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柱间史》的史学思想

试论《柱间史》的史学思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8

试论《柱间史》的史学思想

[摘 要]《柱间史》是伏藏文献中出现较早的一部。相传是吐蕃松赞干布讲述,所以一般也称作《松赞干布遗教》,本文对《柱间史》的史学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笔者认为即使存在书中涉及到的一些神话传说,及书中的部分内容是由后人杜撰的问题,同样不会影响到本书的完整性及可信度。

[关键词]《柱间史》;藏族史学;史学著作

一、《柱间史》的简单介绍

《柱间史》这部作品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古代西藏历史的内容,主要包括――藏族早期氏族、佛教的传入、赞普迁都拉萨、建立寺院弘扬佛法、赞普世系简述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丰功伟绩及其最后的遗训、预言等一系列内容,全书分别在第十章、第十一章各用了一节的篇幅生动的描写了松赞干布与赤尊公主、文成公主联姻的故事。

二、《柱间史》的神话描写

《柱间史》是以叙述观世音菩萨的由来及观世音菩萨化身赞普松赞干布的事迹为其主题。在全书第四章中,作者把松赞干布描述为观世音菩萨化身,并简约介绍了藏族是起源于观音点化的猴子与度母化身的罗刹女的后代,最后成为受观世音菩萨所教化的众生。书中对松赞干布及其他的一生中处处显示各种法力的故事有着着重的描述:

“囊日松赞赞普去世后,身为大悲观音菩萨自性身的幼主松赞干布心想:父王一死,从今以后,必须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才能将这猕猴父与罗刹母的雪域众生将亲自由自己调伏,我为何不就此祈祷众菩萨和诸佛为自己灌顶授权呢?赞普松赞干布坐在宝座上就这么寻思着,除了盖障菩萨已莅临宝座上方,慢慢解开赞普头上的红绫带。文殊菩萨手持宝瓶从左向他施洒净水,与此同时,吉祥金刚手菩萨手执宝瓶从右给他施洒净水,在他头顶上伸出红莲宝石一般的手臂上,阿弥陀佛为他摸顶,授之以至高无上的究竟圆满权力。灌顶授权既结束,松赞干布立时浑身光芒四射,在一道道光芒的另一端都展示出一方方圆满受身的净土,并化身出无数个松赞干布在广照雪海佛座前的景象。然后松赞干布的这些个化身,复又光芒四射,在另一端,那无数道光芒所显现的一方净土之上,又化身出一个个遍照雪海光庄严诸佛;而这些化身又自胸间大放光芒,在那无数道佛光的另一端所展现的一方刹土之上,又出现了一个个佛祖释迦牟尼化身;释迦牟尼的这些个化身也都光芒四射,在那无数道光芒的另一端,又化现出无数观音菩萨和诸佛,这些佛陀都在遍照雪海、光庄严佛的本座前为无以数计的赞普松赞干布摸顶。松赞干布的化身所发出的万丈光芒又化身出无数个天王太子,天王太子之化身发出的光芒又化身出无数的释迦牟尼,在净土为赞普松赞干布摸顶。赞普松赞干布又发射出普照十方天际的光芒,这一道道光芒所化身出的无数个观音菩萨又从他的胸间放射出万丈光芒,化身出数不胜数的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菩萨,广遍利乐普天下的六道众生直至今日”。将松赞干布的事迹描绘成为化身降临在人间、进行着弘法利众救度雪域的有情菩萨,如此生动的描写,这在文学角度上反映了观音信仰文化在西藏地区的本土化。

据《柱间史》记载,赞普松赞干布把观音菩萨作为自己的本尊来信奉供养,在举行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时,都要对他的十一面观音本尊进行占卜祈祷。另一方面,松赞干布派僧人去印度迎请本尊佛像,展示和变化出诸佛与菩萨,来为修建的佛像开光加持,以及最后赞普松赞干布与两位王妃一起隐匿进入本尊像中,而没有留下遗体等等现象,这些都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中,观想本尊神的一套修行仪轨仪式的再现。这从侧面反映出后弘期观世音信仰的具体内容及形式,说明在后弘期,观音密宗修行的方法十分盛行。

这反映了藏族独特的历史观――神权历史观。神权历史观的最重要特征就是混淆了人事与神事,人类历史的起源被视之为是神灵参与的结果,而且整个人类历史过程只有在诸神的参与下才具有意义。所以在《柱间史》整部著作中,夹杂着大量的神话故事与传说,这些神话与传说并不是如有些学者所认为的,是杂乱拼凑亦或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而是经过精心选择与组合的著作,神话与传说的编排有着及其明确的目的,即为宗教做出注解:

“拉拖拖日年赞的王子叫做赤年桑赞。赤年桑赞之子是达哥年恩。传说达哥年恩先天双目失明,后来依靠向先祖的玄秘神物和水晶宝塔祈祷,双目得以重见光明。其后嗣是囊日松赞。赞普囊日松赞是一位举止非凡的君主,他一向言必行、行必果、心想事成。

赞普囊日松赞在雅陇东北方的钵巴宫驻锡的时候,主持修建贤宁敏久宫。宫殿修成后他娶了才松萨智冒陶嘎尔为后。是他最先在才邦山、给日山发现了金矿和银矿,在昌布岭地区发现铜矿、在热嘎山地区发现铁矿。此外,还在北方的拉措湖发现了食盐,最早把野牛、野鹿驯养成牦牛、黄牛,把野羊、麋獐养成绵羊、山羊,把野驴、狼驯养成骡马、牧犬。从他那时起,朝廷开始分设内、外相,并开始垦荒耕田、牲畜放牧。这些都是他的恩德功绩。

某一天,大悲观音菩萨自天竺南方普陀山举目远望雪域吐蕃,观见那里的众生首领因得其先王拉拖拖日年赞的玄秘神物并供奉之,彼等悟性渐渐萌发,观音菩萨遂决定化身为吐蕃赞普去教化那里的子民。于是大悲观世音便投胎为囊日松赞与王后才松萨智冒陶嘎尔的王子。”这一段文字便是《柱间史》中对松赞干布个人事迹的重点描写,也是为了佛教之兴盛作了历史证明。赞普松赞干布被当作观音菩萨的转世,无疑是出于当时社会环境下,佛教徒复兴佛教的需要。

三、《柱间史》的成书环境及影响 《柱间史》的成书时间是在公元12世纪前后,这段时期藏族文化开始进入以佛教文明为主的后弘期。在吐蕃王朝时代,藏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冲突引发了残酷的政治争斗,最终导致了国王被暗杀及王朝覆没的结局。从此,藏族社会进入分散割据的状态。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西藏的文明又开始复苏,佛教文明的复苏为先导,且以佛教文明作为西藏的主流文明其社会意识形态发生转变。藏族文化史上把这个时期叫做藏传佛教文化的“形成时期”,标志着藏族佛教文化形成时期的最大特征就是藏族本土的学者,开始以对佛教的经典和文献进行加工和解释。

伏藏文献《柱间史》是藏族历史上非常具有神秘色彩的文献,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古代藏族文献之一。之所以有如此神秘色彩是因为文献所表现的内容是古代藏族历史,而其描写的手法却是采用极其浪漫的神话传说,以及佛菩萨本生传的方式。所以整个文献之中,其内容充满了时空交错和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故事情节还有若隐若现、真假难辨且才华横溢的作者笔法。

如果从当时的现实环境来考虑,松赞干布倡导的主要译经及主尊造像,基本上确立了以观世音菩萨为本尊信仰的特征,即将观音信仰推上至高无上的境地,这和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借助观音菩萨保佑众生、大慈大悲等大乘佛教思想来稳定社会,调和佛苯之间的矛盾以及消除积怨的社会愿望基本是相符合的。这种慈悲精神在吐蕃时代,从原始向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被推崇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吐蕃分散割据时期以后,在西藏,以慈悲和出世的佛教思想为基础、以关爱和智慧为精神内涵,重新构建的社会秩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法制体系乃至整个西藏的文明。

此外,这本文献原本是藏族本土文明和外来文明进行激烈冲突之后,社会意识形态发生转变的产物。藏族文明开始进入以佛教文明为主的时代,也就是藏族早期佛教文明所形成初期的文献,这对于藏族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藏族佛教文化的形成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四、有关《柱间史》的两点问题

关于《柱间史》的影响,目前学界众说纷纭,笔者借鉴了当增扎西的博士论文《藏族观音信仰文化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对其中的两个问题进行评述。有些学者对《西藏的观世音》的主要史实始终持怀疑甚至是完全否定的态度。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书中涉及到的一些神话传说,二是认为书中的部分内容是由后人杜撰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西藏的观世音》这本书尾的《跋》处引用了阿底峡的话说:“凡有幸书写、聆听或诵读《松赞干布遗训》或称《拉萨圣地志》的人,都将获得不可言喻、难以想象的益处和功德。”这里所说的功德以及益处即是有空行母的授记、以及该书记载的观世音之化身松赞干布是如何将雪域众生引向教化之路的丰功伟绩,其三是因为西藏一些殊胜记录,如赤尊公主与文成公主分别带入吐蕃的释迦牟尼八岁、十二岁等身像,以及吞米桑布扎创制藏文等等。这几点阐释了《柱间史》的史学功能及史学价值。《西藏的观世音》一书的史学思想内核即是它讲述藏族人民缘何由蒙昧时代最终走入文明时代的历史,它揭示了这一转型时期藏族人民的历史观和史学观的真实变化。后代的校订者保留了大部分书中的原貌,不去计较神话传说与真实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史料本身的客观性才是《柱间史》成书的核心问题。

对于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原书的作者的问题:在《西藏的观世音》的书《跋》中曾明确的写道:“这部分蓝帛金粉书写的遗训有详、中、略三种。此书是为后世之人,积聚善业资料而成记于书卷的……觉沃杰尊者(阿底峡)将此书传给了旺顿、旺顿传给多朗巴、多朗巴传给坚阿巴、坚阿巴传给内俄斯尔巴、内俄斯尔巴传给直贡巴、直贡巴传给迦玛巴、迦玛巴传给热振巴、热振巴传给贡桑、贡桑传给多杰慈成、多杰慈成传给了我。本书是根据真实无误的三帙原本而抄写的。被称为‘代桑卦念’的三帙原本,后来作为伏藏而埋藏了起来……法王松赞干布的这部遗训之详本,由于撰写师误解,而造成的增损或谬误业经校正……本书即为详本,兹按原本撰写书记于此。”

尽管《柱间史》最后传人中所说的“我”并未署名,但是有几个事实却是可以确定的:首先,本书的主体部分即“遗训”系赞普松赞干布自己写下或自己叙述而由专人记录成卷的;其次,本书先后历经十传;再次,本书是根据了原本所著的详本;最后,本书是经校订过的手抄善本。整本书的题材涉及佛教、王统、圣迹等诸多类,多为后世藏族史书编纂的选材之源。少量新史料的加入正是后世史家整合历史源流的需要、这并不从根本上影响全书史料的可信度。中原地区的正史也大多都是后人根据前朝实录、档案整理汇编而成的,所以藏族史家根据一手史料对其史书进行修订。并不妨碍本书的整体性及原书作者内容的主体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要克隆我的朋友
淡紫色的心情
军训趣事三记
绿叶,绿树,绿
人生如灯冷静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
读《童年》有感
水缘
你,变了
读《过零丁洋》有感
读《渔家傲》有感
雨夜敲窗
夏之琐感
快乐的改变
朋友,前进的路上该用什么标点
诗的可能 2014年3期
秋往春来 2014年2期
一地冰凌(外一首)
有人在我梦里割草(外一首)
在河豚身上,我找到了无法替代的来生(三首)
十月午后(二首)
四季之歌 2014年2期
溪口导游(外一首)
腊梅图春 2014年2期
江山多娇 2014年2期
凌云壮志 2014年2期
春天印象 2014年2期
夜晚(外一首)
红尘四季 2014年2期
观雾当责 2014年2期
九年物理下册《热学专项训练》
九年物理下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内能(2)》堂上练习
九年物理下册《机械能和内能综合练习》
九年物理下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温度、内能和热量综合练习》
九年物理下册《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检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金属》教学设计之二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二课时)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教学设计(第一节)
九年物理下册《内能》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金属》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2
九年物理下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教学设计