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现阶段我国文物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物考古研究越来越被重视。现阶段,我国在文物考古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文物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缩影,能够使我们了解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笔者就针对现阶段我国文物考古的发现与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文物的方法。
[关键词]文物;考古;发现;研究
前言
通俗来讲,文物即古代社会生活留下来的物品,考古即把古代社会生活留下来的物品挖掘出来进行研究,对文物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我国过去五千年的辉煌文化。文物考古既让我们了解过去,也促使我们展望未来。
1.文物考古研究类别
1.1文物来源地研究
在考古学界来说,研究文物来源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文物考古过程中,每当发现文物,首先都要研究其出处,因为文物的来源地可以反映许多信息,而且有助于研究员的研究工作。在考古发现文物后,研究人员需要对文物进行测定分析,通过文物材料、做工、文字等信息,提取出它的来源信息,并结合考古学和文物来源地背景,对古代文物的生产与传播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对文物反映的文化有初步的了解。比如考古发现的一大奇观: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兵马俑,通过研究兵马俑的产生地,可以结合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皇家墓葬的习俗。
古人类食谱研究同样是文物考古的一个重点研内容,通过对其食谱研究,可以了解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对古人类食谱的研究可以采用化学方法,一般使用文物的骨骼和牙齿进行化学分析,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追踪,比如C、N元素,同时,也可以利用Ca等微量元素进行化学分析。通过对骨骼或是牙齿的化学分析,就可以得知古人的食谱结构,了解食谱中动物和植物所占的比例,甚至可以得知古人是以陆生动物还是海生动物为主。了解这些信息后,便可结合古人生活的历史背景,研究其获取食物的方法,分析出古人采集、狩猎、捕鱼等社会活动发展程度。
1.3古DNA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古DNA研究也成为了可能。对于古DNA的研究材料和古人类食谱一样,都是古人类的骨骼和牙齿,偶尔也会涉及到一些古代动植物遗骸。DNA是人类内在的身份信息表,通过对DNA序列的分析,考古学家可以了解都许多信息。另外,对于同时发现的多个文物遗体,使用DNA研究方法,可以了解文物遗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构建出家族结构,从而对古人类生活有一个初步的构想。将不同地域文物遗体的DNA序列进行对比分析,还可以了解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别与联系,甚至可以研究分析出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2.现阶段我国文物考古研究方向
2.1动物考古发现与研究
现阶段我国文物考古最为广泛的是对古代动物遗存的研究,这些动物一般是人工驯养或是被人类捕猎的野生动物,通过动物考古的研究,我们可以明确旧石器时代的存在和编年。现阶段的动物考古已经明确石器时代出土的动物遗骸全是野生动物。对于古代动物的研究一般包括动物头部骨骼形态特征、足部形态特征等,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了解古代动物脑部发育情况与爬行运动情况,也可以了解当时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了解几千年前地域气候状况,同时可以将其与现代动物进行对比,分析出动物种群的进化与灭绝,对恐龙化石的研究就是最好的证明。对动物群的特征、组合与更替的研究对于古文化遗址相对年代的探究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2植物考古发现与研究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植物,植物的生命活动与人类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对古植物的研究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人类的社会特征。古植物既包括人类有意识种植的农作物、植被,也包括野生植物,通过对人类有意识种植的植物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农业发展文明,通过对野生植物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进化史。总之,无论研究何类植物,都与人类的关系都十分密切。现阶段,我国通过对古植物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我们了解到许多灭绝的植物,也因此推断出气候演变过程与人类生活迁移路线,对古人类的生存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3冶金考古发现与研究
除了动物与植物,金属是探究古带文化发展的重要文物。金属是古代富贵的象征,从夏商周开始,中国便进入冶金时代,一个国家一旦掌握了冶金技术也就建立了成为霸主的基础。冶金考古主要是以古人类在从选矿、采矿到金属冶炼、器物制作、使用的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冶金材料、金属纯度、成品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了解古代社会的科技文明发展程度。现阶段,我国对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已经有一定的研究与发现,显示出古代人类辉煌的科技成果。
3.文物考古保护研究
文物对于古代人类社会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是人类的价值遗产,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十分必要。化学试剂一定程度上会对文物造成伤害,但是也会对文物起到保护作用,比如苯三氮唑(BTA)是铜及铜合金优良的缓蚀剂能够有效防止铜器腐蚀。许多漆木文物存放时会吸收水分,极易造成文物的干缩、变形等,所以在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时必须定期对漆木文物进行脱水定形,必要时要在文物表面涂加油膜。另外,明矾也是保护漆木文物的最佳选择,在应用时首先将饱含水分的漆木文物在浓的明矾溶液中煮沸数小时,使明矾分子充分渗透到漆木文物中,然后趁热拿出,使其自然干燥冷却,此时明矾溶解度减小凝结在木质内部,多余的水分也就随之排出,同时文物也可以得到加固。
结语
文物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缩影,反映着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体现着人类文明演变历程。如今,我们探索古代文物,是对人类历史文明的敬仰与遵从,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我们拥有更高的价值观念。现阶段的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对文物遗产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考古工作还需要不断改进,我们既要揭开历史的面纱,也要保护历史的魅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观察中的发现
- 假如我是联合国秘书长
- 我心中的奥运英雄
- 观察蝗虫
- “小升初”煎熬人,除了考试还有什么可行的办法?
- 家长全球“择校”花100万高额送孩读“洋高中”
- 观察小蜗牛
- 小升初热捧荣誉称号 “市三好”当选最“牛”证书
- 新学期新计划
- 小蚯蚓
- 为跨区宁读非公校,民办校成为初中入学的“香饽饽”
- 观察蚂蚁搬家
- 小升初实行推优违反义务教育法
- 观察小金鱼
- 小升初推荐生比例敲定 海淀11%东城10%西城25%
- 闽越无海军辨
- 现阶段我国文物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 浅谈台湾海峡两岸射日神话母题
- 从凡尔赛体系到雅尔塔体系的历史比较研究
- 城乡结合部与就地城镇化:推进模式和治理机制
- 明代建文史重写和研究综述
- 论曾国藩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 现代性的社会学诠释及理论反思:从韦伯到福柯
- 魏晋士族门第婚姻研究
- 鲸鱼非“鱼”
- 黑龙江省大事记2014年6月
- 宋夏沿边环州地区的寨堡及作用
- 论审美与时代的关系:以中国唐朝为例
- 浅议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建设
- 中共七大筹备工作若干历史细节考察
- 《“诺曼底”号遇难记》电子教材
- 《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
- 《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材理解
- 《“诺曼底”号遇难记》片断赏析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 《“诺曼底”号遇难记》其它杂项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札记
- 《“诺曼底”号遇难记》其它杂项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实录
- 《我们的错误》课文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实录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材理解
- 《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