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8
论解放前延边地区养牛业发展
[摘 要]解放前,延边地区是吉林省主要的养牛产地,该地牛品种优良,草地资源丰富,户均养牛数量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20-30年代,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大及各种灾害频仍,延边的养牛业遭到严重破坏,户均养牛数逐渐减少。
[关键词]解放前;延边;养牛业;牛品种
延边(1)地处吉林的东南部,以图们江为界,接壤朝鲜的咸镜北道。19世纪后半期开始大批朝鲜贫民涌入延边,开荒定居,占人口的大多数(约70-80%)。由于朝鲜人多,中朝之间贸易及人员来往频繁,形成了与东北其他地区与众不同的养牛业发展特征。
一、养牛品种
20世纪20年代之前,延边地区主要饲养朝鲜牛、本地牛(也称满洲牛、吉林牛)、蒙古牛等,其中朝鲜牛约占60%,本地牛和蒙古牛约占30%,其他牛约占10%。当时,朝鲜人集中的东南部地区主要饲养朝鲜牛,而中国人较多的西北地区大部分饲养本地牛、蒙古牛等。
朝鲜牛是远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地方牛种之一,它素以体质强健、肉质浓郁和全面的役用性能著称于世。朝鲜牛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随朝鲜移民进入到东北各地,而延边接壤朝鲜的咸镜北道,咸镜北道产牛居多。咸镜北道是朝鲜著名的养牛产地,该地牛相对于其他朝鲜地方牛体格高大结实、牵引力强。从外形特征上,延边当地的朝鲜牛与朝鲜境内的朝鲜牛并无明显区别,但延边地区水草丰盛,饲养条件好,比朝鲜境内牛营养充足,皮毛光泽。
朝鲜牛、蒙古牛、本地牛的毛色均为黄色,从外观上看较相似,但朝鲜牛与蒙古牛、本地牛相比持久力及牵引力更强,体型更加结实。
进入20世纪20年代,延边地区各种牛品种之间的杂交较为频繁,当地人也很难分清其品种,一般都俗称“间岛牛”。解放后,延边州畜牧部门把“间岛牛”改称“延边牛”。
二、养牛业发展之原因
三、养牛业发展概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象棋迷”爸爸
- 我的爸爸
- 邻居
- 热爱生活的张海迪阿姨
- 看未来科学家的“照片”
- 阿吴其人
- 风雨中的母亲
- 这就是我
- 感动
- 怀念爷爷
- 多变的同桌
- 我的好友
-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 我长大了
- 印象最深的人
- 中职教师上好《机械制图》课程的技巧
- 关于当前农村客运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 试论英语教学中对中国因素
- 地质类青年教师兼职高职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 司法会计鉴定证据与诉讼证据的关系及运用
- 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十大举措
- 湖北省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政治参与现状研究
- 大学生宿舍管理调查报告
- 关于雾霾天气的若干分析
- “吧”的日译
- 行动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论后卫在篮球运动中的核心作用
- 浅议如何加强医院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 金门战役和海南岛战役中政治工作比较研究
- 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加强公民教育的几点思考
- 《村居》教学设计
- 《村居》教学札记
- 《等我也长了胡子》说课设计
-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教学设计
- 《村居》课文
- 《村居》教学设计
- 《村居》诗人简介
-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学札记
- 《村居》教学设计
-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学札记
-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学札记
- 《村居》教学设计
-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学设计
- 《村居》教学设计
-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