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6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影响

[摘 要]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江南和福建两个船厂难以单纯靠政府投入维系,所以在甲午之前这两个船厂就已经不具备造新船的能力了,甚至连北洋舰队的舰船维修保养都已经难以保证。而此时的日本,正激情满怀的建设着船厂和港口。时任政府首脑大久保利通和大隈重信鼎立支持三菱,在半官半民的三菱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通过购买和学习欧洲先进造船技术,日本造船水平飞速发展。同时日本民间的蒸汽船运输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关键词]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江南船务;总局;建船政局;市场经济

一、船舶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发展史

早在公元前6000年,人类就学会了用整段木头制作独木舟。古埃及人的纸草船穿梭在尼罗河上,精明的腓尼基人驾着他们的商船赚取了无尽的财富,三宝太监郑和更是带领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船队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而到了近代,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更是用航海大发现为整儿欧洲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勤劳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依靠着他们那数量庞大的轻型商船穿梭在各大洋,为这个低洼的小国带来了几个世纪的富裕。工业革命的英格兰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后成为“日不落帝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游弋各个个大洋,充当着世界警察。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谁掌管了海洋谁就拥有是世界。

中国人为世界船舶工业的贡献是巨大的:舵、水密隔舱、司南、橹、锚这些船舶技术最早都是中国人应用到船舶制造领域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就有了造船工场,能够制造战船;汉代已能制造带舵的楼船;唐、宋时期,河船和海船都有突出的发展,并且发明了水密隔壁;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宝船,在尺度、性能和远航范围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到了明代后期,郑和死后明朝不仅开始裁撤海军,甚至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海禁之路。而到了清代,这种“海禁自闭症”的恶化更是把中华民族推向了亡国的悬崖边。

二、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

鸦片战争的惨败终于把清政府从闭关锁国的迷梦里惊醒,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在与英国对抗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坚船利炮的时代,因此他首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是林则徐提出购买、并进一步仿造近代军舰的想法和实践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道光帝甚至在林则徐建议造船的奏折上朱批道:“一片胡言”。

正当洋务派的造船事业发展的蒸蒸日上之时,大学士宋晋以“糜费太重,名为远谋,实为虚耗”为题,要求“将沪闽两处造船暂行停止,额拨经费转解户部,已成之船租给殷商”。缺乏重工业基础的中国,每一艘国造舰船的原材料都须依靠进口,制造工作均由洋匠指导进行;所谓自行设计,大半还是测绘外国图纸。成船数量既少,工期自然延长,原材料和工程费用即不断上升,以至于国造舰船的价格大大高于外购舰艇,“造船不如买船”的效益已经昭然若揭,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种官办军事工业注定难以为继。

洋务集团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主要集中于所造舰船的性能和经济效益。当时世界造船业正处在一个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阶段,当中国建造的铁骨木皮巡洋舰趋于成熟的时候,世界已经进入到了铁船时代,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刚刚起步的中国造船工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上。

三、甲午战争敲响了近代中国造船业的丧钟

中国近代衰落,实际是从甲午战争开始。此前的鸦片战争,中国虽然也战败了,但情有可原,英国代表西方文明,代表民主自由,似乎被英国打败还是件值得庆幸的事。甲午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伤害,远远不是赔偿2亿多两白银的事。日本一直以来是天朝没正眼瞧过的小小岛国,学的是中国的文化和技术,竟然打败了天朝上国。中国人从此开始怀疑批判自己的文化传统,找不到自信了。近代日本的遭遇与中国相似,与西方对抗失败,自己奋发图强大转而向西方学习,而且学得彻底学成就了一个东亚强国。

到了甲午海战之前,中日两国的舰船修造能力已经出现了大幅逆转,中国的两个船厂不仅不能造新船,甚至连船只的维修保养都不能保证了。我们知道船只一动就需要维修保养,况且科技进步这么快,军舰更需要不断进行现代化改装,而且要保证战舰的战斗力还需要实弹演练等等。既然船厂技术落后又赔钱那就关门歇业得了,可是真的打起仗来谁来维修受损战舰,拿什么来补充消耗的弹药呢?所以说黄海一战,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也就是打了个平手,但是从此北洋水师的战舰就只能躲到港口不敢出战了,李鸿章是要保存实力啊,不保存行吗?日本受损的船只回到港里很快就得到修复,大阪的炮弹工厂也在加紧制造弹药。中国的那两个船厂此时不仅无力维修受损战舰,连熟练工人都已经跑到日本的船厂里工作了。所以说甲午之战的失败不仅是注定的,而且说到底就是中日两国间在造船和航运业竞争的失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