视类节目,使峨嵋武术与影视相结合。中央五套的电视节目“武林争霸”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很多不为人知的传统拳术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峨眉武术的宣传口径急待拓宽,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将峨眉武术做大做强成为西部的一张招牌,借助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身份,将武术的宣传和峨眉山宗教文化地位结合起来,寻求峨眉武术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切合点,积极向社会宣传和推广。

4.结语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对于峨眉地域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峨眉武术要想长远发展下去,就要遵循时代发展的规律,坚持产业化的发展的目标,合理的进行整体规划,认清自身的地位,重点打造峨眉山的品牌效应,我们奢求在效益和利益的双赢局面,但绝不能唯利是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受舒适
站在十七岁的尾端
打碎心灵防线
第N 1次翘课有感
20年后的我
落叶飘落
随想 茫然
错过的美丽
绿岛
“有志者事竟成”吗
搞笑说明书之——睡觉篇
恩比爱长
雨天留雨不流泪
相逢是首歌
假扮的公主
解读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论体的渗透性初探
寻根文学的坚守者
探析苏曼殊小说创作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褚彦回作品辑佚
一块枉入红尘的温玉
浅析屈原精神生成的文化背景
用诚与真的眼光看魏晋士人
浅析刘庆邦《神木》中人物姓名的隐喻意义
清初苏州明遗民诗群略观
敦煌写卷S.5776号初探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的相关性
论《文选》中谢惠连诗歌的“情”与“采”
浅谈茹志鹃笔下的亲情嫁接
论钟嵘之品谢灵运
2010年中考语文易用错的成语(11)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记承天寺夜游》
2009年全国中考满分作文佳句集萃(3)
2010年中考语文易用错的成语(九)
2010年中考语文易出错的成语(十)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送东阳马生序》
2010年中考语文易用错的成语(12)
2010年中考语文易用错的成语(八)
2010年中考建国60周年主题阅读指导2:奥运盛典
2009年全国中考满分作文佳句集萃(末篇)
2009年全国中考满分作文佳句集萃(开篇)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九):《小石潭记》
文言诗文知识点整理:常用虚词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三峡》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