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9
“新常态”下我国天然气消费情况统计分析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即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经济结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驱动方式由原始的要素、经济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天然气消费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基于“新常态”这一背景下,统计分析了城市天然气消费的市场特点、资源分布、消费结构等方面,并就我国未来天然气消费情况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新常态;天然气消费;统计分析
1.前言
2.我国天然气消费现状
2.1消费前景广阔
2.2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从资源分布来看,我国陆地的天然气资源以云贵高原、四川青海盆地、陕甘宁地区居多,而海上资源则以南海和东海为主。除此之外,我国渤海、华北等地也分布有少量天然气资源。受落后的资源勘探技术影响,我国很多天然气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加之当前政策不完善,使得我国用气结构不合理,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四大气区的东输和海洋天然气上岸以及进口天然气多元化,国内天然气的消费供应结构也逐渐改变,并呈现出西气东输、海气上岸、北气南下以及就近供应消费的局面。
此外,201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如表1所示,城市燃气和化工两大类的消费量超过了总消费量的一半。而天然气作为人们生活燃煤的替代品,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种类。
2.3 LNG业务将成为主要的消费供给来源
2014年,在国际贸易中天然气的交易额超过了LNG总交易量的35%,而根据权威预测,这个数据在未来还将不断上涨,并于五年后达到40%的比例。对于我国本土市场来说,消费的天然气主要供应来源是西部的天然气资源以及通过东南沿海地区进口的LNG。当前我国非常注重LNG的发展,已经通过审批和在建的项目总计达到十多个。此外,我国主要石油企业―中海油立足于东南部LNG项目,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中石化则侧重于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天然气产量丰富的中东等国家的商务合作伙伴,为我国天然气进口赢得市场优势。
3.新常态下我国天然气消费未来展望
3.1加强宏观引导
要逐渐完善市场定价机制。目前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和民众低碳意识的培养,当前市场对天然气需求量迅速增长,因此政府要逐渐推动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制定合理的价格,一方面助力消费,另一方面也能鼓励天然气供应商加大对天然气的勘测开采力度。与煤炭、液化气等燃料相比,天然气的价格更具优势。根据燃料间产生相同的热值计算,天然气的价格大概只有石油价格的30%到50%之间。如果国际上的天然气价格继续按照当前的上涨趋势上涨,那么我国天然气的价格优势也将越来越大。
3.2 投融资助力天然气供应量
虽然政府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天然气消费供应,但是从长期来看,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扩展天然气供应企业的资金来源。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融资投资渠道不断畅通,作为发展前景较好的清洁能源,目前天然气的投资前景良好,如图2,所示,截止2015你那6月1日,天然气的股价总体处于平稳上涨状态。因此要充分借助发挥券商和众筹的作用,为天然气供应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加快其发展并提高天然气供应量,进而推动天然气消费的社会普及度。
3.3天然气消费将推动天然气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
4.结语
当前,国内的天然气市场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且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除了用于生活燃料,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未来,天然气在我国能源市场上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动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我的家
- 可爱的小乌龟
- 假如我是一条长长的河
- 故乡行
- 学问
- 诚 信
- 春游
- 谢谢您,亲爱的外婆
- 桂花飘香
- 回忆·故乡
- 油菜花黄
- 爬山
- 彩旗又飘起来了
- 我爱跳远
- 档案保密工作的几个问题解析
- 科学主义在中国的中西比较研究
- 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方法探究
- 浅谈公证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 档案价值外延的划分基础与表现
- 棚户区改造档案刍议
- 我国文物保护政策执行力薄弱的主要表现及对策分析
- 学校档案损毁的因素与档案保管的方法
- 第四纪古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历史观
- 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思路的理性思考
- 结合教学特点扎实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 如何建立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梁溪集》版本问题初探
- 九一八事变后胡适民族危机意识探析
-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 《月迹》课文
- 《草叶上的歌》课文
- 《送往小木屋的信》课文
- 《月迹》教学设计
-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 《送往小木屋的信》教学设计
- 《月迹》教学设计
-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 《月迹》教学札记
-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 《草叶上的歌》教学设计
- 《月迹》教学札记
- 《草叶上的歌》教学札记
- 《送往小木屋的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