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伪满时期吉林地区的“归屯并户“和“集团部落”

试析伪满时期吉林地区的“归屯并户“和“集团部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7

试析伪满时期吉林地区的“归屯并户“和“集团部落”

[摘 要]日伪统治者在东北实行保甲制度的过程中煞费苦心,采取了更加野蛮的措施,实行所谓“匪民分离工作”,即大搞归屯并户,制造无人区和“集团部落”,对抗日武装力量进行政治围困和经济封锁。

[关键词]无人区;日伪;归屯并户;集团部落

伪满的保甲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专制统治与日本法西斯统治的混合体,是极端反动残暴的制度。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伪满公布《暂行保甲法》。这个反动法令把保甲制、连坐法和自卫团三者结合起来,作为警察的辅助制度,严密监视中国人民。最为残酷的是“归屯并户”,建立“集团部落”,强迫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和家园,住进“集团部落”,制造人造的无人区,切断抗日武装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建立“集团部落”给中国人民带来无边的灾难,土地被夺,家园被毁、财物被夺、饥寒交迫,瘟疫流行,死亡极多。日伪的反动统治就是建立在中国人民的累累白骨之上的。

归屯并户的全面推行,开始于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三日伪民政部发布的《集团部落建设》文告。在这之前,一九三三年已经在伪间岛省延古、和龙、挥春三个县建立了八个集团部落,至一九三四年伪间岛省共建集团部落三十六个。一九三五电根据伪奉天省、安东省决定之《东边道复兴计划》,在辑安、兴京、清源、辉南、金川、柳河、东丰、宽甸、桓仁、通化、临江、抚松等地实行归屯并户。与此同时,伪吉林、滨江和三江各省也开始实行。到该年底,集团部落共达一千一百七十二个。一九三六年,因日伪当局拟定了《治安肃正三年计划》,加紧建立集团部落。这一年共建集团部落三千二百六十一个。一九三七年又建四千九百二十二个。到一九二八年共达一万二千五百六十五个。一九三九年底更增至―万三千四百五十一个。

归屯并户和制造集团部落的过程,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群众大施淫威,制造骇人听闻的法西期惨案的过程。他们强迫小村庄的人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土地家园,迁到指定的部落之内。对原来的村庄一律实行烧光、杀光和枪光的三光政策。因此、归屯并户和制造无人区是同―过程。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六年,仅通化县即因归屯并户损失民房一万四千间,放弃耕地二十三万亩。一九三九年,日伪军实行大扫荡,白城、前郭、太平川各地人民均遭烧杀,当地有六干户被烧,形成一片荒凉的无人区。吉林黑龙江交界一带,六十万户民房全部被毁。同年,日伪军在热问、滨平、平宁、兴隆、青龙、皮源等地将十户甚至上百户的村庄全部烧毁。

集团部落的规模和设施,各地情况不一。伪间岛省第一次和第二次建立的集团部落情况是,部落的纵横备为二百米左右,占地五至六的,四周围以土墙,高三米左右,厚一米左右。通化地区的集团部落,通常都是一百米见方或矩形,在外围挖土壕,土向内翻形成土墙。在土墙之内,有用

四、五寸直径的原木设立的木栅,必要时还设有铁丝网。部落四周没有炮楼。北满的集团部落规模较大,炮楼也较大。伪热河省归屯并户搞得更为激烈。该省的集团部落,多筑以石墙,其上加设两道铁丝网。总的来说,集团部落避免多角形,以方形为原则,炮楼是必备的设施,间隔以―百公尺为标准。部落内外的通道非常少,原则上只设一部落的位置避开山区,尽量设在平原,并且根据三角战进行布局.各部落之间距离以徒步二小时内能够到达为限。

每个集团部落容纳的群众为

三、五十户,多者百余户。出入要挂号,种地也不准离部落太远,致使远处耕地大片撂荒。粮食不够吃,以树皮革根充饥的现象经常发生。住的房子更是破陋不堪,许多都是马架子和地官子。饥寒交迫,病死、冻死、饿死的人很多。据伪满警察部门调查,一九三六年“集团部落”传染病蔓延情况危“通化县的传染病思者数为一千一百三十二人,其中死亡一五三人;金川县为一千五百零八人,死亡一三七人;柳河县为四千三百八十五人,死亡三百零五人。传染病的蔓延地区并不止于上述各县。”政治上统治也很严酷,一般在部落中央都没有军警派出所和村公所,不仅监视百姓的一言一行,还百般勒索和刁难。整个吉林地区因归屯并户而受害的人达百万人。每个集团部落郡有它被日伪统治者烧杀抢掠的血迹斑斑的历史。

归屯并户和建立“集团部落”对当地农民生活有着破坏性的影响。首先,日本侵略者对并入“集团部落”内的人民实行残暴的法西斯殖民统治,部落内设有拘留所,配备十人以上的武装警察,有的还驻有日本治安队、守备队。部落内实行严格的保甲连坐制度,组建伪自卫团。被赶入“集团部落”的居民受到严格监视和控制,毫无人身自由。其次,住房简陋,疾病蔓延,人口锐减。部落内的民房只有极个别是归屯并户前筑成的,迁往部落内的农民多数没有住房。部落内居民住房不是简陋狭小,四处透风,就是无处容身,遭受太阳暴晒、风吹雨淋之苦,因染病死亡者甚多。第三,建立“集团部落”造成耕地迅速减少,甚至大量荒芜,严重的缺粮造成群众饥饿而死,广大农民苦不堪言。第四,被赶入“集团部落”内的农民过着悲惨的生活,还要承担各种劳役和缴纳各种苛捐杂税。“集团部落”中的各项设施都是以部落居民的“义务劳动”进行的。部落内青壮年被迫编入自卫团或警备班,参加义务性的军事训练和各种劳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们班的“幽默大师”
淘气可爱小宝贝
大话同桌
林肯的故事
他们
奇怪的自然老师
会说话的眼睛
有个性的一家人
抗震救灾小英雄
我眼中的父亲
我的好朋友
我敬佩的一个人
老爸的眼睛
家乡的名人
同桌赵佳
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落——关注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生
明代史个案研究
诉讼上的抵销的讨论
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问题(1)论文
超声波辅助水代法提取葡萄子油工艺的优化
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趋势(1)论文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化学课堂心理环境漫谈
明确目标 真抓实干 为加快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而奋斗(1)论文
扁平电缆超声波自动焊接工作台的实现
对民法典编纂的批判性思考
浅谈激励性评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混凝土灌注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论发展性评价与教师发展
西藏寺庙经济的历史、现状及对策(1)论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插图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