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绛近代手工业发展分析

新绛近代手工业发展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2

新绛近代手工业发展分析

[摘 要]关于晚清民初近代化过程中的手工业发展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经济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处在京津――陕甘商路中间地带的晋南工商业中心绛州是近代以来工商业发展很具代表性的一个区域。本文拟对近代绛州(新绛)

(1)社会的手工业发展状况作一考察,以期能够对该时段该区域手工业的发展原因与特点作出一个合理解释。

[关键词]绛州(新绛) ;近代手工业;发展;原因与特点

一、研究缘起与学术回顾

在晚清民初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于机器工业大量产生与发展的同时,中国传统手工业在某些地区某些时段也取得了大发展。关于这一现象,史学界的关注由来已久,长期以来,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之关系”、“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民族机器工业之关系”两个问题展开。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界主流观点是外国资本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传统手工业中业已存在的资本主义萌芽,而洋货入侵与机器工业的产生则摧残着传统手工业的发展,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

(2)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学术领域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与细化,“发展论”开始出现,认为外国资本与近代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并没有那么大,除了手纺纱、木版印刷等八个行业外,大多数都能维持并有所发展。

(3)之后关于近代手工业史的研究迎来一个高潮期,有多篇论文和专著问世,各种新观点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无疑是彭南生提出的“中间经济”和“半工业化”的理论研究

(4),其从宏观上、整体上对近代华北乡村手工业发展作了考察,对近代手工业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及其地位与作用作出了一个新的解释。

(5)

关于近代手工业史的研究虽然这些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有不少问题,区域、行业研究的不平衡性显得尤为惹眼。以往之研究,区域上主要集中于珠三角之两广、长三角之沪浙苏、环渤海之津冀鲁及鄂豫等沿海和近代工业产生较早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关注甚少;行业上,主要集中于棉纺、丝织、制茶等少数几个行业,其它大多数行业基本被无视。而对这些薄弱区域与薄弱行业的研究,无疑是今后该问题所要关注的重点,而这有赖于相关区域与行业领域新史料的发掘与旧史料的挖掘。

绛州是“晋南唯一之工商业集中地”

(6),历来为山西省重要商埠,素有“南绛北代”之称。就晋南区域内来说,绛州是该区域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自晋设都后,世称要地;西魏后周,屹然重镇;唐置总管府,复列绛为雄郡;五代宋为雄州防御;金为上州,又置绛阳军节度使,又升为晋安府,总管河东南路兵马,元置绛州行元帅府,河解二州诸县皆隶焉。非以河汾间一大都会,为河东全境之中轴乎”⑦;就区域外而言,晋南处于京津――陕甘传统商路的中间地带,绛州更是处于该商路的水陆转运之中枢位置。故自古以来此地即民风好贾,工商业发达,手工业门类众多,“河东商务,以绛为冠”⑧。近代以来,在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大潮中,绛州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了山西筹办首家近代纺纱厂的厂址所在地。民国初年,在兴办实业的浪潮中,新绛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机器工业最终建立,城市作坊手工业、农村家庭手工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因此,绛州可以说是研究中西部地区近代手工业发展问题的一个典型区域。然而,长期以来,这一区域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甚至关于整个山西近代手工业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也还比较零散,并不系统,大多是冶铁、煤矿、皮货等某个行业考察,史若民的《略论近代山西部分手工业的变迁》

(9)则对全省手工业情况作了一个概述。在此,笔者拟以新绛地方志、《中国实业志・山西省志》及其它一些相关资料为主要参考,对1894―1936年间的绛州(新绛)县域内社会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作一探讨,以期能够对该区域该时段近代手工业的发展特点与原因问题有所发现。

二、新绛近代手工业发展状况描述

与此同时,清代延续下来的传统作坊手工各行业则呈现出少有发展、大半维持、小半衰退的情形。稍有发展的仅股皮业、烟坊业和铁工业,股皮业由清代的制皮烟包作坊改业而来,主要是为鞋加上皮脊,以图耐久,民国初年,该业很是形盛,最多时有十六家之多,集中于东巷;烟坊业一般附设与杂货铺,延续下来的有五家,所产水烟行销本省;铁工业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前原有晋泰、集盛、顺泉等三家,后因经营困难于二十三年(1934)一月联合改组为德记晋泰工厂一家,生产榨花机、弹花机、轧花机、织布机等,取得一定发展。而其它诸如织罗业、毛毯业、染坊业、刺绣业、头盔业、制鞋业、竹器业、木器业、油漆嫁妆业、铜锡器业、牛奶业、酱醋业、面粉业、织绳业、砖瓦业、笔墨印刷业、制刷业等行业基本处于维持状态,而毡呢业、丝线业、制帽业、黑皮作业、皮胶也、皮条纺业、羊皮也、制烛业、首饰业、制秤业等则走向了衰退。

(18)

综观清以来传统手工业之情形,大部分能够维持及个别有所发展者,皆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之行业,有着稳定的市场,个别通过改组与调整经营取得发展;而小半走向衰落者,则多因民元之后的生产技术、社会制度及风气之变革,如毡呢、丝线、制帽等业因服饰之变革而衰,皮条纺业因弓弦的被淘汰而衰,制秤业因国家度量衡的统一而衰,而皮货各业的衰退则与棉纺的大发展不无关系。

在这一时期,虽然某些传统手工业走向了衰退,但随着一批新兴手工业的建立和传统家庭手工业发展为近代作坊工业,尤其是火柴、织布两大新兴手工业的带动(两大行业资本占整个作坊手工行业的47.5%,产值占整个作坊手工行业产值的47.6%)

(21),新绛地区的近代手工业整体还是呈现发展趋势的。

三、新绛近代手工业发展的原因与特点分析

彭南生在其“中间经济”理论中,曾借用西方经济理论,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归结为是一条“二元发展模式”,即“移植”和“嫁接”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移植”即对西方机器工业的引入,是一种“突发式”的发展模式;“嫁接”即对中国传统手工业的近代化改造,是一种“渐进式”的发展模式。彭氏并认为,“二元发展模式”是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22)这一模式在新绛这样一个中部县域的近代化之路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新绛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原因与特点呢,下面部分将对此作一简要探讨。

(一)新绛近代手工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二)新绛近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分析

从销路来看,体现出以本地市场为主、外部市场为辅的特点。

(30)新绛手工各业产品首先是供给本县市场,满足本县市场后,其余部分才会销往河东各道、省内、陕甘豫市场。传统手工各业,酱醋业、织绳业、砖瓦业、制鞋业、木器业等由于多系小本经营,产量较少,主要满足本县市场,并无外销。外销产品以新兴手工行业为主,以火柴、织布为代表;某些优势传统手工业,如笔墨印刷业、皮胶业等在外销中也占相当地位。而且,以民国二十三年(1934)调查来看,新绛进口的以棉花、煤、纸张、羊皮等原料性物资居多,出口的则是棉纱、布疋、皮裤等成品,说明新绛起着一个“加工工厂”的作用;而且新绛在对外贸易中处于绝对出超地位,出超额达到1050100元,这其中除了大益成、雍裕两家近代纺织厂的主要贡献外,众多的近代手工各行业也是贡献颇多的。

(3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的小黄狗
我爱竹
迎春花
龙井茶
盔甲“将军”真有趣
难忘的荷花
水仙花
校园里的香樟树
水仙花
米兰花开
蓝色小房子
小狗“嘟嘟”
我的小香包
“小龙”和“小凤”
潍北凹陷主控测线构造样式特征研究
浅析铁路预制梁场的现场布置以及规划问题
基于平行四边形整体节点制作的工艺设计
谈晋江玩具出口困难与对策
试述大学校园亚文化对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
浅析中国酒店业发展状况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智慧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资源库的开发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的战略意义与路径选择
解决中国式医患纠纷出路在何方
浅论新形势下做好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铬钼铜磷大型气缸套石墨细化工艺研究
高职教材现状与教材编写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路径分析
钢结构厂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五
《夏日绝句》教案之一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四
《夏日绝句》教案之四
《夸夸我家里的人》教案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二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三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一
《科学家的问题》教案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四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设计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一
《夏日绝句》教案之二
《夏日绝句》教案之三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