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学生历史宗教信仰现状及对应策略浅析

大学生历史宗教信仰现状及对应策略浅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31

大学生历史宗教信仰现状及对应策略浅析

宗教是人类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大多数人的精神信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开始解体并进行重构,在这种条件下,宗教信仰不断升温,一些大学生也将宗教信仰做为多元化的信仰选择之一。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征

我国的宗教信仰一直以来主要存在着“老年人口多,女性人口多,身患疾病者多,文化程度低者多”的“四多”现象。但做为文化和教育水平较高大学生来说,在宗教观念、宗教行为、信仰动机等方面,必然表现出与“四多”信众所不同特征。

第一,从信仰动机上看,大学生大多是要净化心灵、明心见性,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不同于大多数人求富、求福、求健康、求平安等功利性需求。作为大学生,长期以来接受的唯物主义教育和头脑中固有的观念与宗教观念是尖锐对立的。所以,在他们的皈依过程中,往往包含着理性与感性、认知与情感等挣扎与矛盾。他们往往带着各种形而上的的思考,在宗教的范畴内寻找答案,一旦宗教提供的解释让这种挣扎与矛盾得以“解决”,一切变得“合理”,就会使他们对宗教的态度由一直以来的排斥,转化为怀疑,然后接受。相较其他信众,大学生在宗教皈依上就会显得更加理性和内在,不会轻易地被其他们教所影响,信仰的虔诚度会更高。

第二,从信仰组织上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开始解体并进行重构,新的社会阶层悄然形成。其标志为“阶层之间边界开始形成,内部认同形成,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社会阶层的再生产现象出现”

(1)。信众逐步大体分化成了精英、实力、草根等三个阶层。这三个阶层既有共通的信仰,又在一些观念和问题的看法上不能保持完全的趋同。大学生信众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大多数可以纳入到“精英”这一阶层,他们的信仰基于理性,推崇宗教为现实社会服务,后发潜力十分强大。他们认为其他阶层的宗教活动成员复杂,不易沟通;活动内容仪式化严重,不易被年轻人接受。所以,较少参与“正式的宗教团体”活动。如大学生佛教信众大多喜欢与同龄人在一起就宗教信仰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接受佛教的“因果”观念,和普渡众生的理念,但又对磕头、诵经等佛教仪轨排斥。

第三,从信仰影响上看,大学生信众把宗教的教义和理念的理解融入到自身的思想体系中,并不断修正自身的思想观念,从而对待社会和事务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他们的皈依过程中,更多的是通过理性的思考,从宗教中找到世界和本质和生命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他们很大程度上摆脱了长时间的困惑和苦恼,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同时,宗教道德强有力地规范和引导着他们的社会行为,通过“神佛的力量”来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听从神佛的教诲,遵守教义,做一个德行至善的人是他们宗教皈依的目标和要求。当然,作为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往往被夸大为解决社会问题和个人困难的灵丹妙药,强化人们对神佛的信仰,扼杀理性思维,使人产生宿命论思想。大学生信众在信仰中陶醉,容易忘却现实的苦痛,对世俗之事漠不关心,从而有可能丧失社会变革的动力,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的思考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未来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些大学生,在宗教信仰问题上,持“暧昧”态度,或干脆成了“宗教文化的追随者”,成为“有神论”思想的信众。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在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同时,还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在充分尊重大学生信众选择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首先,学校要加大科学世界观教育的执行力度,营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良好氛围,加强无神论的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其次,要充分地认识到,大学生信众虽怀有“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但还是要尊重信仰者,依法保护他们正常的、合法的宗教活动,不能简单地否定信教需求,更不能强制管制,用行政命令强迫他们不信教,激化大学生的对立情绪,造成不必要的争端。再次,我们还应认识到,我们在尊重他们信仰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其利用宗教信仰上的意志和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既使爱国、爱教思想相统一,又能使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

第二,要客观、准确地评价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2)。所以,对于大学生信教这一现象,不必惊慌失措,也不必完全持否定态度。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做为信教群众中的“精英阶层”,只要正确引导,让其摆脱对宗教一些错误认识,防止被境外宗教势力控制和利用,依然可以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三,要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一方面,在尊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到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正常的宗教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宗教观念,淡化不同信仰的差异,尊重不同信仰,以实际行动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中的“正能量”。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宗教的管理,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的各种非法宗教活动,谨防成为境内外宗教势力向大学校园渗透的基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古文体作文
假如我是鸟
祖国——母亲
混乱的战争
我的同桌
让大自然走进心灵
繁星几时有
我战胜了苦瓜
变幻的四季,美丽的春
城主的儿子
中秋
暑期游记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快乐学习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探索与思考
论唐代宰相对佛教的认知
怎样通过教学对聋生心理进行建构
龙场悟道后阳明禅诗之新变
试论做好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论《坛经》中“自心是佛”的思想
《谛义证得经》的主要思想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试论中共在陕甘地区领导兵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蒲松龄对卡夫卡的影响及对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贡献
晚年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方向问题
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意义
中考文言文习题汇编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六下)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三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二
《陈涉世家》试题及答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二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一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
《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二
《灯光》教学设计三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
《识字4》教学片断与评析
《识字4》教学设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