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3
黑白分明的徽州宅院
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们一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
朝北居:假如不是地形特殊,住屋的最佳朝向,当选择坐北朝南,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却大多是大门朝北。原来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究其原因,据五行说法: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征属火,北方属水,水克火,也不吉利。徽州明清时期,徽商鼎盛,他们一旦发了财,就回乡做屋,为图吉利,大门自不朝南,皆形成朝北居。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数以万计的朝北古民居。
屋套屋:徽州宅居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住人,厅堂用中门与后厅堂隔开,后厅堂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仍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都是如此,一进套一进,形成屋套屋。
重檐:徽派民居皆建成双层屋檐。这重檐习俗的形成,有着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据传,五代十国时,歙州是南唐后主李煜所管辖的地方。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亲征到了歙州,正当宋太祖抵达今休宁县海阳城外的时候,天色突变,大雨将至,太祖便至一间瓦房处避雨,为免扰民,太祖下令不得进入室内,可是徽州民居的屋檐很小,远不及中原地带的屋檐那么长,加上这天风大雨急,众人都被淋了个落汤鸡。雨过天晴,居民开门发现太祖此般模样,以为死罪难逃,跪地不起,太祖却未责怪,问道:歙州屋檐为什么造的这么窄呢?村民答曰“这是祖上沿袭下来的,一向都是如此。”太祖便道:“虽说祖上的旧制不能改,但你们可以在下面再修一个屋檐,以利过往行人避雨。”村门一亭,连称有理,于是立即照办,自此以后,徽州渐渐所有的民居都修上了上下两层屋檐。
满顶床:徽州传统床具。因为床顶、床后和床头均用木板围成,故称“满顶床”。床前挂帐幔,犹如消息台。床柱多用榧木制作,因为榧数年花果同树而生,取“四代同堂”和“五世昌盛”的彩头。床板常用7块,寓“五男二女”之意。床的正面,雕饰较为讲究,左右两侧一般雕饰为“丹凤朝阳”,上牙板雕为“双龙戏珠”。床周栏板一般均雕有“凤凰戏牡丹”、“松鼠与葡萄”、“鸳鸯戏水”等精美图案。
压画桌:徽州宅居的传统陈设。徽州民居厅堂正中壁上多挂中堂画、对联,或用大幅红纸写上“天地君亲师”五字,均装裱成卷轴悬挂。在卷轴之下设长条桌,桌面上放置两个马鞍形的画脚,卷轴向下展开至长条桌,搁入画脚的“马鞍”内,画幅即平整稳固,此长条桌则称“压画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养蚕
- 因为选择不同
- 观察豆子
- 黄山导游词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胜似亲人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再逢中秋
- 可爱的小猫
- 颐和园导游词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我的蝈蝈将军
- 时间都去哪了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观察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