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对中职会计教学影响探析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对中职会计教学影响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4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对中职会计教学影响探析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前提条件,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它是一种资格证书,是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直广受中职学生的青睐,许多学生更是将从业资格证书作为其将来找工作的“敲门砖”,所以研究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一、改革内容及其影响

从2012年开始,财政部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进行改革,考试的三个科目,即: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保持不变,考试形式、时长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无纸化考试

“无纸化考试”是财政部以《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试题库资源为基础,借助于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进行考试,并能及时生成考试成绩的考试模式。无纸化考试模式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考试环境变化

从2013年开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三个科目都采用无纸化考试,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是对其学习习惯的颠覆,一直以来,学生倾向于阅读纸质的书本,做纸质版的练习,使用计算机做练习相对较少,且市面上也缺乏相应的资源,学生缺乏相应的系统训练,造成应考经验不足。

2.考试内容丰富

无纸化考试试卷是由试题库中随机抽取,每套题考试的内容都不一样,甚至有一些题考试的难度比较大。这种方式,杜绝了在考场上相互抄袭的情况,并使得考生复习范围加大,考生如还按以前一样抓重点,则很有可能出现考题与复习内容相差甚远的情况。

(二)三科联考

在以往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会计电算化课程可以单独考,且每月可以考一次,考生可以先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考试后,再考另外两门。而现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行三科连考,要求三科全部合格,才算通过。三科考试在同一天,每科考试时间为60分钟。以2015年江西省为例,考生每年只有两次机会,上下半年各有一次。这样加大了考生的压力,使得通过率在一定程度有所下降。

(三)“三个统一”

1.统一教材

统一教材意味着对全国考生而言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也就是说,2015年以后考生在全国任何一个地点参加从业资格考试,抽到的题都是按照同一教材编写的。这样规范了考生的指导用书,以纲(考试大纲)为纲,以本(教材)为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集中考生的思想。

2.统一题库

以前各省都有自己的考试题库,相对来说,省一级的题库容量不大,给一些培训机构予可乘之机。它们习惯的做法是利用“人海”战术,批量组织考生参加考试,在考场凭记忆或其他方式把题库中的考题描述出来,尽可能还原题库,再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这些培训机构将复制出的题库作为招揽生源的“法宝”,许多考生也热衷于考前参加这类培训机构,把其看成一条能顺利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捷径。而现在财政部统一了考试题库,考题容量之大、命题之严谨不能与省一级相提并论,且实行三科联考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述情况。可以预见的是,统一题库后,这类培训机构的考试通过率将会有所下降。

3.统一题型

根据财政部文件,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各科目考试题型分别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会计基础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会计电算化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实务操作题。各省市的题型可能会有差异,但考试的知识点不会变化。与以往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比,三科分值结构方面有了一些新变化,比如会计基础增加了客观题型的分值比例,降低了计算分析题的分值;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增加了案例分析题,并且占有较高的分值。三科考试的侧重点不同,会计基础相对较难,知识点需要理解,部分内容出题的灵活性很大,需要考生对基本理论理解的基础上能活学活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内容比较简单,但是知识点比较琐碎,需要记忆的考点较多;会计电算化考试内容侧重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用性较强。

(四)考试内容变化

除上述趋势化改革外,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在内容也有较大变化,总结如下:

1.会计基础科目

新大纲最主要变化在于对章节顺序进行了调整,新大纲第五章“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对应原第十章的内容,在内容上基本上全部重新编写,结构和具体内容都进行了补充调整,其余章节也进行微调。同时,新大纲也对原有的知识点框架下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增添和删减,例如,新大纲第一章新增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准则体系”相关内容。删除了原第九章“会计档案”的相关内容。

2.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

第一章:主要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进行了调整修改;“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增加了中国总会计师协会。

第二章:主要是对票据概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增加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相关内容;结构上的有很大的调整,将银行卡和其他结算方式单独列为两节讲解,内容上也有所扩充。

第三章:整体增加了“营改增”的相关内容,对知识点内容都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第四章:变化不是很大,主要是新增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的相关内容。

第五章新增了“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的相关内容;对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调整修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被分为两节,并进行了细化补充。 3.会计电算化科目

第一章:基本全部更新,删除了“会计电算化简介”,增加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第二章:主要是整合和删减,并在具体细节上进行了调整修改,例如删除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添加了“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

第三章全部删除。

第四章:原第四章调整为第三章,主要在会计软件的各个模块的应用上进行了细化讲解,更加整体,新增报表管理模块。

新增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在会计中的应用的相关内容。

二、中职会计教学的改进策略

中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定位是在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及相关岗位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可以说,相对于广大会计专业的中职生来说,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其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唯一凭证。所以,中职会计教学应紧扣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主弦,紧跟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使学生能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一)课程内容与课时设置改进

从课程安排的合理性来说,中职学生第一学期宜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会计基础两门课程,因为这两门课程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这两门课不先学,会计电算化课程也无从学起。计算机文化基础一般是学校的公共课,课时设置建议为60学时;会计基础在很多中职学校里设置为70学时左右,笔者认为不够,应设置为90学时左右,因为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70学时基本上只够从绪论――报表的理论学习,中职学生还应该进行从收集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填制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编制工作底稿――编制报表的实训,这类实训的设置为20学时左右。实训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线,通过实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会计工作岗位的内容,真正做到理论作用于实践,这一点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学期宜开设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三门课程是第一学期基础课的升华,学生学完后,即可以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课时设置建议为70学时左右,财务会计课时建议为90学时左右,许多中职院校基本这样设置,在此不赘述。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因为根据考试大纲,该课程近1/3的内容是税法,许多中职院校又单独开设了税法课程。据笔者统计,税法课程中,有70%的内容出现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这样就造成了课程设置的重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考试中,学生感到难度最大就是涉及税法的内容,而且考虑到中职学制短,学时有限,笔者提出两种建议:第一,合并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与税法课程,课时建议为90学时左右;第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及税法课程在同一学期开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时建议为40学时左右,不再讲述其中税法内容,税法课时建议为60学时左右。

(二)教学方法改进

现在中职的学制大都是“2+1”模式,再加上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具体情况,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扎实地掌握会计基础知识。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推荐两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通过调动学生的“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会所学内容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例如:在原始凭证的讲解中,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单据,如购物发票、超市购物小票、学费交款单据等,让学生对所收集的单据进行分析,提出“怎样才算原始凭证”,“怎样的凭证才能入账”,“它们的共性是什么”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出原始凭证的概念、填制要求和审核。这样使枯燥的内容就变得有趣,学生对原始凭证的理解也会深刻。

2.分层教学

(三)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为适应会计信息化时代,并使学生能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职院校还应努力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应包括硬件资源,例如:手工会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也包括软件资源,例如:用友U8或T3软件、网中网会计实训软件、财刀网税务实训系统等。这些软硬件不投入或更新,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另外,根据现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特点,中职院校还应向学生提供其他资源,现举三例:

1.网上试题库

中职院校教师可根据教材及考试大纲的内容,建立网上试题库,试题库中既包括章节练习也应包括综合练习,平时能允许学生登录进行练习。有条件的中职院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手机APP,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也应该采用网上测试的方式,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会逐渐习惯无纸化作答形式,消除对无纸化考试的恐惧感。

2.课程网站

中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组织教师建立课程网站,网站的内容宜包括: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电子教案、教学视频、考试大纲、在线答疑等。课程网站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后教师。

3.针对性总结

相对于以前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2015年新考试大纲变化较大,变化的内容尤其要引起注意。教师应对大纲中变化的内容要进行总结,并进行引导。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有针对性。例如:会计基础中第一章第一节变化内容可用下表表示。

以上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对中职会计教学影响的初步探讨,只有充分了解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现状,才能对中职会计教学各方面进行改进,制定并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学生考证的通过率,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丁几·北北
时间与自由
生活
开启命运之锁
遇见
死?生?
人生若只如初见
生活因你而精彩
为什么要忧伤
简单美
一粒沙的位置
让反省重新点亮生命
智慧由书传
指尖凌乱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伯乐
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误诊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清蛋白尿与冠脉病变的相关分析
源于临床研究文献的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析
从五脏论张仲景对眩晕病机的认识
行走间的风景 邂逅青海人
你的鞋穿对了吗?
谁在制造“中国威胁论”?
端午节习俗的养生含义
浅谈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
裴正学教授治疗癫痫病的经验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蓝染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分析
如果让孩子当校长
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成交50亿“80后婚育话题剧”引关注
优化体育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感悟
不让语言落空:听张大文谈语文
文学经典教学的两大硬伤
刘云生:我们需要怎样的阅读教学
作文“目标递升”批改法创设及操作说明
和学生一起读书
当前中学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
北大中文系主任奉劝中小学生多读经典
对语文教学绩效低下的反思
文学作品中空白语言的探究
洗尽铅华还本真——加定语的语文
十二生肖与中国民俗
搞好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闲话澳门语文教育
于永正“五重教学”教学方法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