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建构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建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5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建构

[摘 要]随着全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进而使得学生党建工作也受到了学生认知渠道、学习方式、思维观念变化的挑战。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全媒体的教育影响力,把全媒体运用到学生党建工作中,探讨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全媒体;学生党建工作;高等教育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资源表现形式不断出现,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实时通讯等媒体形式正充实着人们的生活。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阵地,在全媒体环境下如何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媒体、利用媒体成为当今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渠道,同时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新的业态。

1、全媒体及其特性

1.1全媒体概念

“全媒体”在英文中为“omnimedia”,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解释。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将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使得人们在使用媒体的概念时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至此,“全媒体”的概念开始广泛适用。“全媒体”是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媒介形态大变革中最为崭新的传播形态。本文所提及的全媒体,主要泛指以多种媒介介质,如网络电视、手机、博客、移动终端等为传播介质,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传播媒体。

(1)信息的海量性

全媒体信息的容量不受媒介容积的限制,具有海量性。用户所获得的信息不再仅是某一信息的本身,而是与之相关的诸多信息的集合,并且可以随时对信息进行修改、传播和增补。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利用报刊、广播、网络、手机等媒体获取多媒体信息。

(2)内容的即时性

全媒体依托数字技术,在以用户为核心的大众传播时代,社交媒体繁荣,定时传播开始向实时传播转变。全媒体时代,内容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微信,直接利用手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所见所想直接发给好友,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同时也实现了多用户的即时交流。

(3)信息传播的隐蔽性

相对传统媒体而言,全媒体的信息传播可以采取点对点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因此对于一般的受众而言,极具隐蔽性。

2、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全媒体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电视等,伴随着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普遍使用,使得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获取信息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导致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高校作为社会中一个信息生产和运用的主要枢纽,伴随着全媒体的发展,学生可以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手段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面,这不可避免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大量的信息也极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全媒体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充满活力,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如何让高校学生正确辨认、获取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信息,而不受负面信息的影响,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挑战;最后,由于目前现有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人员承担了许多其它工作,例如教学工作、行政工作等,使得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全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2.2 全媒体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

全媒体打破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单一媒体的范畴,凭借网络的优势,将多种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广受学生欢迎的媒体形式,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全媒体有助于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时效性。传统的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或多或少受到了时空的限制,全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等媒体而言,全媒体传播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传播速度更为快速,信息发布途径更为灵活,和学生的交流也变得更为及时;其次全媒体充实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涵。全媒体已经进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融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为一体,充实着高校学生的生活,学生们可以进入图书馆、数据库、因特网收集信息,与好友视频交流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单调的、枯燥的思想教育,因此,要发挥好全媒体环境下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教育内容的广泛性,丰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涵。

3、全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策略

全媒体环境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要正确分析学生党建工作开展面临的新问题,主动占领新阵地,充分利用全媒体技术服务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

3.1重视高校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利用全媒体构建辅助协同式学习模式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强调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针对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类型学生特点,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你讲我听”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教育者自身的信息存储量及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新的环境下,如何把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全媒体技术相结合,创新高校学生学习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全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学生可以不受外界控制,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观点,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全媒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关注问题等,还可就同一问题进行讨论、实时沟通,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

在这种协同学习模式下,教育工作者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传教士”,通过利用网络论坛、微博、个人空间等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发发教育帖子、共享一些学习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毫无顾忌地和学生们畅所欲言,和广大学生拉近距离,从而达到协同学习的效果,辅导好学生自主学习。 3.2 联系实际,注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人员自身素质

师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充分重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创造有力条件,努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道德文化素质强,具有全媒体传播理念并能熟练操作全媒体设备的专门队伍,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全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要有较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获取处理能力,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全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媒体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也日趋显著,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要主动适应全媒体的教育环境,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与时俱进,通过参加培训研讨、自学等方式学会使用如博客、个人空间、BBS等信息交流的功能,熟悉全媒体技术,创新开展学生工作的方法,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3.3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构建主体式工作机制

高校的主体是“人”,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以人为本”,因此,在学生党建工作中也要围绕“以人为本”这个宗旨,通过细致入微的启发和引导工作,把学生的党建工作与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紧密结合起来。

全媒体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也是一种更加民主的、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方式。它摆脱了传统的、原有的教育模式的束缚,倡导多中心、互主体、或多主体间的对话。因此,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理念。既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注重发挥高校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教育目标。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媒体技术几乎将整个世界连为了一体,并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及心理健康等,高校党建工作者要重视全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全媒体,利用好全媒体,发挥全媒体的正能量,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趣事
超前教育
雨中的回忆
人生需要勇气
我家的春节
最坚韧的生命
促销——触倒了我
未来的生活
妈妈,我错了
中秋夜的秘密
新龟兔赛跑
生命最珍贵
难忘的经历
感谢你伴我走过六年
雨滴的使命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基于“五特”策略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浅析
高校招生多元化改革刍议
关于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话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质及实施策略
关于大学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基于ERP课程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分级教学研究
加强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激活自我实现需要,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制度的创新及改进
浅谈实用美术教学中素描基础课的意义
高职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索桥的故事》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学设计
《长城赞》教学札记
《索桥的故事》相关知识
《长城赞》教学设计
《美猴王》教学设计
《索桥的故事》教材理解
《长城赞》教学设计
《索桥的故事》课文
《美猴王》课文
《长城赞》教学札记
《美猴王》教学札记
《长城赞》课文
《美猴王》教学札记
《索桥的故事》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