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养老保险对城镇职工工资效应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7年进行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企业为城镇职工提供养老保险的工资效应。文中我们使用了最新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单位为城镇职工提供养老保险存在替代效应,即养老保险作为企业用工的成本,会直接或者间接的转嫁给城镇职工,从而参加养老保险会在短期内降低城镇职工的工资。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加大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公共财政支持,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在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与率的同时,有助于短期内提升城镇职工收入水平,进而刺激国内消费。
关键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替代效应”;倾向得分匹配
一、引言
改革开放近40年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开始逐渐关注国内居民社会保障问题,逐步颁布并实施社会保障政策。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之后一系列关于养老保险政策相继出台。企业单位是否将养老保险的成本转嫁给城镇职工,即养老保险是否存在替代效应?这些都是政策制定者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相关文献回顾
三、数据来源及方法说明
CHIPS是目前衡量全国家庭住户收入情况最好的指标之一。本文最终选择6065个样本量。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样本共有4869个,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样本有1196个。参保率高达80%。
本文估计收入的经典模型为明瑟工资方程,将此方程作如下变换:
yj=Aj+αDj+βXj+Ej(1)
ATT=E[Y1i-Y0i|Di=1]
={E[Y1i|Di=1]-E[Y0i|Di=1]}
四、实证结果
为了确保养老保险对工资影响效果的准确性,接下来本文分别使用半径匹配方法和核匹配方法重新估计,对上述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表2是分别使用一对一匹配方法和核匹配方法计算的ATT值,结果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五、总结
由实证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对城镇职工具有替代效应,企业为城镇职工提供养老保险时,会将其作为用工城镇转嫁给城镇职工,从而在短期内降低城镇职工工资。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社会保障部门在实施养老保险政策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为了保障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利益,首先,在指定养老保险政策的时候,应该让城镇职工群体和企业都应该少缴纳养老金,而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补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选择,我相信
- 沟通
- 当白纸爱上文字
- 人生演绎
- 直视挫折
- 生并不隐晦,死不为解脱
- 心灵
- 读书无用论
- 魔鬼糖的滋味
- 金银花开
- 目标
- 难忘
- 心声
- 孔子的悲哀
- 公平
- 《西风颂》译后记
- 当下公立医院缘何难以回归公益性
- 海光山影巴塞罗那
- 话说清朝的几位状元
- 安静!安静!
- 罗亮的诗(6首)
- 春晚小品“跪文化”批判
- 认真对待德性:自由心证的法理学再探讨
- 再说“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之伪
- 合作共赢:新时期政经外总体战略
- 雕栏玉砌应犹在
- 罗伯茨动物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
- 缺乏政治变革的图强为何难以成功
- 活到老,写到老
- 单身,随性,成熟
-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1)
- 2010中考语文衔接连贯题难点突破
- 初一文言文翻译:《论语》十则
- 2010中考语文小说过关检测题:母亲来信了
-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古诗词默写
- 中考语文背诵十七法
- 初一文言文翻译:《木兰诗》
- 初一语文文言文翻译:《伤仲永》
- 2010中考语文:仿句考点解析及训练
- 2009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文学作品阅读
- 2009年武汉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
- 中学生优秀作文点评:瞬间的感悟
- 2010中考语文阅读同步训练:周总理,你在哪里
- 初二语文课文翻译:《爱莲说》译文
- 500个考试常见易错字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