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2
“动漫戏曲”创业路:让动漫舞起中国水袖
一个曲高和寡,一个缺乏底蕴,戏曲和动漫遇到一块很可能就负负得正了DD
在北京大兴区地铁四号线高米店南站附近的一个小公寓里,金谷和魏国卿成立了“青谷戏曲动漫工作室”,这已经是他们第四次创业了。这对北大研究生毕业的好朋友,毕业五年来拒绝高薪工作,摆过地摊,开过淘宝店,不买房不买车,只为了他们认准的那条还未有人尝试过的戏曲动漫之路。
四次“创业”,戏曲动漫初衷不改
金谷和魏国卿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他们在北京大兴的戏曲动漫工作室里。说起来,这是两人毕业后的第四次“创业”了。之前有过和别人合作,也在杭州做过自己的工作室,但最终两人还是选择了定居北京创办自己的工作室。他们的愿望是能够一直做自己喜欢的戏曲动漫,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不要受到太多商业方面的干扰。
金谷说,与其说他们是创业,不如说是创作。因为两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也更愿意用在创作上,至于如何赢利,如何与别人谈合作,他们两个人实在是不拿手。
但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高,每一个推出的动漫人物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魏国卿负责美术设计,金谷则把关人物必须符合戏曲的特点,在这点上金谷是当仁不让的“专家”,他的意见魏国卿也是心服口服的。
金谷从小接触戏曲,正式拜师学戏也已有十几年。金谷是安徽安庆人,那里的人喜欢听各种戏,尤其偏爱黄梅戏。金谷耳濡目染从小就会唱不少戏。十六岁时他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当时学校里的戏曲活动非常活跃,在这种氛围中,本来就热爱戏曲的金谷正式拜师,开始学习京剧和昆曲。
2007年,金谷考上了北大数字艺术系计算机动漫专业的研究生,而让他开心的另一点是北京的戏曲界名师济济,他又可以拜师学艺了。
来自山东的女孩魏国卿是金谷的同班同学。她通过金谷接触到了戏曲,并一步步开始喜欢戏曲。金谷每天下午都要在宿舍练两小时的嗓子。以前他都是早上练,来到北大后怕吵同学,改在了下午。在金谷的带动下,魏国卿开始学戏,她嗓子条件好,乐感也好,很快就学得有模有样了。
在金谷的北大研究生生活中,始终没有离开过戏曲,每个周末都是在学艺中度过。毕业设计的时候,每个人都要选一个设计方向,金谷选的是戏曲动漫,就是用动漫的形式来表现戏曲,这个方向之前从来没有人做过,所以也没有任何模式可以参考。最后,金谷和魏国卿用半年时间做成了一段改编自京剧《卖水》的三维动画,大头小身子的俏花旦载歌载舞,活灵活现,每个动作、每个细节都极讲究。他们后来将这段动画放到了网上,倍受年轻人喜欢,点击率很高,中央电视台也打来电话希望能播放这段动画,很多小朋友都是看这个动画学会了京剧《卖水》的。
戏曲+动漫,负负得正
尽管几次创业都不成功,但金谷和魏国卿将戏曲动漫这条路走下去的决心并没有动摇,因为他们执着地认为,这是一件对戏曲和动漫都有好处的事情。“戏曲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高雅艺术,曲高和寡,进入了衰退期。国内动画的发展刚起步,但也进入了瓶颈期,没有深厚底蕴,也没有形成自己的表演体系。这两个东西遇到一块儿,就很可能负负得正,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金谷说,他们和那些只懂动画的人不同,他们懂戏曲,会表演,所以做出来的戏曲动画人物,造型扮相、一颦一笑,哪怕是水袖的一抖,都是有讲究的,差一点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平时,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创作上。金谷注重动漫中戏曲人物形象的每一个细节:比如黄梅戏人物梳真头发,越剧角色则要戴头套。同样是贴片子,程派《锁麟囊》薛湘灵的片子是大弯小弯错落分布;尚派《失子惊疯》胡氏的则要均匀分布9个小弯;梅派《霸王别姬》的虞姬要贴出个鹅蛋脸;荀派《红娘》的红娘则偏要让片子在太阳穴那里挑起来,贴出张瓜子脸。而在画动作时,也不能有一点差错,“画四大名旦里荀慧生的红娘,你要知道红娘常做的动作。比如衣服的褶皱,她退后了一步,画的时候衣服就是拖在前面。这些跟你懂不懂戏曲表演,懂不懂手眼身法步有很大关系。”金谷说。
他们创作的第一部动画微电影DD《嫦娥》只有10分钟,但二人做了整整一年。金谷说,“最难的是‘调骨骼动画’(三维动画制作术语,即让动画人物自如行动,立体起来),比如屏幕上嫦娥转头看人,头还未转,腰部已经起范儿,颈脖先转,再是眼睛,看到人后,垂下眼帘。就这一眼,‘骨骼动画’就得有十几个动作,细致到哪根骨头先动。”他们常常在创作过程中,走一遍台,揣摩一下身段,再坐回电脑前继续画。
经过几年的精雕细琢,现在他们的素材库中有了近百个动漫戏曲角色。二人的创作作品不仅受到年轻人的认可,也引起了戏曲界前辈们的关注,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梅葆玖先生不仅为他们题词“传承国粹,发展动画”,还在全国两会上专门提案:用动漫来表现国粹京剧艺术。
现在,他们的同学有的在大公司工作,有着高薪收入,有的买了房子,买了车。这些他们都没有,但也不羡慕。平时有时间,金谷和魏国卿喜欢看看古书,听听戏,喝喝茶,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他们慢悠悠地保持着一份属于自己的闲情逸致,也坚信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传统文化应该让大家敬畏,这是一个民族的神韵。我们希望能让中国的小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戏曲,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国粹更好地流传下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下雪了
- 刮目相看歇后语改写
- 给"坏习惯"先生的一封信
- 我的老师
- 外婆的家乡
- 我爱荷花
- 击鼓传花
- 亲切的易老师
- 给"坏习惯"先生的一封信
- 和平,我想你
- 我笑了
- 请到我的家乡来
- 秋天
- 回乡偶书
- 英国中世纪庄园制下自由农民的主体权利
- 浅谈抗战时期进步文艺期刊
- 浅谈中国玻璃发展
- 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提要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差异
- 日本飞鸟奈良平安时代佛教的传播及受容
- 大革命时期的察哈尔农民协会
- 陈嘉庚珍藏文物的来源及藏品信息浅谈
- 出土文献数字化整理简述
- 舌尖上的异域风情
- 承德避暑山庄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 清代龟鹤益寿烛台考略
- 对文物博物馆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
- 刍议关于推进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的建议
- 明、清、民国海南方志槟榔习俗变迁研究
- 浅析博物馆陈列形式风格定位
- 《学弈》教学札记
- 《学弈》教学设计
- 《学弈》其它杂项
- 《学弈》教学札记
- 《足球史话》课文
- 《学弈》教学设计
- 《足球史话》教学设计
- 《学弈》说课设计
- 《学弈》问题探讨
- 《学弈》教学设计
- 《学弈》课文
- 《学弈》其它杂项
- 《学弈》教学设计
- 《学弈》相关知识
- 《学弈》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