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传统藏书楼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

从传统藏书楼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2

从传统藏书楼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

[摘 要]文章阐述了宁波公共图书馆的创建背景、创办经过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在宁波公共图书馆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并探讨了传统藏书楼向现代图书馆转变的历史轨迹。

[关键词]藏书楼;公共图书馆;宁波图书馆

宁波历来为浙东名城,文脉源远流长,人才代代辈出,藏书更是享誉海内外。据有历史记载的宁波藏书之事最早始于北宋著名教育家楼郁,至明清已蔚然成风,藏书楼先后共计百余家。虽然历经沧桑变幻,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天一阁、五桂楼、伏跗室等藏书楼,他们见证了宁波乃至中国的社会文化发展轨迹,保存下来的大量珍贵典籍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镇馆宝藏。

宁波的传统藏书楼在清末已有向现代图书馆转变的萌芽,据史料记载,一些藏书楼除收藏传统古籍外,还收藏不少现代图书,有的已发展为按专门学科分类藏书,有的打破旧的封闭状态乐于向社会公众开放。同时,在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开明官吏薛福成等人的推动下,宁波的传统藏书楼开始逐步向现代图书馆转变,宁波市市立图书馆第一任馆长张汝钊更是为宁波公共图书馆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宁波公共图书馆创建的时代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各种思潮涌入,社会上变革思潮迅速发展,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各种新思想和新事物,并逐步被人们所接受。19世纪中叶,一批中国人先后走出国门,他们用日记、游记的形式记录下了在西方的所见所闻,其中有些人更是把西方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做了介绍,首次向国人展示了一个与传统藏书楼不同的现代图书馆运行模式。19世纪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近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带来了西方现代图书馆的建设思想和服务理念。而此时中国传统藏书楼还延续着旧有的“重藏轻用”、“藏而不用”和封闭性的理念,与社会的发展潮流格格不入,拉开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社会上要求变革,创建现代图书馆的舆论日渐高涨。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宣统元年(1909),清政府批准了《学部奏筹建京师图书馆折》,标志着京师图书馆的正式诞生。第二年,《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的颁布首次明确了“图书馆”名称的法定地位,自此“图书馆”正式取代了中国传统的“藏书楼”,现代图书馆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潮。

2.宁波公共图书馆创办经过及发展历程

2.1从揽秀堂藏书楼到宁波市市立图书馆的嬗变过程

宁波公共图书馆的创办经历了传统藏书楼的没落――新式藏书楼的兴起――各种具有现代图书馆意识的学会图书馆形成――宁波市市立图书馆的成立这一嬗变过程。前后历经40余年,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同时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史上留下了自己前行的脚印。

光绪十年(1884年),具有开明思想和外交经历的薛福成任宁绍兵备道,他在宁波城西衙署内独秀山基础了扩建了后乐园,作为教育民众、启迪思想的场所,其中设有揽秀堂藏书楼,薛福成用洋药税款购买了一批藏书供人们学习。此时的宁波私家藏书楼虽然很多,有些规模也很大,但只对内开放,很多民众望而却步。同时,私家藏书楼以个人力量来支持庞大的私人藏书也极为困难,往往精力、财力不济,很多传统藏书楼纷纷没落。在这种情况下,由开明官吏创建的新式藏书楼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民众的欢迎。光绪二十年(1894年),吴引荪继任道员,他把揽秀堂藏书楼改称为崇实书院藏书楼,继续购置图书,还把自己藏书的复本捐赠给藏书楼,增加了藏书楼的藏书量。1905年,崇实书院改为宁波教育会,副会长陈屹怀购进中日新书二千余册,充实藏书,以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

2.2宁波市市立图书馆的发展及宁波公共图书馆演变历程

1949年6月,宁波解放后,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了鄞县县立图书馆。当时有藏书1.5万余册,其中一半为古籍,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图书馆只剩下了3名职员。为了使图书馆的藏书更好服务人民群众,宁波市文教局组织人员整理图书馆的各类藏书,大部分古籍移藏到了天一阁古物陈列所,把可以用的图书移交给了宁波市人民文化馆阅览室,供市民阅览。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和社会形势发展要求,经过多方努力,1953年,宁波市图书馆在中山公园旧馆址重新成立,当时馆舍面积660平方米,工作人员6人,各类藏书8946册,其中大部分为宁波市文化馆交回来的前鄞县县立图书馆藏书,图书采用国家最新颁布的《全国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编目。新成立的宁波市图书馆设有外借室、成人阅览室、儿童阅览(采编)室等部门。1956年,为更好的发展图书馆事业,设置了专职馆长,同时工作人员增加到了11人,并增设了科技图书资料室。

2.3对创建宁波公共图书馆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宁波公共图书馆的成立是时代的产物,他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薛福成和张汝钊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

薛福成一手创办了揽秀堂藏书楼,在社会上兴起了兴办新式藏书楼的风潮,同时他珍藏的大量书籍后来都收藏在了薛楼,成为薛楼重要的藏书来源。1913年,为纪念薛福成,当时政府把新建的公共藏书楼命名为薛楼,这是社会民众对薛福成开明兴办新式藏书楼,启迪民众思想的一种肯定和认可。同时,薛福成还留下了“存古开新,兴贤育才”等遗训,对当今图书馆工作者来说乃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说薛福成奠定了宁波公共图书馆的事业基础,而张汝钊则建设和发展了宁波公共图书馆的事业,并把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汝钊接任馆长后,亲自与其助手叶籁(其表妹)和十二岁的外甥周劭一起,“於三伏烈日中出群书而曝之,悉心整理,损坏者补缀之,脱编者装订之,残缺者钞补之”,共计整理出藏书1.4万余册。尔后“遵照《四库全书》目录分类编制,每种表以布签,以便识别;每册系以号码,以定先后;每部夹以木版,以免损坏。复一一汇编书目,以详载其著者姓氏、出版地址及购入时价格”。张汝钊为宁波市市立图书馆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汝钊还为宁波市市立图书馆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她在其他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宁波本地实际,制订出了《寄存图书办法》、《捐赠图书办法》等制度,促进了宁波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良性发展。

3.结语

宁波公共图书馆的创建和发展过程经历了从传统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的转变过程。这当中有政府的推动,社会有识之士的努力,也有社会民众渴望开放,寻求知识的底层呼唤,应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中国公共图书馆产生、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感人的事
我班的新三十六计(之一)
回忆煎蛋
父母的爱
关于崔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网络博客
我心爱的小黑兔
美丽的小溪受伤了
《三个虎仔的故事》的读后感
后悔
点评我的家庭
我爱春天
英雄本色——读《水浒传》有感
《连载童话小说》狗狗历险记
把我的快乐告诉你
探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不足及其建议
关于学科发展下高校图书馆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
浅谈图书馆员职业素质提高与发展
哈萨克斯坦民族政策
图书管理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试论元代“四等人”制
社会阅读的发展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
简述文武兼备的佟国维
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评价和利用
试论如何构建公共图书馆的和谐阅读
浅谈地方行政学院图书管理员专业素养的培养
陕西省本科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调查分析
关于图书馆库存危机的解决方案的建议
浅析东北抗日联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贡献
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整合策略分析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教学札记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欲速则不达》课文
《七子之歌》相关知识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