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中国对缅政策调整方向_中国对缅政策调整方向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对缅政策调整方向

中国对缅政策调整方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中国对缅政策调整方向

鉴于缅甸国内政局和外部形势的变化,以及民盟在缅甸民众中日益高涨的支持率,中国需要与缅甸国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保持接触。这也是中国新时期周边外交“不以盟友或意识形态划线”的新要求

6月以来,中国在对缅甸政策上接连出手:先是6月2日起在中缅边境地区的中国一侧进行陆空联合实弹演习;三天后,又高调宣布邀请缅甸目前最大的反对派政党“全国民主联盟”(以下简称“民盟”)的主席昂山素季访问中国。

在昂山素季到访北京的第一天,缅甸北部的少数民族武装“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亦称“果敢同盟军”)对外宣称,因中国政府“强烈要求”维护中缅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而宣布单方面停火,缅甸政府军方面则称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数月以来扰乱中缅边境的军事冲突问题暂时得到缓解。

果敢同盟军与政府军自2月9日爆发的战事已经造成数百人伤亡,数万难民逃离果敢涌向中国一侧,近期更有炮弹落入中国境内和缅甸军机侵入中国领空投弹造成中国边民伤亡的恶性事件发生。尽管中国政府一再严厉警告冲突双方,敦促双方停火,然而未能平息事态,5月14日再度发生缅甸炮弹越境造成中国公民伤亡的事件。

这并非中国对缅政策首次遇挫。2011年3月,缅甸军政府正式将权力移交给民选的缅甸联邦共和国政府,曾为军中四号人物的吴登盛脱下军装宣誓就任总统,启动了缅甸民主化进程。同年9月,吴登盛单方面宣布在其总统任期内搁置中国投资建设的位于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密松水电站项目。中国对缅大型投资项目自此接连遭遇抵制。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缅甸问题专家范宏伟对《财经》记者指出,从密松水电站搁浅之后,中国政府明显开始调整对缅政策,强调中国投资应使缅甸普通民众受益,进而改善中国投资者的形象,但是调整速度显然滞后于缅甸的民主化改革进程。

范宏伟评价,中国以中联部名义在大选前几个月邀请昂山素季访华,是过去几年对缅政策调整进一步明确方向的举动。

日本大学文理学部国际政治学者青木一能对《财经》记者表示,对于近几年缅甸政府的民主化和逐渐脱离中国的动向,中国不得不摸索对缅策略的转变。一方面是军事上的示威,一方面邀请缅甸在野党领袖进行会谈,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对中国来说也是一种大胆尝试。“一旦缅甸政府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中国则有可能失去东南亚与中国关系最为紧密的国家。” 低调的首访

6月5日,专门负责党际外交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在其网站公布了由昂山素季率领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代表团即将访华的消息。

代表团一行由四人组成,除了昂山素季和其助理,还包括另外两名民盟议员。

昂山素季在2010年获释后,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时任印度总理辛格等国际政要进行过会面。昂山素季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民主斗士”,并就密松水电站的环保问题发表过批评言论。

中国官方在与她接触的问题上始终保持审慎。

但鉴于缅甸国内政局的变化和民盟在缅甸民众中日益高涨的支持率,中国需要与缅甸国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保持接触。这也是中国新时期周边外交“不以盟友或意识形态划线”的新要求,范宏伟指出。

邀请昂山素季访华更多是出于与民盟保持接触的考虑,为缅甸大选后的中缅关系做铺垫,而非借此表达对近期缅甸军方在中缅边境制造事端的不满。民盟发言人吴年温告诉《财经》记者,关于昂山素季访华事宜,“双方在2014年底就已敲定,只是当时有些细节还在谈判中”。

与外界的高度关注相比,无论是中方还是民盟,均对昂山素季的首次访华保持低调。

昂山素季在五天的访问期间没有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也未发表任何评论,只是在民盟的Facebook账号下发布了一些她与中国领导人会谈的图片。她在回国后也没有就此次中国行发表任何言论,而是很快投入到了议会的工作当中。昂山素季通过2012年的议会补选当选缅甸联邦议会议员。

与昂山素季一同前来中国访问的民盟代表吴温腾称,民盟将会就此次中国行发表一份声明,但没有给出时间表。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内容被透露给外界。

范宏伟分析认为,由于中国在缅甸当前脆弱的民意基础,不宜过度渲染与民盟之间的接触和沟通,给民盟在接下来的大选中造成影响。

昂山素季此行并非与中国官方的首次接触。

由于历史渊源,中国对缅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武装也保持着相当的影响力。在2009年的果敢地区武装冲突和2011年的克钦独立军与政府军间的冲突中,中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调停人”的角色。

缅甸民主化改革后,NGO作为一股新的力量愈发重要,中国由于本身NGO发展尚不成熟,在这方面存在与缅甸民间进行交流的短板。 再定义“胞波”

在中缅关系史上,由于华人华侨与缅甸土著居民源远流长的亲善交流,缅甸人习惯称呼华人华侨为“胞波”和“瑞苗”,在缅语中,“胞波”意为兄弟,“瑞苗”意为亲戚。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缅两国政府开始使用“胞波”称呼双边的友好关系。 2013年缅甸总统吴登盛访华时,双方再提中缅之间的“胞波”友谊,但此时的“胞波”已远非50年前的“胞波”。

转折点是1988年缅甸国内发生的反对军人集权的学生街头运动,在学生运动被军政府强力镇压后,缅甸开始受到西方制裁,而中国一贯奉行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与缅甸军政府仍保持合作。

在接下来的多年中,与中国的关系帮助缅甸部分对冲了西方制裁,但在普通缅甸人看来,中国与缅甸的经济合作是在帮助军政府与缅甸的民主进步力量作对。这是中国形象在缅甸民众中有所下降的根源之一。

在缅甸2011年开启民主化进程后,中国在军政府时期敲定的若干个大型投资项目――中缅油气管道、密松水电站和莱比塘铜矿,遭遇到缅甸环保人士和民间维权人士的质疑乃至抵制。

在缅甸进行民主化改革之后,国际上的投资蜂拥进缅甸。

美国在经过对缅甸改革的前期观望之后,于2012年中正式解禁美国企业在缅甸的投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缅甸民间保持接触、改善中国投资在民众中形象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在昂山素季访华前夕,有传闻称昂山素季在与中国领导人的会面中,有可能会谈及被取消的中缅铁路计划。但是,在缅甸政治分析家扬妙登看来,在缅甸对中国形象的民意基础没有发生本质转变的情况下,与中国过度亲密的行为可能在国内遭到反感。面对2015年大选,昂山素季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贸然表达不利于自身的政治观点,“她一定会谨言慎行”。

美国乔治敦大学的缅甸问题学者大卫・斯泰因伯格认为,将来缅甸和中国的关系是“胞波”般亲密,还是仅仅建立在双边现实需求的基础之上,这还无法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缅甸会继续按照自身界定的国家利益并结合其国内政治因素进行考量和设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写给太阳
逗蟑螂
夜晚书声
春游
我的电脑成绩进步了
一颗小黄豆
心随书香舞
童年的金色足迹
我最喜欢的围棋
书,伴我成长
我们身边的法律
逐浪嬉水
红领巾,我为你骄傲
读《再苦也要笑一笑》有感
送给妈妈的信
题名中标点符号及特殊符号著录方法探讨
县级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措施探究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几点探讨
简帛所见妇女史史料整理与研究综述
对博物馆营运行销理念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探讨
都安高中图书馆民国时期的文献及其保护修复的探析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构建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史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对策
浅谈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初探
探讨如何加强图书馆基础业务建设
探讨数字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近代以来海外华人慈善活动析论
现代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之我见
《语言的魅力》教学实录
《语言的魅力》片断赏析
《语言的魅力》教学实录
《语言的魅力》片断赏析
《大地的话》课文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囚歌》其它杂项
《大地的话》教学设计
《囚歌》其它杂项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大地的话》教学设计
《大地的话》教学设计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