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毛泽东的领导魅力及对领导者的启示

论毛泽东的领导魅力及对领导者的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9

论毛泽东的领导魅力及对领导者的启示

[摘 要]本文运用魅力学领导理论分析毛泽东的同志的领导艺术,分别谈了他个人的内在修养魅力、愿景规划和预见性、因势决策和危机处理的智慧、对环境的敏感性和知人善任的领导方法。从毛泽东的谋略中挖掘出时代需要的公共管理领导方法,学习他的领导艺术,更好的提高领导水平。

[关键词]毛泽东;领导魅力;领导者

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但更是一位出色的谋略大师、管理大师和领导大师。这位杰出的领袖,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过人的胆量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逐步走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理,带领中国人民向着繁荣、富强的方向迈进。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不仅有其自身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他的领导魅力使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的成就。

一、个人内在魅力

1.博览群书,提高内在个人修养与智慧

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了书籍十几个书架,多达几万册,建成了一个资料齐全,又适合毛泽东需要的个人藏书室,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鲁迅的全集外,还基本上配齐了著名类书,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以及各类史书、世界著名翻译丛书等。毛泽东外出视察,也常常是书籍随身。他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教导大家学习要有“挤”、“钻”的精神。青年时他曾在路灯下看书,甚至如厕也看书。建国后,他日理万机,仍利用饭前饭后、节假日、旅途间隙读书。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更要加强学习,保持进步,以渊博的知识提升个人魅力。善于读书的领导,往往知识面比较宽,这会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工作的效率。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公司、部门的命运。领导干部忙,这是实情。但是有多少领导干部忙在了读书上?有多少领导忙于觥筹交错?有一些人领导认为,社会上的潜规则关系太多,读书未必有用,还不如把心思用在走关系上。从而忽略了读书的重要性,忽视了个人内在修养的提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无论哪一行业变化日新,如果不学习的话,就会在社会的洪流中被淘汰。尤其是领导干部,身负重任,尤其要加强学习,拓宽眼界。就如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说:“有了学问,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急煞人。”[1]面对日益变化的执政环境,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的内在修养,以高尚的品德塑造领导魅力。

2.对目标的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精神

毛泽东是一个有着坚韧意志和顽强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止一次的说过:“我是长期受到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但是他从不气馁,反而越挫越勇。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在广州开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大批的工农干部。他向当时的总书记陈独秀提出要建立共产党自己的武装,不仅没有得到陈独秀的支持,反而训斥了他一顿,认为他出风头,并且撤销了他的职务。在井冈山,毛泽东经过努力创立了第一个红色根据地。而当时党的总书记李立三却命令他去攻打大城市,毛泽东据理力争,但没有结果,他忍辱负重,仍旧为了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做了一些军事工作。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粉碎了蒋介石的三次反“围剿”,取得重大胜利。但王明路线的具体执行者博古来到了革命根据地,指责毛泽东是山大王、搞游击主义,撤销了毛泽东的职务。毛又一次受到错误的处理,但是他不计恩怨,仍在军事方面给他们提一些建议。在德国顾问李德不切实际的指挥下,红军连打败仗,最后不得不忍痛撤离苏区,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长征,红军的将领这时才想起毛泽东。于是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此,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我们的领导要对部门组织的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只有确信自己所认同的社会理想是正确无误的,确信自己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是能够实现的,并且富有牺牲精神,在行动上加以维护和努力,才能引领整个集体朝着目标去奋斗。

二、愿景规划及高瞻远瞩的预见性

“掌着舵,睁着眼,但是当某种灾难临头之前,竟什么也看不到,这不能算是领导。布尔什维主义不是这样理解领导的。要领导就应当有预见。”[2]领导就在于领路,而领导者要领好路必须能够洞悉大势,审时度势,具有较好的预见能力。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什么叫领导?领导和预见有什么关系?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3]毛泽东历来重视科学预见性,具有高超的科学预见的能力。在中国革命每一个重大转折关头,毛泽东总能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洞悉大势,预测形势的发展,从而能够全局在胸,抓住主要矛盾从而做出正确决策,指明前进的方向。革命开始,毛泽东根据对中国社会做的调查断定,广大人民群众是党的依靠力量,革命的胜利必然属于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军队和政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时候,毛泽东做出力量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决定保存了党的有生力量,使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革命队伍不断壮大。1930年初,面对残酷的斗争,敌强我弱的形式,许多以林彪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产生了悲观情绪,提出了“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科学的分析形式,作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1938年五六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科学地预见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才能取得胜利,强调充分动员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以马克思非凡的洞察力,清晰地描绘出抗战发展过程的完整蓝图,毛泽东同志站在全局的高度,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从而领导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梦想和蓝图是改变未来的力量,作为一名领导,要顺应民心、争取民意、凝聚力量,就必须有一个美好的蓝图。通过描绘美好的愿景来点燃大家的激情,使大家共同朝着这个蓝图去努力奋斗。同时,要具有全局规划与预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而科学的带领整个团队的步伐。

三、因势决策的智慧与危机的灵活处理

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在当时有不少人对遵义会议决策感到不满足,因为对危害至深的“左”倾路线,只批判了其军事方面,没有触及它的政治问题,好像留下了一个尾巴。殊不知这样做,正是毛泽东化解危机的灵活性表现。毛泽东经过分析认为,如果讨论政治问题,会议很可能会开崩。当时红军的存亡问题压倒一切。毛泽东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也就是只解决军事问题,也就抓住了绝大多数指战员的心,从而取得军事的指挥权。正如后来陈毅所说:“他们在遵义还不能提政治路线,提政治路线要分裂,只能提军事上错了。博古错了,让他下台,这样就能全党团结起来完成长征……”在非常规程序下,毛泽东正确地化解了危机,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对于领导来说,处理危机事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通常危机事件发生突然。若处理不得当,就会危害严重、影响恶劣。因此,作为领导者,要果断当机立断,在危机中抓住主要矛盾,并且善于沟通、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与配合,使组织部门度过艰难的时刻。

四、对环境的敏感性,未雨绸缪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中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征服不了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但是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所以,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大,更艰苦。这一点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迎接新的更加伟大的任务的到来。因此,毛泽东说好:“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出好成绩。”[4]

作为领导者,要能够对所处的环境以及资源加以客观评估,这无疑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及其重要的,要具有环境敏感性,做到对环境以及资源进行切实可行的评估。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历史绵延数千年,王朝兴衰更迭。都可以发现此规律。所以,领导者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让组织的全体成员时刻怀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为组织的前途拼搏。同时,领导者也要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的条件,为我所用。

五、知人善任、团结干部

毛泽东用人不拘一格,他不止一次引用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他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这两件事。”[5]毛泽东把长期革命斗争中培养出来的干部人才视为党的宝贵财富。他知人善任,用人用其长。他曾说:中国有句老话:“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如果我们有各方面的人,每一个人都通晓一方面或者有比较多的专长,选这样几十个人,我们的中央就会比较完全。我们要从集体中求完全,不是从个人求完全。”他同时十分关爱人才,如:原红十五军团司令员徐海东,在抗战初期,因病在延安修养治疗。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毛泽东亲自派人给徐海东送了几块钱,嘱咐他买好吃的,而且还在打给他的电文中,写到“静心养病,天塌不管”。使徐深受感动。他曾经两次送罗荣桓出国治病,并分别电告前往国的领导人“希望给予最好的治疗”,使得罗荣桓在苏联治病期间享受苏共中央委员待遇。毛泽东这种惜才、爱才的感情值得我们各个时代的领导人学习和效仿。

团结干部、紧密联系群众,爱才惜才,以亲善随和形象升华领导魅力。作为领导者,首先要认清角色定位,摆正自己的角色。具体而言,实现三个转变:“由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变;由领头羊向牧羊人转变;由裁判员向鼓舞者转变。放手使用干部,用之则信之。其次,领导者在与下属互动的过程中,不能唯我独尊、发号施令、盛气凌人的“领导”。要做到加强沟通,倾听意见,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能够为下属解决切实的问题,帮助他们除去后顾之忧。使下属的进步和整个组织同进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罗贝儿
我的邻居
逞强和贪吃双重结合的我
“跑跑”的设计者真棒
我就是我
御水临风
我的表弟会“下蛋”
多面体老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我的同桌
我的好朋友
我的"功夫"家族
神秘的洞
我的魔鬼同桌
种鸡蛋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浅析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计算机辅助协同教学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影响
试论外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语用推理能力的培养
简述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方法
试论高职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试论对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语创新教学的思考
浅谈素质教育与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试论在高中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汉语文思维探究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方法
试论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测试形式评析
浅析网络对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汉语流行语的日译方法探究
汉语流行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诗歌与现代汉语诗学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7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8
苏教版《有的人》教案5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7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8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7
苏教版《有的人》教案4
《马说》教学设计12
《雪》教学设计10
《马说》教学设计9
《春酒》教学设计8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5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7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