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西汉前期的淮南国局势

论西汉前期的淮南国局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6

论西汉前期的淮南国局势

[摘 要]西汉前期的淮南国经历了从异姓向刘姓的转变,共历四王,其中三位诸侯王都发动或谋划过叛乱。淮南国局势一直处于动荡和不安当中,在西汉初年绝无仅有。这种局势严重危害到中央集权,加快了西汉政权处理诸侯国问题的脚步。

[关键词]西汉前期;淮南国;黥布;刘长;刘安

淮南国,是汉高祖刘邦最早分封的八个诸侯国之一。西汉前期,伴随着从异姓王国向刘姓王国的转变和国土面积的数易,淮南国的局势也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这恰恰是当时诸侯王国状况的一个缩影。

一、西汉前期淮南国概况

二、西汉前期淮南国局势

淮南国只是众多诸侯王国中较普通的一个,军政实力不如吴、楚,恩宠不及梁国。但是淮南四王中有三位都是因为谋反而失国,其中既有异姓王黥布,又有同姓王刘长、刘安。唯有一个短暂徙封淮南的城阳王刘喜无事。

(一)异姓王黥布时期的局势

“黥布,六人也,姓英氏……坐法黥……”

(2)早年曾至骊山为刑徒,后“亡之江中为群盗”。

(3)陈胜起兵后,黥布投靠番君吴芮,并取吴芮女为妻。后归项梁,作战勇猛,“布常冠军,”

(4)被封为“当阳君”。项梁战死后,又属项羽参加巨鹿之战,布先渡河,与秦军数战均获利,从而击溃秦军。后黥布作为先锋。从“间道”入函谷关。“项羽封诸将,立布为九江王,都六。”

(5)不久在项羽的指示下,黥布在郴将义帝杀害。

可以说黥布是项羽的心腹,但是在受封后,他对项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从两件事上可以看出:一是项羽征齐王田荣,布称病不往,只派数千人出战;二是汉军败楚军于彭城,黥布并没有派兵救楚。这两件事引起项羽极大不满,几次派人前往责备黥布,黥布对此产生了恐惧,渐生二心。刘邦在彭城失利后,派出随何携二十人前往淮南游说。随何以楚汉双方势态和黥布对项羽的不臣行为,劝其背楚降汉。黥布到了汉营,先是被刘邦傲慢的态度侮辱想自杀,后受到比拟汉王的高规格待遇而“大喜过望”。虽然黥布降汉,但在九江的家人被楚军杀害,九江兵也落入项伯之手,只收集了几千人归汉,可谓狼狈。“四年秋七月,立布为淮南王,与击项藉。布使人之九江,得数县。五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大司马周殷,殷反楚。遂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垓下。项藉死,……布遂剖符为淮南王,都六,九江、庐江、衡山、豫章郡皆属焉。”

(6)

是时天下初定,黥布以为可以安心割土为王,永享太平。但是高帝十一年韩信、彭越先后被诛杀,尤其是彭越被做成肉泥呈送给诸侯时,黥布恐惧至极。于是私下准备兵马,以防不测。但在这时,黥布怀疑自己的宠姬与中大夫贲赫有染,欲捕杀贲赫。贲赫害怕,前往长安状告黥布谋反。黥布于是将贲赫灭族,举兵反汉。刘邦得知后,与群臣商议对策。汝阴侯门客薛公提出了黥布的三个待选战略方案,为上中下三计,并断定他会选择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

(7)

黥布虽然在策略上失败了,但军事能力依然出众,攻荆、楚皆克。与刘邦的军队在蕲西相遇。两军对垒,刘邦远远地问黥布为何要反,黥布回答:“欲为帝耳。”于是刘邦大怒,进击布军。黥布所率仅一国数郡兵马,怎敌得过刘邦的天下精锐之师,几次战斗均败,只得带领百余人逃到江南。黥布曾与番君长沙王吴芮有婚约,于是吴芮的儿子长沙成王吴臣诱骗黥布,“伪与俱亡走越。”

(8)于是黥布逃往长沙国,在番阳的布兹乡被杀,黥布之乱遂平。

从高帝四年受封到十二年败死番阳,黥布共称王八年。无论是项羽时的九江王,还是刘邦之下的淮南王,黥布只想做一个割土守业的诸侯,就像薛公所说:“布故骊山之徒也,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也。”

(9)但为了避免韩信、彭越等人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便私结兵马以求危难时自保,事情败露仓惶起事,却不争天下。可见其目光短浅,一句“欲为帝耳”,并不是他的真实目的。

(二)同姓王刘长和刘安时期的局势

黥布死后,刘邦封刘长为淮南王,是为淮南厉王。刘长是刘邦的小儿子,其母为赵王张敖的美人。高帝八年,刘邦路过赵国,赵王将厉王母献上,于是怀有身孕。后来,贯高谋反事发,厉王母受到牵连下狱。在狱中生下刘长,随即自杀。刘邦后悔,将刘长交给吕后养育。虽然史料中记载刘长是高帝之子,但王云度先生认为厉王母从八年十月“得幸有身”到九年十二月入狱,怀胎竟达14个月之久,这是不可能的,推断刘长为刘邦的养子,而非亲子。

(10)如果史料记载无误,从刘长的性格及日后的所作所为上来看,应非刘邦亲生。

2、隐匿罪犯,给予官爵。

3、阴谋反叛,私结闽越、匈奴。

4、不接受皇帝赏赐,为罪臣忌开脱。

数罪并罚,文帝不忍心杀死刘长,将他流放到蜀郡严道县的邛邮。并且给予了一定的待遇,“……遣其子、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日三食,给薪菜盐炊食器席蓐,”“食长,给肉日五斤,酒二斗。令故美人材人得幸者十人从居。”

(13)

刘长被流放,既可以免遭杀身之祸,又能使文帝不落下“杀弟”的恶名,同时解决了淮南国动荡不安的局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安定。但淮南王不忍“摧折”,绝食而死,由于沿途不敢打开封印囚车封印,直到雍才被发现。于是文帝将沿途各县没有打开封印给淮南王饭食的,一律弃市。以列侯将淮南王葬在庸。

刘长死后,淮南国一度收归中央管辖。文帝八年,封刘长的四个儿子为侯。十二年“徙城阳王王淮南故地”,追封刘长谥号为“厉王”。十六年,城阳王复封故地,将淮南国三分给刘长三子,即淮南国、庐江国和衡山国,豫章郡收归中央。此时的淮南国已经不能和前代相比,政治上的分割、土地和人口的减少等因素都减小了其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刘安为第四代淮南王。“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

(14)武帝对刘安十分尊重,喜欢他的文章。“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又献《颂德》及《长安都国颂》。每宴见谈说得失及方技赋颂,昏莫然后罢。”

(15)可见刘安是一位文质的诸侯王,既是思想家又是文学家。

爱好文章方术的同时,刘安对谋反也十分热衷,淮南国的政局又陷于不安定之中。刘安的第一次谋反是在景帝三年,时值吴楚七国之乱,“王欲发兵应之。”多亏淮南相领兵坚守,等来援军,淮南国得以保全,刘安的反叛之心也没有被发现。

武帝建元二年,淮南王入朝,太尉武安侯田的一番话更是刺激了刘安的不臣之心,“方今上无太子,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宫车一日晏驾,非王尚谁立者!”

(16)田也许是在奉承刘安,刘安却大喜,赠送给他许多财物。归国后,刘安一面准备攻战器具、贿赂各诸侯国,一面派女儿刘陵在长安刺探,结交权贵。

后来发生了“雷被事件”,使刘安再一次准备发动叛乱。淮南国郎中雷被因得罪了太子刘迁,恐惧被害而投军与匈奴作战,刘安和刘迁加以阻挠,雷被逃到长安上书。刘安准备起兵,但是一直犹豫。武帝赦免了刘安阻碍雷被从军、不从诏令的罪行,削二县。刘安在“雷被事件”中三次决定起兵,但都没有实行,由此可见他的犹豫不定。叛乱未发生,也没有被察觉,即使被赦免,他仍然密切注意朝事,觊觎皇位。

刘安的臣子大约分为两派。左吴、赵贤等人积极参与刘安的谋反。另一派是伍被等人,数次劝谏刘安不要起兵作乱。伍被是一个颇有战略眼光的人,刘安几次向他询问,伍被从天下时局、历史教训、自身实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认为起兵失败是必然的。他曾献给刘安一计:上书请求令郡国豪富徙边朔方,并且伪造朝廷文书逮捕诸侯太子和宠臣,从而制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这样才可以发徼起兵。如果伍被的计谋成功,那么利用社会矛盾趁虚而起,叛乱成功的可能很大。但是刘安认为不至于用这样的计谋,直接起兵就可以。刘安制造皇帝玺,丞相、御史大夫和将军等官印,准备在起兵之日刺杀大将军卫青,说服丞相公孙弘。计划谋杀淮南相和二千石官员,以“南越兵入”为名发动叛乱,快速占领江淮地区,如果兵败可以退入南越寻求避难。

正当刘安谋划的时候,发生了“王孙建告密事件”。刘健是刘安庶子刘不害的儿子,有些才华,因为不满其父未被封侯,“欲害太子。”太子刘迁多次抓住刘建,处以鞭刑。刘建怨恨,让好友严正上书状告太子。武帝令廷尉审理。这时,曾被刘长杀死的辟阳侯审食其之孙审卿暗中收集淮南王谋反的证据,报告给丞相公孙弘,引起了公孙弘的重视。武帝派人抓捕刘迁,淮南王准备即刻起兵,但因为只有淮南相到场而不能杀尽二千石官员,开始犹豫起来。刘迁因一同谋划刺杀中尉的人已死,便自杀以保全刘安,未遂。

刘安数次预谋叛乱都没有被发现,但是这次他的心腹伍被自首,俱说淮南王谋反事,“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捕王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上下公卿治,所连引与淮南王谋反列侯、二千石、豪杰数千人,皆以罪轻重受诛。”

(17)武帝与诸侯王商议后,“论国吏二百石以上及比者宗室近幸臣不在法中者,不能相教皆当免,削爵位士伍,毋得官为吏。其非吏,它赎死金二斤八两……”

(18)刘安自杀,王后、太子等共谋者都被诛杀。“国除为九江郡。”

西汉立国82年后,淮南国终于因为屡次叛乱从版图上消失。西汉前期之局势,无论是异姓王还是刘姓王,诸侯国谋反事件频发,但像淮南国这样,每一位王都阴谋叛乱的却绝无仅有(刘喜为淮南王时间很短,故不将其算在内),这其中有着特殊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此非独王过也,亦其俗薄,臣下渐靡使然也。夫荆楚勇轻悍,好作乱,乃自古记之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索引述赞》也作出评价:“淮南多横,举事非正。天子宽仁,其过不更。车致祸,斗粟成咏。王安好学,女陵作。兄弟不和,倾国殒命。”司马迁认为除了淮南王自身的过错,荆楚的民风是导致淮南国局势不稳的重要原因。司马贞的《述赞》认为,淮南国行事不公正、屡次被宽恕而不知悔改、兄弟不和也是淮南失国的原因。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看到当时的社会原因。秦朝建立,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汉承秦制,与秦略有不同,西汉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中有八个是异姓国。这八个异姓王都手握重兵,割据一方,其中韩信、彭越、黥布等都具有与刘邦争夺天下的实力。这种情况对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进步起阻碍作用,也深为刘邦所患,但在楚汉相争及汉初局势不稳的情况下,也只好“与诸侯共天下”。项羽被消灭,国家走上正轨,刘邦便着手处理诸侯王问题。即使黥布不反,淮南国也注定会归到刘姓手中。因此,黥布失国,是历史的必然,而这场叛乱只是困兽之斗,渐渐拉开了刘邦剪除异姓王国的大幕。

刘长、刘安父子虽然没有正式发兵,但谋反行为都远远多于黥布。刘姓王反而积极参与谋反,这并不难理解。刘长的母亲、刘安的父亲都死于囹圄,因此他们时常怨恨朝廷。而刘长可能也知道自己并非刘邦亲生,这也许是淮南国局势动荡的一个原因。

总而言之,无论是异姓还是刘姓,汉初的诸侯国都握有重权,尾大不掉,叛乱频发,极大危害到中央集权。因此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限制诸侯国的措施,像淮南国这样动荡不安的局势再没有出现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龙”和“小凤”
难忘的荷花
盔甲“将军”真有趣
龙井茶
水仙花
米兰花开
蓝色小房子
我爱竹
我的小香包
迎春花
水仙花
校园里的香樟树
我家的小黄狗
小狗“嘟嘟”
浅论新形势下做好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试述大学校园亚文化对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
谈晋江玩具出口困难与对策
高职教材现状与教材编写
解决中国式医患纠纷出路在何方
浅析中国酒店业发展状况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
浅析铁路预制梁场的现场布置以及规划问题
潍北凹陷主控测线构造样式特征研究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智慧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钢结构厂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析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路径分析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的战略意义与路径选择
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资源库的开发
铬钼铜磷大型气缸套石墨细化工艺研究
基于平行四边形整体节点制作的工艺设计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四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三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五
《科学家的问题》教案之一
《夏日绝句》教案之三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四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一
《夏日绝句》教案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二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三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一
《夏日绝句》教案之四
《夸夸我家里的人》教案之一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一
《夏日绝句》教案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