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珞巴族研究综述

珞巴族研究综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2

珞巴族研究综述

[摘 要]珞巴族作为我国的一个独立的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我国许多学者就珞巴族的历史变迁、民族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查阅,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珞巴族;综述;历史变迁;文化;经济

珞巴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少数民族,早在吐蕃之前就已形成,但是在解放之后的民族识别中,珞巴族在1965年8月才正式确立为我国的一个独立的少数民族。珞巴族居住的“珞渝”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珞巴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一支,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我国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分布情况

可搜索的这些研究成果涉猎的领域广泛,分布在40门学科。但对于珞巴族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在行政学、民族学、政治学和旅游这四个领域,均超过60篇;而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极少,仅仅只有4篇。

二、研究内容

在一些研究成果中,小莉、晓蕊、庾莉萍、龚锐等学者都采用了“珞巴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一个少数民族”的表述。但是,实际上,这种表述并不正确。珞巴族总人口较多,主要分布在非法“麦克马洪线”以南,约30万人,只是在我国实际控制区内,我国进行人口普查的时候普查得到的只有约3000余人。

虽然在搜索中发现,关于珞巴族的文章始于1965年。但是1965年仅有的两篇文章中一篇是介绍西藏时提及珞巴族,另一篇文章是对于9月11日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中珞巴族第一代射箭运动员的报道。直到1973年,中央民族学院派出了我国首批赴西藏珞巴族地区对珞巴族进行全面社会调查的民族学者。但是对于珞巴族的研究仍然较少,而且研究内容较少涉及到珞巴族的社会变迁或社会文化。

综合前人对于珞巴族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的内容有珞巴族的历史变迁、珞巴族的文化及其变迁、经济发展方面。

(一)珞巴族历史及其变迁研究

在珞巴族历史和社会形态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洛思从博嘎尔民间传说研究珞巴族的起源和社会发展,陈立明的《门巴族、珞巴族的历史发展与当代社会变迁》等。

这些文章对于珞巴族的起源都一致偏向神话传说,即阿巴达尼和阿巴达劳两兄弟的传说,也以此表明珞巴族与藏族的渊源关系。因此,珞巴族男子的名字一般习惯第一个音节用“达”。阿巴达尼的故事,是关于博嘎尔部落神话和传说中引用最为广泛的题材,反映了珞巴族父系氏族公社及其解体的历史发展阶段。

学者根据史料记载指出,珞巴族在公元7世纪就成为吐蕃的属民,在13世纪中叶珞巴族所处的珞渝地区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划,在随后的政权争夺中,无论是哪个派别取得西藏的地方政权,都会派人到达珞渝地区传教和执政。在19世纪中叶珞渝地区遭到英国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1913-1914年,英国政府代表麦克马洪采取讹诈和欺骗的手段将我国包括珞渝地区在内的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英印版图,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麦克马洪线”。当然,我国政府一直未承认这条分界线,因此也称之为非法“麦克马洪线”。

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原因,珞巴族社会发展缓慢,在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之前,珞巴族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家长奴隶制社会阶段,大多数地方仍采取的刀耕火种的原始耕种方式。

(二)珞巴族文化及其变迁研究

对于珞巴族文化的研究涉及到了珞巴族的语言、音乐、文学、建筑、风俗习惯、服饰、婚姻等方面,尤其是对于珞巴族的风俗习惯关注最多。

在语言、音乐和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珞巴族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独有的语言,欧阳觉亚以米林县南伊公社琼林生产队的博嘎尔语为根据,详细地介绍了珞巴族的语言中的元音、辅音、音调、词汇和语法。涂青华将珞巴族音乐进行分类,分为“夹依”、“百力”、“亚里”、“月”四种,这四种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群体进行演唱,其中“夹依”歌曲结尾的地方会加上衬词“甲景甲(1)”。构成珞巴族民间文学的主要有神话、传说、民间史诗、歌谣、谚语等等,这些民间文学反映了珞巴族的历史发展、社会现实、习俗等方面。

在珞巴族的建筑方面,学者们指出珞巴族的传统建筑以竹子为材料,一般的竹楼有三层,成长方形。室内陈设较为简单,屋子中心是火塘,火塘上方吊有熏烤稻谷、鱼干、肉类或其他食物的木架,火塘旁边放置炊具、饮具等。但是,珞巴族房屋的装饰却是非常具有特色,在房屋内部随处可见兽角兽骨装饰,这些装饰象征着房屋主人的勇敢和高超的狩猎技术。当然,珞巴族对于宅基地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讲究以及选择之后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对于珞巴族的风俗习惯的研究,包括了珞巴族人的信仰、节日、禁忌。珞巴族信仰原始宗教,信鬼不信神。但是珞巴族人并不是怕鬼,而是认为他们生活中的一切事情,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是各种鬼神造成的,其中有些鬼是他们的祖先,因此各种祭祀活动不断。珞巴族人最频繁的原始宗教活动就是杀鸡看肝,这几乎成为珞巴族人的精神寄托。直到现在,珞巴族其他信鬼神的祭祀活动已不再有,但仍有杀鸡看肝这项宗教活动,只是现在会的人极少。与珞巴族人的信仰相关的就有一系列的禁忌,比如生育的禁忌、居住的禁忌、葬礼的禁忌、婚礼的禁忌等等。

在服饰方面,珞巴族的服饰充分体现着粗犷豪放的风格,兽皮是他们服装的主要原料,喜欢佩带装饰品,颈上戴一种用青蓝色的石料磨制而成的串珠。珞巴族妇女穿的是用棉布、羊毛自织的短上衣和统裙;男子常着羊毛织的黑色套头坎肩,头上戴用熊皮压制的圆盔帽或用藤条编制的圆盔帽,帽檐套着带毛的熊皮圈,帽后垂着一块可放箭和刀的长方形狗熊皮(2)。在龚锐、冀文正的研究成果中都以图片的方式展示了珞巴族的服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今年的桂花格外香
人,要有多个支点
告诉我,我还有什么
妈妈,请让女儿为您梳一下头吧
品书
假如死亡来临
一则印象难忘的广告
友谊最可贵——读《夏洛的网》后感
老师,我错了
富翁的大房檐
春到
观《海底总动员》有感
20世纪你美吗?
父亲,再一次也好
燃起心中的桔灯
康熙帝谕葬靖海侯施琅将军祭文再现福建
浅析武山元代墓葬的装饰
珞巴族研究综述
石羊传统教育的研究
苏州古典宅园的特殊社会功能
开展“三史教育”促进社会和谐
揭示辽北开发的历史进程
生存与选择:“三年困难时期”乡村民众的生产自救
定州石刻馆碑刻之精选
祁州药市的关东帮和山西帮
独立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探讨
基于社会现象情景模拟的道德调查
论遵义教案对黔北地区思想文化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改革
从传统藏书楼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材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材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信》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材理解
《信》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材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