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基建会计并账方式初探

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基建会计并账方式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1

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基建会计并账方式初探

摘 要:新的高校会计制度明确了应将基建会计纳入到高校事业会计账中(俗称“大账”),但没有对纳入到“大账”的方式(以下简称并账方式)作明确的要求和规定。通过各种并账方式的尝试、研究和探索,文章认为比较科学、合理的并账方式是同步入账,即将基建业务在两套账中同步记账。这种并账方式更符合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要求。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高校基建会计 并账方式

中图分类号:F235.3

文献标识码:A

一、常用的两种并账方式

将基建财务并入大账的并账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合并账表的方式,即两账套分开建账,单独核算,两核算账套的日常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保持不改变,在期末(月底或年底),将基建财务生成的明细账表(月度报表或年度报表)按一定方法并入到学校“大账”中。另一种是同步记账方式,即在基建财务账和学校“大账”上对同一笔基建经济业务作同步记账的方式,在基建财务账套和学校“大账”上同时设置核算基建业务的会计科目和项目,当有基建业务发生时,既要根据高校会计制度的要求在高校“大账”上入账,同时还要按基建会计制度的要求在基建财务入账。采用这种方式,看似有很多重复的工作,但是在后期能避免好多问题。

两种并账方式都达到了新《高校会计制度》将“基建会计并入大账”的要求,也保证了高校事业会计账的完整性。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合并账表的方式,但笔者认为合并账表只能保证高校会计主体的完整性,不能从财务管理上达到基建会计与高校会计一体化的要求。同步入账的方式更科学、更合理,操作性更强,更加切实可行,更能方便地采集基建财务数据,也更能符合现代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更能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二、同步入账方式更能满足对采集基建数据的实时性的需要

因为合并账表方式是每隔一月或更长时间才将基建财务账表并入到大账中,所以高校“大账”中不能实时反映某一时点的资金占用状况,如基建财务状况、基建工程投资进度、基建的核算情况、基建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资金结存情况,也不能即时了解基建财务的收支情况,如国家的基建拨款情况、国库资金的执行进度、国家还有多少财政资金没有拨付到位等等。如果基建财务信息需求者想实时了解基建财务情况,仍然需要通过基建财务账套查询相关的基建财务数据,和没有进行基建会计并账时一样。而采用同步入账方式,能够在学校“大账”上,实时查询所有基建业务的详细情况,因为在这种方式下,对每一笔基建经济业务均在学校“大账”上做了同步入账处理。

三、同步入账方式更能满足基建数据采集对有效性和真实性的需要

合并账表的数据依据是基建的财务账表,而财务账表是经过加工、整理、汇总后的数据,将加工、整理、汇总后的数据并入到大账中,在大账中反映的基建财务信息可能会不真实、不细致、不详实,轻则隐藏许多重要的关键财务信息,重则导致财务风险。如基建财务报表上反映的应付账款是一个当期发生额的汇总数,是应付款收付相抵后当期增加(减少)的净额,是多种资金变动情况后的一个静态反映。以这种汇总的基建数据为依据进行的合并账表处理,会缺失重要的经济业务变化情况,如当期资金应付未付的增加情况,当期支付的上期应付未付款的减少情况和其他应付款的往来情况;又如基建账务中当期的应付款明细账相抵后增加(减少)净额是一个金额很小的数据,但是其中可能包含几笔大额资金的收付,可能导致财务风险。这与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基建会计的改革初衷相违背。

合并账表方式还会造成某些数据的重复反映。采用合并账表方式,由于两个账套是分开设立并且单独核算的,两个账套之间经常会有基建拨款和资金的拨付等资金往来关系,使得高校“大账”上部分数据重复,因此出具的财务报告信息不真实。如高校向基建财务拨付自筹基建拨款经费时,学校“大账”上会产生内部的往来款;又如学校为了提高资金效率,统筹安排资金,基建拨款资金分次拨付到位,未拨付到位的资金在学校“大账”中形成了应付款,而在基建财务中形成了基建应收款。合并账表后,对外出具财务报告时应剔除这一部分重复的数据。

采用同步记账方式,能获得真实、详实和有效的数据。又由于学校“大账”和基建财务之间一般不产生往来款,也不需要向基建财务预拨自筹基建经费,只有在学校大账中产生了基建投资成本或资金收付业务时,才将实际发生额计入基建财务的自筹基建拨款,学校“大账”上不再产生内部往来款,出具的财务报告不会有重复的数据。

四、同步入账方式更加能满足对基建项目进行预算管理的需要

采用合并账表方式,基建项目的预算管理有完全失控的风险。基建项目预算指标的拨付、预算资金的领用和预算经费的使用是在大账系统和基建会计中分别完成的,这种分离和错位,就隐含着风险。如自筹基建经费的业务流程,虽然预算指标是按项目集中下拨到高校大账上,但是自筹基建资金一旦拨付给基建财务,资金的使用和基建项目的投资成本就脱离了大账的预算控制系统。采用同步入账,能满足对基建项目的预算管理,相关的预算指标的下拨、基建拨款收入、基建成本支出、基建资金的收付都能在大账中有所反映。

五、同步入账操作性更强,操作更简单

基建会计与“大账”两套账务适用的会计制度不同,核算方式不同,基建投资业务本身的多样性变化等主客观因素,使得采用合并基建账表方式时,两套账务的数据衔接和对接工作常常变得非常复杂。 1.两账套因核算会计制度不同、核算方式不同,采用合并账表方式操作复杂。

基建报表合并到“大账”时,除现金等极少数会计科目不用进行数据加工外,其他科目的数据几乎都必须经过大量的“翻译”工作,让基建数据变成符合“大账”要求的数据才行。这大量的“翻译”工作便是数据分析、数据合并、数据剔除、数据调整。例如在建工程科目的调整,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建工程核算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和其他投资中发生的支出,不包含上述四类投资发生的预付工程款,但高校会计要求将预付工程款纳入到在建工程科目,合并账表时,大账中在建工程科目并入数应是基建账中的在建工程成本科目和预付工程款借方科目余额合计数。又如非流动基金――在建工程的科目调整,按照两账套科目对应关系,非流动基金的在建工程科目与在建工程科目余额相等,但如果在建工程投资中有未完成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还应扣除这部分应付款,这部分应付款的明细数无法从基建账表上取得,还需要基建会计提供往来明细账,使并账工作变得更加的复杂化。

2.两套账务系统各自采用不同的财务软件也给合并账表实务操作带来一些不便。

目前高校基建会计采用的是教育部统一的基建财务核算系统软件,基建财务系统是为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服务的,不能直接提取到合并所需的数据。如基建投资表中的投资额反映的是截至并账日为止累计发生投资额、资金到位数(拨款数)、资金使用数,合并上述数据时应将本期累计数余额减去上期相应的累计余额后的差额填列,才能得到我们所需的合并报表的数据。如果采用同步入账方式,上述所有的困惑不会存在,因为所有的基建拨款业务、基建投资业务都是在大账上实时、逐笔直接计入大账的。

综上所述,同步入账方式是两种并账方式中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基建会计与高校事业会计大账的一体化。同步入账方式更能实现对基建会计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让基建财务信息真实、详细、科学并入到高校会计事业大账中,并满足在高校会计事业大账中采集基建数据的各种需求,达到对基建会计进行预算管理的需要,真正消除两个账套因适用不同会计制度产生的衔接障碍,通过这种方式,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基建会计与高校事业会计大账的一体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禁锢的命运
论猪八戒同志
做一个文明的人
笛子
成败论
弘扬爱国传统 创建历史新篇
10-1=?
问灵魂
这只“蜘蛛”好不好?
“家庭”新解
做人
我的生命之舟——书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
珍惜生命养成文明交通好习惯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会计案例收集与设计的研究
政府招商引资活动的有限性与有效性的思考
论高校教师如何开展学生思政工作
环境保护部门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探析
新税法下的企业会计税务筹划
谈合作学习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的构建策略
市场法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高校经费开支控制与管理体系研究
测算我国1952年―2013年潜在经济增长率
浅析山西省服务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北省农村妇女培训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产业地产项目的融资策略分析
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决策相关性辨析
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再研究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教学设计
《马拉松》教学设计
《老北京的春节》课文
《元日》教材理解
《马拉松》片断赏析
《马拉松》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马拉松》课文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课文
《老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
《元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