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9
转型期我国农村政治文化的特征简析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传统农村的政治文化兼有蒙昧型政治文化与顺从型政治文化的特征,随着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变化,我国农村政治文化正从这一混合型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转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一、过渡性与异质性
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又具有发展性,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改变,政治文化会发生相应变化,使当前的政治文化具有了过渡性和异质性特征。过渡性与异质性特征存在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变迁
(二)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政治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现有政治文化不可避免的会从已有文化中发现它的痕迹。政治文化是靠人来创造和传承的,在政治实践过程中,人们必然受到已有文化的影响。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认识、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较差,传统政治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表现得更为突出。
1、宗族文化
宗族文化是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范围的家族关系以及由它产生的种种体制、行为、观念和心态,维系家族文化的是由血缘关系构成的角色定位和结构模式。村的社会状况是家族文化产生的土壤,农村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家族文化的变化,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社会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家族文化在我国农村文化中的根基并为动摇,仍为农民现有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宗族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家长本位的存在,与之相随的是我国特有的伦理秩序。它主要体现就是在政治运行中,上级要求下级绝对服从。这种文化往往造就出的是一种权威主义人格,这种人格类型的特点是重权威,轻个体,民主意识淡薄;重礼俗,轻法治,法制意识淡薄。家族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整合功能,有稳定社会的作用,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狭隘性,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运行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
2、人治思想
儒家的“人治”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漫长的封建统治过程中逐渐衍化为狭隘的“有治人,无治法”的极端的“人治”主义。
3、平均主义思想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体现了小生产者和社会下层成员要求取消等级特权的政治理想。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农村的利益格局,贫富差距逐步拉开,受平均主义思想影响的农民群体很难对贫富差距扩大有个正确的认识,在不平等的社会现实面前往往会产生不平衡心理和焦虑情绪。
4、官本位意识
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庞大而严密的官本位体系,上下级之间界限分明,要求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官本位体系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与官本位体系相对应的官本位意识的存在也就十分深远。官本位意识属于臣属型政治文化,在此文化形态下,民众只会消极被动地去配合政府的行为,民主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
5、小农意识
小农意识是伴随小农经济发展而存在的一种落后观念,时至今日,其传统依然在农村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空间。具体表现是保守,排斥变革,缺乏主动进取精神;在价值观念上,以安于现状、患得患失、平均主义诉求为特点;在思维方式上体现为经验性、直观性和不系统性,往往只重眼前利益和小集团利益。
(三)现代政治文化的冲击
近些年来,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有了较大的发展,村民自治的实践给农民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农民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逐渐出现了变化。同时,随着农村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接触到现代西方的政治文明成果,那种在中国长期积淀起来的社会政治心理和习惯、政治态度和情感、民族精神价值观受到冲击,农村政治文化正处于重构的关键时期。
二、农村政治文化发展的滞后性
政治文化会随着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改变而改变。近些年来,农村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基层民主制度已经确立并不断完善,农民开始从实践上参与政治生活,为农民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的变化提供了条件。但是,相对于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说,农村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明显落后。主要表现在:
(一)农民的政治判断和分析能力明显提高,对政治参与的程序逐渐熟悉,但是对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运作程序等方面的知识仍然欠缺,对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缺乏充分的了解。
(二)现有政治文化在引导政治行为方面的实际效果与我国政治制度安排的价值目标之间有存在差距
农民在政治活动中往往是个人情感,家族利益占上风。对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长远发展上目光短浅。也就是说,现有政治文化在引导政治行为方面的实际效果与我国政治制度安排的价值目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农村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仍然落后于实际需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文明在我身边
- 秋天
- 祖国,我爱你!
- 家具的对话
- 二十年后再相会
- 暑假趣事
- 第一次独自睡觉
- 松树
- 排座位
- 读淘气包马小跳有感
- 友谊沐浴池
- “珍珠”帘
- 校园的早晨
- 我的“老虎脾气”
- 激情夏日
- 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图书馆对农村儿童阅读现状调查及阅读推广
- 新形势下县级图书馆文献管理模式探析
- 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 巴西铁路融资缘由探析(1852―1913)
- 转型期我国农村政治文化的特征简析
- 公共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探讨
- 加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
- 论述图书馆队伍建设
- 浅谈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服务意识的转变与创新
- 探究公共图书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 高校图书馆怎样做好学生的导读工作
- 贵州红色历史资源融入中国现代史教学改革试探
- 基于医学信息学知识构建的数据库知识服务研究与实践
- 《天马》教材理解
- 《天马》教学设计
- 《马诗》教材理解
- 《乡村大道》课文
- 《马诗》教材理解
-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 《乡村大道》教学设计
- 《天马》课文
- 《马诗》教学实录
- 《乡村大道》教学设计
- 《天马》教学设计
-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 《天马》教学设计
- 《马诗》教学设计
- 《朱鹮飞回来了》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